黑龙江省疾控中心发布日常居家消毒科普指南

发布时间:2025-08-01 14:22

中国黑龙江的亚布力和崇礼都是滑雪胜地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滑雪旅游#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居家消毒已成为家庭卫生管理的重要环节。然而,消毒并非“越频繁越好”或“越猛越安全”,错误的操作可能适得其反。为帮助大家学会消毒,黑龙江省疾控中心发布科普指南,为大家梳理居家消毒的正确方法及常见误区。

消毒≠灭菌,明确居家消毒目标 专家提醒,家庭消毒的核心是降低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而非追求“无菌状态”。普通家庭无需使用医疗级灭菌手段,过度消毒可能破坏环境微生物平衡,甚至引发过敏或耐药性风险。 要避开四大常见误区。一是避免过度依赖酒精。酒精(75%浓度)适用于小物件(如手机、门把手)擦拭,但大面积喷洒易引发火灾,且对织物、皮革等材质有腐蚀性。二是避免消毒剂混用。84消毒液(含氯)与洁厕灵(含盐酸)混合会产生有毒氯气,严重可致中毒。不同消毒剂需单独使用。三是避免紫外线灯滥用。紫外线灯对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有效,但需严格计算照射时间,使用时人、宠物必须离开房间,长期暴露可能损伤皮肤和眼睛。四是避免“人—物同消”。风险衣物、皮肤使用专用消毒剂(如衣物除菌液、免洗洗手液),避免直接用84消毒液等刺激性化学剂接触人体。 科学消毒三步法 如何科学消毒?专家建议,一是清洁优先,消毒在后。灰尘和污渍会削弱消毒效果。先使用清水或清洁剂擦拭物体表面,再进行消毒。 二是选择合适消毒剂。 三是规范操作流程。配制消毒液时,以84消毒液为例,常规配比为1:99(原液:水),即1瓶盖(约10ml)兑1升水。作用时间为含氯消毒剂需停留至少10分钟,酒精擦拭后自然风干。防护措施:操作时戴手套、口罩,避免直接接触。 分区域消毒时,建议高频接触区(门把手、开关、遥控器等)每日1次,酒精湿巾擦拭。卫生间、马桶、洗手池每日消毒,地漏定期注入含氯消毒液(防气溶胶传播)。生肉处理后的台面立即消毒,砧板生熟分开并定期沸水烫洗。空调与通风应每月清洁滤网,换季时用专用空调消毒剂;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 特殊时期要加强防护。家中有感染者时,患者接触过的物品单独消毒,垃圾密封处理;卫生间可改为“一用一消”。收快递/外卖外包装喷洒消毒后拆除,内包装用酒精擦拭,处理后及时洗手。 专家提醒,消毒剂存放于高处,避免误食;宠物活动区避免使用酚类消毒剂(如滴露)。做好防火防爆,酒精远离火源,阴凉处密封保存。要有环保意识,过量消毒剂残留可能污染水源,按需配制,避免浪费。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刘菊

编辑:刘奕萱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黑龙江省疾控中心发布日常居家消毒科普指南 https://klqsh.com/news/view/96402

相关内容

武汉疾控发布“保姆级”居家消毒攻略,病毒退退退→
武汉疾控发布“保姆级”居家消毒攻略,病毒退退退
居家科学消毒全面指南,一图了解
居家消毒紧急提醒!84消毒液+洁厕灵=夺命毒气!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见消毒方式及消毒药械使用指引(第一版)
疾控专家发布“春季灭蚊作战指南”:清积水、常打扫
家居日常科学消毒方法
防疫科普必看!7种居家消毒方法都错了!这样做才安全
【科普防疫知识系列④】居家消毒的正确方法
如何预防诺如病毒感染?中疾控提示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