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3月31日电(记者陈杭)为期五天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31日在北京圆满落幕。在这一充满创新气息的盛会中,文化与科技完美交融,碰撞出璀璨的火花。本届论坛以科技文化共生为核心,呈现出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创新思维融入大众生活的一系列精彩场景,带给与会者一场难忘的科技文化交融盛宴。
机器人秀场:智慧科技的生动展现
本届中关村论坛年会中的机器人表演让人惊叹不已。多款各具特色的机器人在会场内尽展风采,成为会议的小助手。这些持证上岗的“智愿者”中,有负责迎宾的,有在咖啡区为嘉宾加饮的,还有展示书法和中医问诊的,他们各自身怀绝技,为参会者带来全新的体验。
尤其是数字孪生书法机器人“俞文峰”,作为一款高科技书法艺术表现者,能够迅速掌握新的书写风格,展示了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的最新应用。而“现代茶艺大师”泡茶机器人,则以其精湛的泡茶技艺和灵活的夹爪设计,更是令人与传统茶艺截然不同,它能够根据不同茶叶精准控制泡茶的时长及浓度。
中医与人工智能的结合
令人更加赞叹的是,在智能中医问诊机器人前,观众通过简单的语音提示与传感器进行互动,完成健康检测的全过程。北京玦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玄黄识仪”多模态健康检测仪,结合了中医的四诊法和人工智能,只需两分钟便能为用户提供全面的健康评估与个性化的建议。
数字艺术的未来:沉浸式体验展现传统之美
在论坛的“科技光影沉浸展”区域,展现了数字投影、动态捕捉与触摸互动等最新的数字技术。这一新颖的展区不仅为参观者带来丰富的互动体验,还为传统文化提供了现代化的诠释。这一展区中名画《千里江山图》被改编为六法丹青项目,体验者在平板电脑上作画,AI技术会实时生成精美的山水画,令人惊叹不已。
文化心脏地带:海淀公园的创新活动
除了主会场热闹非凡,海淀区也同步举行了一系列以AI为主题的户外科普活动,涵盖生活、运动、健康等多个主题。市民们可以与人形机器人亲密互动,品尝由机器人制作的各式美食,参与编程游戏,甚至观看机器人足球比赛,亲身体验科技带来的乐趣。这些别具匠心的活动,充分展示了科技对我们日常生活的深远影响。
中关村:科技与文化的深度交融
自2007年创办以来,中关村论坛已经走过了十五个春秋,成为全球科技创新领域的高端对话平台。今年的主会场——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代表着科技创新与文化艺术的交汇。其建筑设计充分融合了传统文化,体现了现代技术的极致追求。
这里的畅春厅凭借其超大跨度的钢梁结构,生动演绎了现代与传统的完美融合,使得整个空间显得极为开阔。与此同时,主会场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古老的四季更替寓意着春天的希望,不仅关注科技创新的需求,同时也考虑到了生态与文化的传承。
通过本届中关村论坛的展示,我们能深刻感受到,科技并非单纯的机械而已,它与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这样的科技文化盛会让我们大开眼界,启发了观众对未来的思考,也为如何将科技与生活相结合提供了新的视角。面对未来,期待文化与科技的碰撞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可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