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民族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
介绍传统节日习俗,传承民族文化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文化生活资讯#
1、中国各民族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一、传统节日I .泼水节傣族的新年称为“泼水节”,时间为傣历六月(清明节 前后)举行, 一般为3-4天。节日清晨,人们穿着盛装, 采摘鲜花到佛寺供奉,听佛经,中午挑来清水为佛像洗尘, 礼毕拥出大街小巷,用象征吉祥的清水互相泼撒嬉戏,以示 祝福。其间举行划龙舟比赛、跳象脚舞和孔雀舞,放升高, 节日气氛达到高潮,青年男女则进行丢包活动,谈情说爱,(傣族)选择配偶2 .三月街 是大理白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云南省和全国少有的规模最大的物资交流盛会。 据史料记载,三月街始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最初带有浓厚的佛教庙会色彩,后来逐渐发展成交易货物的集市,而且规模越
2、来越大, 内容也更丰富,除集市经贸外,还有唱大本曲、打霸王鞭等 传统文艺活动和赛马、赛龙舟、射箭、田径等民族体育表演或竞赛。(白族)3 .火把节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 通常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其中以彝族和 白族的火把节最为隆重,最具代表性。到了火把节之夜,村 村寨寨都要竖起一个高丈余的大火把,各家的小火把放在大 火把周围,以示团结齐心。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围着火把唱 歌跳舞。高潮时,人们还要举着熊熊燃烧的火把,绕住房和 田边地头巡游,边走边唱,并发出阵阵宏亮的歌声的吼声; 火把相连,形成条条火龙,蔚为壮观。火把节期间的白天, 人们将参加摔跤、赛马、斗牛、爬
3、杆等活动和比赛。(纳西)(基诺族)(拉祜族)4 .踩花山苗族盛大的传统佳节,一般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至初 七,节日期间,能歌善舞的苗族人民身着鲜艳的节日盛装, 涌入固定坝坡上,由村寨有威望的人将五彩花杆插好,进行 跳舞、跳狮子、斗牛等活动,活动的优胜者将爬到花杆顶上 取下奖品(一个猪头和两瓶好酒),此时场中锣鼓喧天,人们为爬杆英雄欢呼雀跃。(苗族)5 .目脑纵歌节是景颇族盛大的传统节日,“目脑纵歌”译意为“大伙跳舞”,盛大的目脑纵歌一般安排在农历正月中旬以后的几 天,选双日为吉,并有相对固定的广场举行活动。 典礼开始, 鼓乐齐鸣,景颇族和其他民族同胞互赠鸡蛋、米酒等礼物, 向来宾敬献用芭蕉叶包
4、的紫糯包,接着由两位德高望重的老 人头戴美丽的孔雀羽帽领舞,各族同胞也跟着一起翩翩起 舞,人们兴高彩烈,喜气洋洋,队伍中不时发出“哦啦!”“哦啦! ”的欢呼声。舞场上“巴扎”劲吹,锣鼓喧天,雄 浑而壮阔的舞步声震群山。(景颇族)6 .播种节佤族的传统节日,节日一般在佤历“气艾月”(农历二 月)举行。届时,村村寨寨都将房屋修整一新,剽牛一头, 将牛肉分给家家户户祭祀祖先,然后人们身着盛装,带上农 具和食物到田间地头, 长者唱撒谷调,男子打坑,女了点播(佤族)7 .赛马会五月端午的赛马会是中甸藏族人民纪念格萨尔大王的 盛会,是藏历新年,是高原一年之中最热闹的日子,每逢这 一天,人们扶老携幼,争相前
5、往舞凤山赛马场观看赛马, 多匹赛马将表演精彩纷呈的马术、马技;晚上各民族一起在 大街上点燃篝火,跳舞狂欢。(臧族)二、风俗习惯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的历史传统、民族感情和共 同心理素质又各具特色,同时,受社会经济发展、所处地理 环境、自然条件的制约,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风俗习惯。1.对歌是云南许多少数民族青年传统的恋爱方式,也是节日的 庆贺方式。如苗族的“游方”、瑶族的“唱风流”、布依族 的“浪哨”“赶表”、拉祜族、哈尼族、白族的唱调子、藏 族的唱山歌等,都是少数民族青年男女通过对歌交流感情,寻觅情侣,选择配偶。对歌内容根据当地流行的词曲,视环境和对象临时编出对歌内容, 歌声抑扬顿挫,对答妙趣
6、横生(白族)(瑶族)(布依族)(哈尼族)2 .哭婚是壮、彝、哈尼、藏等民族的婚姻风俗,一般在婚礼前 几天或婚礼当天进行,由新娘的母亲及家属中的女眷陪伴新 娘哭,表现新娘对少女时代生活逝离的悲伤、对父母养育之 恩的报答、对家人离别的眷恋,也有对婚姻不满的控诉。(壮族)3 .抢亲云南的彝、傣、白、阿昌、傈僳、景颇、瑶等民族都有 抢婚习俗,通常是在男女自由恋爱婚姻受到阻拦的情况下发 生。事先得到女方的默许,由男方缴约伙伴佯作抢亲或约伙 伴抢走暗中选好的姑娘,姑娘既使愿意,也必须佯作反抗, 大喊大叫。(阿昌族)(傈僳族)(景颇族)4 .丢包每年泼水节时,傣族男女青年身着节日盛装,相对排成 两行,女方把
7、花包掷向中意的小伙,如果男方有意,就装作 不接花包,愉快认输,把礼物赠给姑娘,双双离场去倾诉衷 肠。丢包时穿插有歌舞、野餐等活动。5.阿夏婚云南宁蒗摩梭人旧时婚俗,“阿夏”系摩梭语,为“朋 友”之意,男女双方不称夫妻而称“阿夏”,只要男女双方 情投意合,交换信物之后即可偶居。其中走访婚最为奇特, 走访婚是夜里男到女家望门访宿,次日黎明回到自己家中, 不同吃不同劳动,无家庭经济联系,所生子女属女方,男女 双方都可与其他人有同样的关系,这种婚姻是一种母系社会 制的残余。6.剽牛庆丰收独龙族庆丰收的祭祀节日。每年秋季选择一天作为庆丰 收日,剽牛仪式在村寨广场举行,由家族长主持,将牛拴在 广场的木柱上,由一位青年妇女把一串珠琏挂到牛角上,经 过短暂的仪式后,由一位姑娘将麻织物披到牛背上,最后由 一位父母双全的男青年将锋利的竹矛剽入牛心脏,众人欢跃而上,开膛割肉。随后人们欢呼跳跃,跳起欢乐的锅庄舞,共庆佳节。(独龙族)7 .踩月亮是苗族青年交友婚恋习俗,又称走寨,每当月明之夜, 小伙子们三五成群弹着月琴,吹着洞箫到村村寨寨去寻找中 意的姑娘,吹拉弹唱,嬉笑娱乐,通过“踩月亮”彼此了解, 建立友谊,甚至相恋而盟誓终身。8 .树叶信在景颇、傈僳族中流行过的“实物信”,利用树
网址:中国各民族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 https://klqsh.com/news/view/115428
相关内容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风俗民俗】国内少数民族风俗 国外风俗习惯 民风民俗知识大全
中国传统节日及习俗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国内节日习俗盘点
中国传统节日及习俗
中国传统节日及风俗
少数民族的节日 少数民族节日及风俗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中国传统节日及风俗一览表
传统节日风俗 传统节日的风俗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