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是全国大学开学的日子,近些年,“非法校园贷”乱象危害很深,背负高利贷,牵累身边人,诱发高消费,让许多大学生深陷其中,可爱的学生们很容易成为“非法校园贷”的目标。
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理财观,理性的消费观,不要盲目攀比,合理安排生活支出,不要超前消费,不要过度消费。
妥善保管身份证、银行卡等资料,拒绝银行卡的出租、出借、买卖等行为发生,情节严重,可能会承担法律责任。当问题发生时应第一时间进行报警处理寻求帮助并与学校反馈,切勿采取过激行为擅自处理。
大学生对新事物接受度高,但因缺少社会磨练,容易被某些小贷公司和与其合作的互联网公司“盯上”。这些机构对大学生精准营销,诱导其过度超前消费,刺激其产生更多贷款需求,继而自己坐享超额利息。从这个角度上说,要根治乱象,须严厉禁止此类机构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严肃处理在放贷过程中出现的不合规行为。
大学生需正确处理学业与兼职的关系,守住职业底线。“校园贷”在高校的迅速渗透与从事相关兼职的学生群体不无关系,部分人通过“校园贷”兼职赚取到了社会经验和零花钱,更多的则是被业绩所累,进而求助周围人注册刷单冲业绩,更恶劣的是冒用他人信息借款从事放贷行为,一旦某个环节出错,后患无穷。大学生在校期间,要认清学习与社会实践的主次关系,仔细筛选靠谱的兼职单位,同时在两者之间做好平衡,切忌为了短期利益而耽误学业甚至触犯法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