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通用技巧之节奏篇:剧本缺节奏,后期不能救(1)

发布时间:2025-08-06 17:52

避免长篇大论,保持讲话节奏。 #生活技巧# #职场沟通技巧# #公开演讲#

在很多人看来,综艺节目的节奏是要靠后期剪辑出来的。剪辑师通过镜头的“蒙太奇”、音乐的铺设、悬念的制造等手法,让一堆杂乱无章的素材变成一期好看的节目。诚然,后期对于综艺的品质感的打造和提升起到了一般观众难以想象的作用。
但是这不能变成编剧、导演等工作人员在策划创意阶段可以无限度的“偷工减料”或“胡乱堆砌”的理由。韩国的编剧协会综艺节目研究会会长崔大雄在乐正传媒2020年7月份的综艺编剧讲座上评价中国综艺制作时表示。中国的综艺后期制作都很精美,但策划创意却相对缺乏。

崔大雄编剧

对于上述说法,个人认为崔编剧是给参会的中国同行留了面子的,真实的现状是很多节目在前期剧本上留下的坑,大多都需要后期通过买素材或者“偷位”剪辑的方式来硬做一些“梗”才能保证节目的看点。但是一台综艺剧本在前期如果没有设计后,后期只能做“死马当做活马医”的补救,却无法做出化腐朽为神奇的结果。
一位合格的编剧,在剧本阶段就必须考虑到剧本的节奏,保证节目的整体情绪起伏才能让后期做到锦上添花,生产出优秀的节目来。当然不同的节目节奏感的安排亦不相同,但是一些大体的原则是相同,我们在本节中做出简单的归纳。
1. 情绪节奏:嘉宾情绪节奏靠前期
不得不说,目前国内很多的综艺编剧都是缺乏画面意识和剧本的节奏意识的。在他们眼中综艺录制环节被切割成一块块独立的录制环节,至于如何衔接编剧认为应该是导演组的事,导演组认为应该是后期的工作。反正最后到后期这里就只能摔着鼠标“骂人”。

中国的综艺后期堪称“神奇”,一场数十台机位的大型选秀一周内可以制作上线

这种情况不在少数,而且在各种团队拼在一起生产的综艺节目这样的情况往往更加明显。
首先作为一名编剧你肯定是要描写画面的,其他内容的节奏咱们先不说,光节目的“空镜”这一项目前国内百分之八十的综艺编剧都是忽略掉的。所谓“空镜”是用来交代节目嘉宾正在或者即将到来的“故事环境”。这些镜头或以嘉宾的主观视角,或用来过渡转场,以及为即将发生故事预埋“伏笔”。
总之在综艺节目中,每个镜头都不是毫无意义的存在,它们都是用来讲故事的。影视剧本中对于“空镜”的描写都是有专门的提示的,但是在综艺中绝大多数剧本都是忽略的。

节目空镜用来转场、过渡、意境留白等方面功能

而且由于国内的综艺空镜都是单独补拍的。这种情况下如果编剧再不加以注明,那造成的后果就是故事进行的环境和空镜拍摄的环境完全是两张皮。比如说你做明星到国外的城市去旅游,空镜组几乎拍遍了这个城市所有名胜古迹,但可笑的是嘉宾这些名胜古迹都没有去。只在城市的某个餐厅喝了下午茶就转场去了下个地点。
那此时他们的下午茶时光中所需要的空镜就不是这个城市名胜古迹,而是这个茶餐厅整洁干净的环境,墙上表示时光流转的时钟,或者茶餐厅外面街角小憩的猫咪等。如果你的剧本中没有这些方面的提示,至少也可以说明该编剧是缺乏画面节奏意识的。
当然节目画面节奏绝不等于“空镜”拍摄这么简单,举这个例子是因为它更加典型,更加有利于你去理解如何用画面讲故事,什么是画面的节奏等等。
一般而言,综艺剧本遵循“先易后难,情绪递进”的原则。无论是演播厅节目或是外景节目,首先把简单的易完成的任务放在节目的最开头,目的就是让嘉宾先对节目有初步的投入,同时也让观众先把注意力集中嘉宾的人物关系或者人物性格上。只要是能体现人物性格的,任何简单任务都可以。

