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丨立秋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中秋节前后的二十四节气是白露,提醒人们早晚要添衣保暖。 #生活常识# #家庭常识# #传统节日#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
通常出现在公历的8月7日或8日,
标志着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
立秋节气的特点:
天气转凉:立秋节气是秋季的开始,天气逐渐由夏入秋。此时,气温下降,早晚温差明显,人们开始穿上长袖衣服,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收获季节:立秋节气也是收获季节的开始。农作物开始成熟,人们开始忙于收割、晒谷等农活。同时,也是一些水果和蔬菜的丰收季节,如西瓜、葫芦、黄瓜等。
节气食物:立秋节气有许多传统的节气食物,如秋葵、菠菜、茄子等。这些食物具有滋补作用,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适应秋季的气候变化。
民俗活动:立秋节气也有一些传统的民俗活动。比如,在一些地区,人们会在立秋这天吃蒸鸡、爬山、插秧、祭祖等。这些活动都寓意着祈求好收成、祈求平安的愿望。
健康养生:立秋节气也是一个重要的养生时节。在这个节气里,人们需要注意保暖,多吃一些滋补食物,如人参、枸杞、桂圆等,同时也要适当运动,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秋季常见的疾病。
立秋节气的风俗
贴秋膘: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通常就会出现体重减轻的情况。那时的人们认为,既然瘦了就需要“补”,也就是立秋时俗称的“贴秋膘”7。
啃秋:“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乡下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7。
秋社: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目标已完成,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宋时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7。
摸秋: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为中秋节。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俗谓摸南瓜,易生男孩;摸扁豆,易生女孩;摸到白扁豆更吉利,除生女孩外,还是白头到老的好兆头7。
秋忙会: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其目标是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7。
吃“渣”:山东莱西地区流行立秋吃“渣”,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渣”是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吃渣有治病和祈求一年健康的寓意1。
以上就是立秋节气的一些特点和风俗习惯,这些习俗不仅增添了节日的气氛,也体现了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顺应。
编辑:张燕梅
举报/反馈
网址:二十四节气丨立秋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https://klqsh.com/news/view/115452
相关内容
二十四节气:让生活充满浪漫与节日气息立秋节气介绍与习俗详解卡通风格PPT模板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风俗
传统节日的风俗有哪些?
万芾“花鸟世界”中的二十四节气:谷雨
我国传统节日的风俗有哪些
中国传统节日及风俗有哪些?
中国传统节日及风俗一览表
中国传统节日及习俗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国内节日习俗盘点
中国传统节日及风俗(精选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