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青春期不听话,你会理解还是打骂?
理解和接纳孩子的青春期挑战 #生活知识# #社会生活# #家庭教育技巧#
2025-08-01 11:09:03 来源: 百灏云斐聊婚姻家庭亲子 浙江 举报
当孩子青春期不听话时,我更倾向于理解,而不是打骂。以下是一些原因:
青春期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经历剧烈变化,他们渴望独立、探索自我,这种“不听话”往往是成长的信号——他们正在尝试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寻找属于自己的声音。这时候,打骂虽然能短期“镇住”孩子,却会破坏亲子信任,让孩子关闭心门;而理解则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为后续的引导打下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自动自发家庭教育理念特别提醒家长: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理解”之外更需要“放手”。孩子需要的不是永远被安排、被指挥,而是逐渐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他们或许会顶撞你的话,但如果有一个真正“懂他”的人——能看见他的困惑、尊重他的尝试、接纳他的不完美——孩子反而会更愿意主动靠近,倾听这份引导。
这让我想到一个关键问题:当孩子一步步走向成熟,家长的教育理念、方法和观念,是否也该跟着“升级”?很多家长习惯用过去的方式教育孩子——比如6岁前用“指令式”管教,12岁后仍沿用“命令+惩罚”的模式。但就像小麦成熟时,我们需要的是收割而非浇水,青春期孩子的成长阶段,也需要家长调整“养育策略”:从“替他做主”转向“陪他做主”,从“控制者”变为“支持者”。
具体来说,可以这样做:
倾听与共情:先放下评判,耐心听完孩子的想法(哪怕你觉得“幼稚”)。比如他说“不想学数学了”,别急着反驳“数学很重要”,而是问:“最近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吗?愿意和我聊聊吗?”
逐步放手,设定弹性边界:在安全范围内让孩子做选择(比如周末时间安排、兴趣班方向),同时明确底线(如“不能熬夜”“作业必须完成”)。放手不是放任,而是用“信任”代替“管控”——“我相信你能处理好这件事”比“你必须听我的”更有力量。
调整教育方式,匹配成长节奏:如果孩子总说“你不懂我”,不妨主动问:“你觉得妈妈/爸爸怎么做,你会觉得被理解?”定期和孩子复盘相处模式,让教育方法随着他的成熟而灵活调整。
青春期是孩子走向独立的“过渡期”,也是家长学会“退后一步”的“成长课”。当我们不再用“旧地图”寻找“新出路”,而是用理解和支持陪伴孩子探索,那些曾经让我们头疼的“不听话”,终将变成他们独立面对世界的底气。
推荐学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西班牙:不再考虑购买美制F-35战机
参考消息
2025-08-06 21:29:46
依赖外资而实现的繁荣,也会因为外资的离开而崩溃。
流苏晚晴
2025-08-05 20:06:30
iPhone17ProMax,又落后了
搞机小帝
2025-08-07 06:07:00
菲律宾这几天突然安静了,因为他们已经自顾不暇了!
小企鹅侃世界
2025-08-05 20:45:21
深夜,巨头暴跌!
证券时报
2025-08-06 23:21:06
网址:孩子青春期不听话,你会理解还是打骂? https://klqsh.com/news/view/117927
相关内容
聪明父母不打不骂培养了不起男孩的100个细节青春期孩子必看的书籍推荐
青春期孩子适合看哪些书?为青春期孩子推荐8本书
青春期孩子必看的励志书籍
青春期孩子必读的励志书籍
青春期孩子必读的8本励志书籍
青春期的孩子一定要看看这8本书!
青春期孩子学习动力不足?这两本书让家庭教育事半功倍
有哪些青春期孩子适合看的励志书籍
【荐读】给青春期叛逆孩子的8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