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定期反馈给平台,提出改进意见或需求。 #生活技巧# #工作学习技巧# #在线教育平台#
为全面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和水平,依据《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近日,省委教育工委等五部门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育职责、监测预警、师资队伍、联动机制、成果应用、保障机制等重点方面的工作要求。
根据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特征、新变化,聚焦当前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难点、堵点、痛点,《实施意见》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系统梳理,作出了系统安排,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测评、危机干预、师资队伍、协同机制、科学研究、工作保障等7个方面提出了20条措施,涵盖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各个环节,并针对每一方面制定了任务目标,十分具有前瞻性、系统性、针对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指南。
《实施意见》指出,高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与“五育”教育深度融合,全面融入学生成长服务之中。要立足人才培养目标,从育人全局中思考谋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破除单一部门推进、单项工作开展的工作思维,切实做好顶层设计、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更好发挥心理育人功能。如建设精品课程、进驻网络平台、优选心理测评工具、完善危机预警机制、加强理论研究转化、建立多元化联动机制等举措。
《实施意见》根据各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测评的情况,对心理普查和心理测评工作开展频次、范围、要求和结果运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范。同时加强理论研究转化,推动建设若干布局合理的研究中心,组建跨校研究团队,建立校级协同机制。针对“复学评估机制”,《实施意见》提出要求,即高校要成立由院系分管领导牵头,心理咨询师、精神专科医师、辅导员、法务代表等人员组成的心理评估小组。
在政策运用方面,文件针对组织机构、队伍建设、校医合作、家校协同、条件保障等进行了政策性、制度性安排,尤其是专职人员的身份定位、发展通道、职称评审、工作量计算等之前相对模糊、标准不一的方面进行了明确和界定,有效破解了当前各高校工作中存在的制约瓶颈。同时,《实施意见》对及时有效保护学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包括医院与学校建立绿色通道,学校开设“家长课堂”,加强家校联动、校地联动等措施。
责任编辑:安艳鸽
网址:河南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https://klqsh.com/news/view/114661
相关内容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十条措施的通知》系统发力,多措并举,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能
积极心理学奏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激励乐章
探究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生态教育理念下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实施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举办“情绪管理——做一个快乐大学生”主题讲座
家庭常见病防治措施及健康管理.docx
防疫与健康安全教育
快乐工作 幸福生活——心理健康大讲堂走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