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攀枝花:从地名到众多英雄故事
参观历史名人故居,追忆英雄事迹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旅行生活攻略# #文化历史解读#
地名溯源
攀枝花,这座坐落于金沙江畔的城市,其历史可追溯至1869年前后。最初,这里被称为上、下坝村,得名于村口那株历史悠久、雄伟挺拔的攀枝花树。在1965年,为了适应当时的发展需要,特别是出于保密目的,攀枝花特区被更名为“渡口市”,这一名称源于其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渡口。而在1987年,为了缅怀那些为攀枝花开发建设作出贡献的先辈们,城市名称最终被定为“攀枝花市”。同时,三月四日也被确立为“攀枝花开发建设纪念日”,即今天的攀枝花建市纪念日。
攀枝花树,被誉为英雄之花
攀枝花,这座因攀枝花树而得名的城市,其背后的故事与这株被誉为英雄之花的树木紧密相连。攀枝花树,以其雄伟挺拔的姿态和悠久的历史,成为了这座城市的象征。而攀枝花市,也因为这株英雄之花而更加彰显其独特魅力。
地区概览
攀枝花市,坐落于川西南与滇西北的交汇之处,是一座独一无二以花命名的都市,被誉为“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其行政区域广阔,涵盖东区、西区、仁和区以及米易县、盐边县这3区2县,常住人口约为121.4万,其中不乏彝族、傣僳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201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高达1010.13亿元,同比增长6.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62.96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6.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97.94亿元,增长10.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1864元和18352元,增长率分别为8.7%和9.8%。
英雄攀枝花
自1975年轨梁厂生产出第一支钢轨以来,攀钢对世界领先水平的追求便从未停歇。时至今日,东区大渡口街依然承载着三线建设的历史印记,这里曾是几代攀枝花人购物的中心,如今在旧城改造中焕发新颜,以“渡口记忆”为主题,保留了黄明安等三线建设者熟悉的老邮局,那不仅是攀枝花首个电报电话机构,更是三线建设者思念家乡的起点。
从邮局出发,一封封家书温暖了这座钢城,也催生了工厂的勃勃生机。老邮局见证了老一辈建设者的三线精神——“不想孩子不想家,不出铁水不回家”。而距离不远的“十三幢”,曾接待过数位国家领导人,更是这种精神的发源地。在几代攀枝花人的共同努力下,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攀钢精神得以传承,并铸就了如今崭新的城市名片——英雄攀枝花。
攀枝花学院,这所始建于1983年的学校,其前身为专科层次的攀枝花大学。在2001年,学校更名为攀枝花学院,成为了教育部在川西南、滇西北地区布点的一所工科为主的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截至2014年8月,学院占地广阔,拥有1260亩的校园面积和50余万平方米的校舍。其固定资产总值高达6.07亿元,馆藏纸质图书丰富,达到181万册,同时拥有113万种(册)电子资源。学院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也相当可观,为1.2亿元。此外,学院还设有17个教学单位和一个科研单位,提供48个本科专业和41个专科专业,覆盖理、工、文、法、经、管、医、艺、农9个学科门类。
举报/反馈
网址:深入了解攀枝花:从地名到众多英雄故事 https://klqsh.com/news/view/125649
相关内容
攀枝花市:历史的脉络与杰出人物传奇故事:激励人心的不朽英雄传说故事会
最孤独的英雄,最坚实的守候——长篇小说《驻站》分享会成功举办
英雄联盟手游锋芒系列英雄深度解析
电影背后的深度剖析:从艺术到商业的多维解读
林玮丨徐克一箭射掉了“英雄”
侠之大者,传承江湖梦—《射雕英雄传》背后的英雄与江湖
《射雕英雄传》台词摘抄,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
《英雄联盟》经典语录台词名句大全
外国名人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