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患者在夏日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面对压力,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调适 #生活技巧# #心理调节技巧# #压力管理讲座#
高温不仅会炙烤我们的身体,也容易“烤焦”我们的情绪,而这对心血管健康构成了隐形威胁。近年来,“双心医学”理念备受关注——心脏健康与心理健康紧密相连、相互影响。闷热的环境极易引发烦躁、易怒、焦虑、沮丧等负面情绪,这些强烈的情绪波动就像一场心理风暴,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骤然升高,大大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反过来,心血管疾病带来的身体不适,又会进一步加重心理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心血管患者在夏日如何进行心理调适呢?这里有一些策略可以给予帮助。
认知调整
我们要给自己的心脏戴副“太阳镜”,认识到高温对身心产生影响是正常现象,接受并积极应对,避免因不适而过度焦躁,不妨告诉自己:“这是天气原因,我有办法应对!”
主动降温
主动降温是物理静心的有效方法。尽量避开高温时段外出,可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进行必要的活动,白天建议待在阴凉通风处或空调房,空调温度设置在26℃左右为宜,还可以使用风扇、凉水毛巾擦拭身体来物理降温,身体凉爽了,心情自然更容易平静。
充足睡眠
保证充足、高质量的睡眠也至关重要,睡眠不足会加剧烦躁情绪并影响血压,在入睡前我们可以创造凉爽、黑暗、安静的睡眠环境,这利于我们的睡眠。
学习简单的放松技巧
腹式呼吸:采取坐姿或仰卧,一手放在胸部,一手放在腹部,放松全身肌肉;吸气:通过鼻子缓慢吸气,感受腹部隆起;呼气:将嘴唇撅起,呈吹口哨状,通过缩唇的口型缓慢呼气(呼气时间是吸气的2倍),感受腹部向脊柱方向回落;吸气:呼气 = 1:2,每次练习 5-10 分钟,每天可进行多次练习,腹式呼吸能迅速平复紧张情绪,降低心率血压。
冥想/正念:我们可以每天抽出几分钟,专注于当下呼吸或身体感觉,抛开杂念。
渐进式肌肉放松:是一种自我调节的放松技术,其核心原理是通过系统地紧张和放松身体各肌肉群,缓解身体紧张,减轻疼痛,促进身心放松,最终改善睡眠和减少压力。姿势:坐着或躺着都可以;呼吸:绷紧肌肉时可以憋气,也可以正常呼吸;力量:用力绷紧肌肉时,持续发力7-10秒,不要用力过猛,80%的力量就可以;放松:放松时要突然的松开,享受肌肉一下子变得软绵绵的感觉,放松时间15-20秒;训练期间把注意力始终放在肌肉上,专注地感受紧张与放松的不同感受。
培养兴趣爱好
我们可以转移注意力,听听舒缓音乐,阅读轻松书籍,与家人、亲友聊天,从事自己喜爱的室内爱好如书法、绘画、园艺等,这些都能转移对高温不适的注意力。
社交支持
与家人、朋友保持沟通,分享感受,获得情感支持,避免孤独感加剧负面情绪,当感到烦躁时,及时向家人表达,寻求理解和支持。
寻求医学帮助
倘若焦虑、抑郁情绪持续严重,影响到生活和疾病管理,请大家一定不要犹豫,及时寻求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夏日的酷热虽不可控,但健康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心静自然凉,这不只是一种境界,更是健康生活的智慧。
摘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微信公众号
网址:心血管患者在夏日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https://klqsh.com/news/view/121421
相关内容
糖尿病患者居家血糖管理,7大要点中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居家康复专家共识
特殊时期,慢病患者如何做好居家健康管理?
如何进行压力管理?
高血压居家健康管理制度.docx
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心得体会最新5篇
如何调节心理平衡才好
叶露:乳腺癌护理全攻略,从生活细节到心理调适
高血压的生活干预与管理.pptx
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