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心理调适
心理调适:学习压力大的时候,学会放松 #生活知识# #教育学习#
浅谈大学生心理调适
浅谈大学生心理调适
李庆兰
[摘要]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做到心理健康。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控制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我校在大学生心理调适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尝试,对学生保持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良好的品质、坚强的意志、成熟的心理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教育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调适;措施
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突出特点是人的性生理在经历了从萌发到成熟的过渡之后,逐渐进入活跃状态。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幼稚决定了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另一方面,社会情况正在发生复杂和深刻的变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科学技术急剧发展。这种情况也会在早晚要进入社会的青年学生中引发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例如父母下岗、家庭生活发生变故、学习成绩不佳、交友失败、失恋等。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总是挥之不去,日积月累,就有可能成为心理障碍而影响学习和生活。怎样进行心理调适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面临的
作者单位:675005 云南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李庆兰)
一大难题。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班主任及辅导员管理工作。在工作中通过以下十一个方面来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起到了很好作用。以下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现作简要介绍,便于和同行商榷。
1 心理教育常抓不懈1.1 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每年约有10%的新生被约请面谈,根据面谈分析,
为医院感染的第二大病原菌。而且耐药基因可轻易的传给金黄色葡萄球菌,从而产生一种几乎无药可治的致病菌。故引起高度重视。
3.3 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分析 肠杆菌科细菌和非发酵菌是临床分离的主要革兰阴性杆菌,肠杆菌科细菌又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非发酵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肠杆菌科细菌的分离率高于非发酵菌。分离率排在前4位的阴性杆菌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这4种病原菌的分离率占革兰阴性杆菌的79.2%,是抗生素耐药监测的重点。
3.3.1 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啶,呋喃妥因,氨曲南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敏感率60%~100%,可以作为经验用药的首选药。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的耐药率>72%以上,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肺炎克雷伯菌。未发现耐亚胺培南的肠杆菌科细菌。
3.3.2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天然耐药,以及使用抗菌药物后又发生获得性耐药,是非发酵菌耐药性的一个重要特点。
本组资料显示,非发酵菌耐药率最高的是鲍曼不动杆菌,除亚胺培南耐药率只有5%以外,其他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氯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都在71.3%~99.6%。高于国内其他医院的报道[2],呈现严重的多重耐药性,提示这些药物已不能作为临床经验用药。
铜绿假单胞菌是最常见的非发酵菌,分离率高,耐药机制复杂,对抗菌药物存在多种耐药机制,具有多重耐药的特点,而且对大多数β-内酰胺类、四环素、氯霉素、磺胺类具有固有的耐药,对其他抗生
素还可获得性耐药[3]。临床治疗可选用头孢他啶、阿米卡星、亚胺培
南等敏感率在78%以上的抗菌药物。有资料显示,联合用药有阻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产生,减少碳青酶烯类药物选择性压力。
本次检测铜绿假单胞菌耐亚胺培南14.7%,鲍曼不动杆菌耐
[4]
亚胺培南5%,虽然低于国内报道,但有报道,用过亚胺培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产生耐药的概率是未使用过的24倍[5],因此,目前药敏试验显示它有强大的抗药原性,临床上应严格控制亚胺培南的使用,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总之,此次分析显示,临床分离的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具有不同程度耐药。结果不容乐观,强化和提高医务人员细菌培养的意识,依据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生素,应限制广谱抗生素的经验用药,提倡采用轮换用药战略,提高抗感染的治愈率,参考文献
[1] 汪复.2005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6,6(5):289-295.
[2] 张瑞琴,张谨宇,张润梅,等.2004~2006年医院感染菌群及耐药性变化趋势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8,18(10):1437-1440.
[3] 李苏利,华川,李杨.医院病原菌调查及耐药性分析[J].华北国防医药,2003,15(1):57-59.
[4] 严碧琼,高英鸿,冯汉斌,等.321株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报道[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8,18(1):97-98.
[5] 林昌锋,邢贻雄,陈如寿.综合性医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9,19(3):335-337.
网址:浅谈大学生心理调适 https://klqsh.com/news/view/121470
相关内容
浅谈时间管理与大学生活心理调适心得体会
浅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心理调适
大学生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寒假心理调适【学生篇】
浅谈清洗空调的方法
快乐生活——适应心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切实帮助高三学生做好心理调适
浅谈中学音乐欣赏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