“聚餐”这种形式正在成为韩综交代故事开场最直接方式

我们经常看到韩国综艺中,节目组和嘉宾或者嘉宾和嘉宾之间,往往是从一场简单的聚餐开始的,大致说明一下节目的任务,各个嘉宾先熟识一下或者叙叙旧等。对于绝大多数的综艺而言,节目内容最开始的任务就是立人物性格,立人设,这两者被观众接受了,你的节目才算立住。
其次一台综艺节目的环节与环节之间或是需要情绪和场景之间有较为明显的区隔断的,这样更容易给观众推进感。这种区隔演播厅节目一般是通过灯光舞美的变化,道具的陈设以及主持人的话术转场等等。

《可惜不是你》的主题音乐加上灯光仪式,共同构成了“非诚”的情绪转场

但是对于户外游戏而言,则需要在场景和游戏任务上做出调整。比如说一台大游戏之后安排一到两个小游戏打节奏;比如说喜剧节目中一台严肃主题的感人小品过后安排一台无厘头滑稽的节目调解情绪等;再比如说旅行节目中一场热闹非凡的当地庆祝活动结束后,嘉宾坐在海边看夕阳等等。
这都属于节目策划环节增加节目节奏感的“小技巧”,之所以这些设计都需要在前期强调出来,其重要的原因就是节目嘉宾的情绪。对于综艺节目而言,嘉宾的“真人秀”状态所传递给观众的情绪感应,是后期无法通过技术手段改变的,也是观众是否相信你的节目是真实的最重要判断标准。
所以节目情绪节奏策划安排的一般原则是:
容易的轻松的环节放在前面交代人物性格;环节与环节之间要有小情绪的“空镜”或小活动安排来进行过渡;节目最易激发情感,最耗费精力的环节最好安排在节目过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中间,因为一般此时嘉宾的节目投入度最高;节目的结束部分有回顾或者情感升华的那样会更加完美。
2. 空间留白:安排的太满反而不好看
在讨论剧本节奏中的“空间留白”之前,我们先下一台基于多年业界观察的结论:
所有安排得满满当当的节目录制流程背后都有一台特别不自信的的节目组。
这一点真不是随口乱说,正是因为节目主创人员不知道自个策划这个东西出来之后到底会是指什么样,能不能出来各方所需要的东西。所以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为了保底,尽量多录点。
这一点,单凭很多户外节目“空镜录制”的方式就可以看的出来,就像我们上个话题点讨论的那样,编剧不写故事环境,导演不管环境的画面呈现,最后只能是摄像指导根据自个的理解随便拍点空镜回去。其结果就是唯美的空镜头拍了一大堆,但是可以用的其实没有几个。最后只能要么补拍,要么买素材。

节目高手和菜鸟的区别就在于节目进行中的“空间留白”

讨论剧本节奏的“留白”问题之所以也要从“空镜”的话题入手,重要原因也是因为这是我们最容易理解的“留白”。在户外综艺节目的场景与场景之间,一段充满抒情意味的“空镜转场”,除了起到故事链接的作用之外,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为故事的行进意境做出了“留白”。
但是我们所说的剧本“空间留白”远不止这些。而是包括了嘉宾在录制过程中的“时间留白”和“情绪留白”。所谓“时间留白”就是节目组敢于留给嘉宾自我发挥的时间段。可能由于国内综艺节目投入大,明星价格贵的缘故。很多节目组恨不得把节目的分分秒秒都给明星安排上任务,嘉宾但凡稍有哪怕一点点“空闲”的时间,导演们就赶紧上前进行“沟通交流”。

韩综《旅行者》的情绪留白做的特别到位,建议学习

比如做旅行类节目,一整天的行程安排的严丝合缝,甚至是在什么时间需要遇到什么样的人都提前安排的“明明白白”的。明星们也不傻,他们能感觉出来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被安排的。没有任何意外和惊喜,或者净遇到些观众一眼就能看明白的“假惊喜”,做出来的节目如何会好看呢?
嘉宾的“情绪留白”与“时间留白”息息相关。编剧在策划创意的时候如果手头所掌握的资料是足够充分,那对于节目的预判就是准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节目的“情绪留白”就是敢于留给嘉宾自我发挥和自行处置的权力,最大程度的发挥真人秀的魅力。

网址:综艺通用技巧之节奏篇:剧本缺节奏,后期不能救(1) https://klqsh.com/news/view/112034

相关内容

《优化生活节奏》课件.ppt
综艺节目分析总结范文通用
综艺节目
论当代综艺节目.pptx
放慢生活节奏,品味生活之美
男主誓要掌控节奏:绝不能让女主主导剧本!
我国综艺娱乐节目的现状和前景
爱上体育舞蹈,紧跟着节奏感受生活
健康生活:快节奏生活中的冥想与放松技巧!
快节奏生活中如何保持心理愉悦的十大技巧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