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人生

发布时间:2025-08-07 01:14

收集独特物品,构建个人生活博物馆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生活美学实践# #生活创新#

博物人生

作者: 刘华杰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Living as a Naturalist
原作名: Living as a Naturalist
出版年: 2012-2
页数: 363
定价: 39.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公众科学素养读本
ISBN: 9787301197882

豆瓣评分

7.8

5星

27.7%
4星

38.4%
3星

27.3%
2星

5.4%
1星

1.2%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从博物的角度阐释了中国古代“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教育思想,介绍了普林尼、格斯纳、怀特、卢梭等开创的西式博物学。本书还结合草木这一切入点,通俗示例了公众如何参与博物学,如何使自己的日常生活更充实、更快乐。

中国古代的学问基本上处在博物层面,它虽然没有数理科学深刻,但适应本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是一笔优秀的遗产,我们可以也应当继承它们。过去科学传播比较重视数理科学,而不大介绍竺可桢、林奈、布丰、法布尔、威尔逊。其实,博物类科学门槛相对很低,与百姓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值得优先传播。

博物人生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刘华杰,东北人,1966年生。1984-1988年,北京大学地质学系读本科,专业方向为岩石、矿物及地球化学,理学士;1988-1991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读硕士,专业方向为系统科学哲学,哲学硕士;1991-1994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读博士,专业方向为科学技术哲学,哲学博士。1998-1999年,美国伊利诺大学(UIUC)访问学者。1994-1999年,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任讲师、副教授。2000年到现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录  · · · · · ·

《博物人生》目录
引言: 作为文化传统与生活方式的博物学
第1章 博物视角下的人类知识
1.1关注博物学的理由
1.2博物学:是什么?展现了什么?
1.3博物学概念的拓展与重新阐释
· · · · · · (更多)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野花如同春天和秋天的彩霞,如同日出和日落,如同百鸟的鸣唱,如同女人的美发、明眸与婀娜多姿的步态,最先教我们的祖先懂得:我们的星球上存在着无用但却美好的东西。-----梅特林克 (查看原文) 如秋日芒草上/落下的露珠/我也将要消失。 -----《万叶集》之《日置长枝娘子歌一首》 (查看原文)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公众科学素养读本(共3册), 这套丛书还有 《白色巨塔》《科学文化史话》 。

喜欢读"博物人生"的人也喜欢  · · · · · ·

我要写书评

博物人生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7 条 )

卡住窄门的小苗 2012-02-28 04:53:14

花径但求缘客扫

花径但求缘客扫 从Lives as Naturalists到Living as a Naturalist (本文删改版刊发于2012年2月28日的《大众科技报》) 2011年12月,我正在加拿大的渥太华大学里跟讲授自然史的Darcy Ingram教授一起读着《沙乡年鉴》、《寂静的春天》等环保主义经典书目。恰时,刘华杰教授发...  (展开)

吴岩 2014-02-11 09:43:19

一本非常好的书!

华杰在去年《科幻世界》银河奖年会上做了个关于博物学的好报告,受到了大家的一致欢迎。当时他给我一本《博物人生》,一直没时间读,拖到今天才刚刚读完。 我觉得华杰写了一本好书。这是一本来自个体经验却充满学术思考的著作。是学术书也是科普书。其中内容横贯古...  (展开)

science 2012-04-07 14:26:06

一门有根的学问和一个有趣的人

载《新发现》2012年4月号,118-119页。 一门有根的学问和一个有趣的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7b66e2010113jb.html 吴燕 在我小时候一系列信马无缰的理想中有一个理想是背着画夹子踏遍青山,我的想法其实很朴素:用画笔记录我看到的感觉到的,那该有多么帅。...  (展开)

saywhat 2012-03-01 09:52:28

博物人生,博物情怀

初读此书,便被引言部分的这句话吸引了:“最先教我们的祖先懂得:我们的星球上存在着无用但却美好的东西。”我们平常做一件事,总是会纠结于有用或者无用,有大用或者有小用,就连“认识世界”也是为了“改造世界”。古希腊人喜欢追求智慧,不是因为智慧有用,只是因为爱它。...  (展开)

万戈 2022-03-25 09:53:51

历史上没有孕育出西方科学,不是错失,而是不同的存在命运,读【博物人生】

书写的相当一般,所以只给了两星,内容很混乱,有点像我的博客,想到哪说哪,逻辑、系统、完备、深入这类词儿都不管用。但为什么还要推荐呢?因为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观点,也是我一直想琢磨的。那就是我们的知识体系中还有多少我们自己的历史基因。 我们现在的教育体制、教育内...  (展开)

松莉 2014-03-01 15:00:06

不够科普也不够学术

背书名误导了 没买之前以为是一本传记那样的读物 ,想用来做消遣读物。但是拿到手之后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按说封面上写的是公众素养读本 但是浏览一下觉得作者大概是论文什么的写的比较多的感觉,明明是科普读物但是行文中还是有很重的论文味道,但是有的地方又明显的很...  (展开)

Mona.G 2013-04-25 16:08:36

我爱植物

应说这是首次接触博物学这一学科。在作者看来算是大大幸了。第一次看,真是有些不知所云。作者写此书一定是想要更多的人了解博物学,并写下自己的一些切身经历,供来人参考。特别是第六章,就像作者自己的日记一样。他为像我这样的新人提供了一些信息,更重要的其实是一...  (展开)

onebigtree 2012-02-29 16:38:02

让人生更自然

以前总觉得博物学庞杂而又精深,有心向学,却又望而却步。不经意间翻看了此书,才发现:原来了解大自然可以如此地简单易行,生活其间的都市和校园的生态是如此地丰富而又趣味盎然,那些多样的物种在那里自然地生长、开花、结果,精彩而又美丽地存在着,只是平日的我们忽略了罢...  (展开)

白鹿散人 2016-03-30 23:01:32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版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年前的低温让昆明很多行道树死去。虽然阳春三月里满目不合时宜的枯黄让人不快,但也让自己意识到身边的自然太久被忽视。 因此分享一本来自于刘华杰教授的《博物人生》。在讲述博物学前世今生的同时也记录了作者自己对身边自然的探索和思考。 全书以“博物学视角下的人类知识的...  (展开)

> 更多书评 17篇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论坛  · · · · · ·

刘华杰的一席演讲《博物学生存》 来自小熊熊熊啊 2014-07-31 18:40:12 博物人生 来自农民CPA 2012-04-15 20:39:07

网址:博物人生 https://klqsh.com/news/view/115135

相关内容

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 “文博热”添彩夏日生活
带你到博物馆感受美好生活
“数说”博物馆这样融入美好生活
暑期博物馆推出丰富展览 “文博热”添彩夏日生活
第二届“中国博物馆协会年度青年人物”推介活动在津举行 两名天津文博人入选“年度青年人物”
赛博宠物,当代年轻人的电子陪伴
三星堆博物馆“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消博“好物”描绘智慧生活图景
博州博物馆里,武汉三镇跨越千里来“敲门”!
《逆流而上:莱茵河博物馆之旅》带听众“走”进欧洲博物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