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文风大家谈】文简而意深

发布时间:2025-08-08 21:30

家居风格的演变,背后的文化融合趣谈。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家居生活趣闻# #家居文化趣谈#

北宋有一个今人所戏称的“全文背诵并默写天团”,其卓越文学成就的取得,不仅在于文中体现出的思想深度、现实关怀和文化内涵,也在于兼具审美性和实用性的文风变革。而这与“一代文宗”欧阳修有莫大的关系。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的科举考试被称誉为“千年进士第一榜”,苏轼、苏辙、曾巩、曾布、张载、程颢等人皆于此榜脱颖而出。慧眼识珠的,正是主考官欧阳修。

与这些高中者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黯然下场的太学生刘几。他最擅写当时流行的“太学体”,被大家寄予了夺魁的厚望。欧阳修却反对这种险怪的文风。这与他的读者意识有关。欧阳修注重作者与读者的沟通,注重读者对文章意思的理解和接受。而颇有意味的是,两年之后,担任殿试主考官的欧阳修,看到一篇“辞善道明”之文而亲自圈定作者为状元,启封之后,赫然发现正是刘几。

所谓“辞善道明”,类似于文质彬彬。这并不能看出欧阳修对于文风的具体要求,如以欧阳修自己的表述来说,就是“简而有法”“文简而意深”,文辞简洁、内涵深永,不虚美、不夸饰,而又生机灵动。所谓“简而有法”,出自欧阳修对好友尹洙文章的评价。欧阳修曾向尹洙学文,其《醉翁亭记》开篇将繁冗的描写删削为“环滁皆山也”五字,正体现了这是二人共同尊奉的为文准则。不过,当欧阳修以此为尹洙撰写墓志铭时,却为其家属所不满,认为写得过于简略,欧阳修特撰文申述,强调文章当事信而言文、语简而意深,乃能传诸后世。

“简”不是简单、浅显、粗疏,而是以简洁、凝练而又富于文采的语辞写出对社会、历史、现实的深入思考。

注重读者意识,文辞简洁,论析透辟,风格隽永,这样的文风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深具启示。

作者:马东瑶,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编辑:马蔚然

网址:【改进文风大家谈】文简而意深 https://klqsh.com/news/view/125636

相关内容

【改进文风大家谈】务去陈言,探索文章新境
范小青走进南京栖阅大家讲堂,畅谈“当下的社会与文学”
深度解析兰州当代文学:十大作家风采与故事背后
趣谈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居家生活艺术:简约而不简单
我谈乐观的人生态度作文例文
音乐剧《神曲》:跟着但丁走进意大利文学巨著
请结合生活谈谈对茶道的理解的范文
[热]家风家训伴我成长作文15篇
探索美食背后的文化符号内涵深意,博大精深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