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作家的书香记忆

发布时间:2025-08-03 10:23

庆祝重要时刻,加深情感记忆 #生活乐趣# #情感交流#

7月28日,重庆国际博览中心,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现场,市民阅读兴趣浓厚。记者 李雨恒 摄/视觉重庆

第33届全国书博会在渝落下帷幕已有几日,这场为期4天的书香盛宴,在重庆国博中心留下了无数动人瞬间。从80岁的文坛前辈到80后的文学新锐,重庆作家们在这场盛会中收获了独特的印记。他们或初次邂逅,或久别重逢,共同编织出一幅生动的文学图景。

初遇的惊喜与重逢的温暖

“大气、热烈”,80岁的老作家王雨用这4个字概括了本届书博会的感受。作为参加过18年前重庆全国书市的老前辈,他感慨读书与写书的人都格外多。而第一次参会的青年作家刘辰希,则被会场的热闹震撼——“处处洋溢着书香活力”,仿佛掉进了文字的海洋。

高温天气挡不住读者的热情,也挡不住组委会的用心。著名诗人吴向阳点赞蓝装志愿者像“优质导航器”,让热烈的展会始终有序;科幻作家萧星寒忍不住调侃:“重庆展区摆着阿维塔、赛力斯这些当红的新能源车,东道主这是要‘买书送车’?”

当夜幕降临,儿童文学作家彭鑫漫步在“夜场”展区,凉风拂过书页的沙沙声让他想起2007年重庆书市时,自己还是西南大学的青涩学子。80后作家刘辰希正捧着新书,脸上写满初次参加书博会的兴奋。这场跨越昼夜的书香之约,让不同时代的作家在同一时空相遇。

书海里的忙碌身影

重庆作家们的书博会,不止于逛,更在于参与。儿童文学作家李姗姗的6场活动里,新书《青铜神树》在“红沙发”访谈里格外亮眼;散文家吴佳骏7场活动连轴转,从自己的新书《散文家们》发布会到为同行站台,忙得脚不沾地;报告文学作家李燕燕带着《师范生》连办两场新书活动,还挤出时间参加3场同行交流,堪称“活动达人”。

王雨在两场分享会里,《向死而生》与《太空火锅城》交相辉映,一头连着医学的严谨,一头系着城市的烟火;吴向阳则以出版人身份,主持了《只有一条长江》发布会,为职业生涯画上圆满句点;萧星寒的7场活动里,科幻迷们追着《鲤鱼池》签名,让他直呼“过瘾”。

字里行间的收获

书博会是交流的平台,更是收获的土壤。李燕燕摸清了读者的喜好,彭鑫捕捉到儿童文学的新趋势,刘辰希则像海绵般吸收着行业动态。最幸运的当属李姗姗,在书博会7月25日开幕当天,她斩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师友的祝贺让书香里多了几分甜蜜。

吴向阳在会场偶遇西南大学同门师兄,萧星寒收到读者带着《异重庆四重奏》求签名的惊喜,吴佳骏则用“以书会友、以文润心”总结这份独特的温暖。王雨的感悟朴素却深刻:“书是最好的老师,多读书多受益。”

对书香的未来期许

散去的是展会,不散的是对书的热爱。作家们的建议里,藏着对下一次相聚的期盼:王雨希望增设展场摆渡车,李姗姗惦记着优化交通,萧星寒笑称“避开7月高温就更好了”,彭鑫则舍不得夜场,盼着能多延续两天。

刘辰希的想法很年轻:“多些年轻人的活动,让书香热得更久些。”而那些未说出口的心愿,早已藏在李燕燕见到前辈作家陈世旭时的激动里,藏在吴向阳、萧星寒对著名作家阿来的期待里,藏在每位作家与读者交换眼神的瞬间里。

书博会虽已落幕,但它留下的文学回响,必将久久回荡在这座城市的上空。重庆的书香,才刚刚翻开新的一页。

网址:重庆作家的书香记忆 https://klqsh.com/news/view/101214

相关内容

节日的期待与记忆:庆祝的方式与意义
韩红经典《天路》8月23日重庆开唱,再现高原风光与时代记忆
回忆是无法重返的记忆
香薰蜡烛DIY:感受温馨与记忆的永恒
第十四届中国电影史年会在重庆召开
《小兵张嘎》作者重读抗战家书,经典台词引回忆
如何活出生命的力量?作家刘庆邦走进北京交大分享“生命与文学”
网络作家、“艺漂”……重庆“文艺两新”人群已达30余万
茶香袅袅诗声朗!重庆春茶新诗赛诗会在磁器口圆满举行
记忆中的榆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