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飞舸:从展场到磁场——国际艺术项目对城市文化引力的构建 |2025CAFAM学术季
艺术装饰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吸引国际文化交流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城市生活艺术# #城市艺术装饰#
成都市美术馆 肖飞舸
发言最初,肖飞舸女士针对当前热议的"网红现象对美术馆的影响"话题进行了表态,成都市美术馆在2021年开馆之际,曾被冠以"网红美术馆"的称号,但"网红"作为中性概念,也象征着机构具备广泛的公众影响力与受众基础,对一所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而言,具有这一影响力是十分重要的,但同时,机构的核心应当在于超越网红效应的表层价值,追求学术性。
同时,肖飞舸女士提及,成都市美术馆正与西南财经大学合作建立文化投入评估体系。鉴于2025年将举办第三届成都双年展,且公共文化资金申请具有普遍挑战性,该项目通过西南财经大学的合作,对美术馆项目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进行综合测算,量化财政投入在美术馆项目内的价值转化率,为公共文化投资提供实证依据。
1.
成都市美术馆国际交流实践与城市文化引力构建
成都美术馆的实践活动
在成都市美术馆开馆前,这座城市的公立城市美术馆是缺位的,作为成都首座公立城市美术馆,成都市美术馆自建馆起便承担着多重定位:艺术家展示平台、艺术交流枢纽、观众了解国内外艺术趋势窗口、公众美育空间等,除此之外,这更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引擎。因此,成都市美术馆的所有项目最终均需落实于城市文化引领效能。
面对7万平方米建筑体量与有限馆藏的现实,成都市美术馆确立了"空间接口"与"内容接口"双重定位。
成都市美术馆的交流实践聚焦三大维度:双年展体系构建、世界经典艺术序列运营、国际友好博物馆联盟培育,以此保障国际合作的可持续性。
2.
双年展的国际进阶路径
首届成都双年展于2021年举办,展览汇聚了来自全球35个国家(地区)的272位艺术家的506件作品,由本土策展团队主导。
2021成都双年展
2023年第二届成都双年展规模调整为邀请24个国家(地区)的200位艺术家的465件作品,在策展方面进一步邀请了英国、德国等国际策展人。此举超越政策指标完成层面,实质导入国际视野,为中国观众呈现全球前沿艺术实践。
2023成都双年展
2025年第三届成都双年展进一步优化配置,六人策展团队实现本土与国际策展人1:1比例,彰显了馆方对国际化诉求的深化。
3.
经典艺术的在地转化
成都市美术馆所有的引进展均经过二次策展与自主转化,转化的核心原则为"文化对话"而非"简单移植"。
面对当前国际交流中引进多于输出的现实,坚持文化互鉴的平等性至关重要。以俄罗斯先锋艺术展“世纪破晓”展览为例:中国观众对俄罗斯艺术的认知多滞留于巡回画派和现实主义等流派,对康定斯基、马列维奇等先锋艺术家较为陌生。针对这一状况,策展团队从中国观众熟悉的俄罗斯文学、音乐等维度切入,补充文化语境,进一步对作品阐释。这一策展过程曾与俄方策展机构产生理念博弈——对方主张聚焦作品本体,不希望将展览作品置于世界艺术史的大框架下。但为保障本土观众理解深度,策展团队仍然从观众角度出发,对作品进行了在地化解读。
世纪破晓--俄罗斯国家博物馆藏先锋主义艺术展
此类实践逐步形成双向参与的国际合作规则,在满足对方基础要求的同时,实现世界经典艺术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重新阐释。
另一典型案例为成都市美术馆对莫兰迪个展与黄宾虹特展的并置策划。美术馆一层展示莫兰迪的作品,负一层呈现黄宾虹的写意山水作品,形成东西方艺术哲学的对比阐释。
光的诗--乔治·莫兰迪艺术展
作为一所年轻的美术馆,成都市美术馆年均策划1-2场国际展览,其中世界经典艺术展最受公众欢迎。与日本东京富士美术馆合作展览三个月的观展量逾50万人次,这也印证着国际展览对城市文化吸引力的显著提升。
4.
国际交流的深层文化效应
美术馆的交流展传统交流多呈"引进主导、输出薄弱"的态势。但2025双年展官宣后,意、英、德等国驻成渝领事馆纷纷主动接洽成都市美术馆并推荐艺术家参展,这一现象标志着中国在国际艺术参与中主体性的增强。当代艺术已成为吸引国际文化力量参与本土艺术平台建设的重要媒介。
但同时,肖飞舸女士指出,成都艺术产业存在生产环节国际化不足的短板。通过三届双年展实践,成都市美术馆将在艺术家遴选、策展理念、展陈执行等全链条中持续推动国际标准对接,系统提升在地艺术生产体系的规范化程度。
美术馆的国际交流不仅是专业领域的实践,更是驱动城市文化转型升级的重要动能。
演讲嘉宾介绍
肖飞舸
肖飞舸,成都市美术馆副馆长、文博研究馆员,毕业于法国尼斯索菲亚大学交化策划与传播专业。先后就职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法国文化中心、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博物馆等机构。2021年任成都市美术馆副馆长,参与成都市美术馆新馆开馆建设和运营,成功举办2021 成都双年展、2023 成都双年展等大型国际化综合展览,2024 年获得“蓉城英才哲文社科领军人才”称号。策划“艺术社区”系列展览,推动“社区美术馆”实践与理论研究。
主编 / 何一沙
责编 / 吴靖
编辑 / 王一帆
文字整理 / 李泽
网址:肖飞舸:从展场到磁场——国际艺术项目对城市文化引力的构建 |2025CAFAM学术季 https://klqsh.com/news/view/112084
相关内容
从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到米兰三年展|中国美术学院近期频现全球当代艺术现场深度运营再升级!新城控股集团乌鲁木齐会展吾悦广场构建城市级社交目的地
杭州剧院场地:城市文化活力的舞台
国家艺术基金支持项目——“纸语千年 艺韵华章”中国纸本艺术国际巡展于保加利亚启幕
无锡大剧院场地租赁:艺术与城市活力的交汇点
沉浸式公共空间:营造城市文化场景吸引力
多个优质艺术展集中展出 一键解锁深圳艺术春天
张杰油画艺术展 以“景观”诠释城市与时代思考
“文化艺术+现代生活”铸就城市文化旅游新地标
探索城市与艺术的诗意共生 :叶国丰《一城花》绽放明州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