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健康如何培养?专家教你这样吃和动

发布时间:2025-08-09 11:10

《养心术》:教你如何通过心理调适实现身心健康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养生之道#

“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运动,不吸烟,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 10月18日上午,“第五届心身健康国际论坛暨全球健康使者HPTO大会”在奥伦达原乡小镇举办,主题为聚焦“新中式健康生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纪立农分享了他认为的健康生活方式。

“医疗能够解决疾病的问题,但健康的问题还是应该交给生活方式来解决,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奥伦达创始人刘向阳介绍道。

健康的生活首要是“吃”。“巴马人长寿得益于他们独特的饮食习惯。”国际老年学和长寿学专家、联合国老龄所特使、积极老龄化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原野教授分享了,80年代他去巴马做第一次普查时,60岁以上的老人几乎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硬化等慢病,巴马是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地区,盐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东西,怎么吃盐?化一碗盐水拿筷子蘸着吃。吃不起油,食物都是水煮,养成了长期低盐、低油饮食的生活习惯。

其次是“动”。“运动是良医,运动是免疫力。”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教授王正珍说,心肺耐力是体质健康的核心要素,而运动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提升心肺耐力,科学运动可以使心肺耐力提升10%~30%,心肺耐力越高,寿命越长,得病的概率越低。

什么样的运动算是良医呢?王正珍介绍,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和2~3次的力量练习。150分钟中等强度可以分3~5天,一天30分钟。如果觉得有难度,可在生活中进行体力活动,如生活中走走路,取个报,买个牛奶,这些事虽不能取代规律的运动,但也有促进健康的作用。

第三是“心”。“应重视心理的力量。”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张西超认为,心理健康除了心理调节,更需要业余生活、运动、大自然等系统性综合调整。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不容易轻易放弃,会很快复原,这个就叫心理韧性,是一种心理品质。这个韧性在疫情期间或者困难面前是需要培养和发挥的。

“中医讲心和志达,百病不生。”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点中医糖尿病专科协作组组长、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庞国明说,心理平衡是增强免疫力其它办法的总和,心情高兴时,肌体、内脏都是舒坦的状态,也是旺盛的状态,抗病能力强。情绪低落时,内脏各种方面都是下降的。

“糖尿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的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运动,不吸烟,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等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但可以减少糖尿病发生风险,还可减少因为糖尿病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庞国明提醒。

(运营:)

网址:身心健康如何培养?专家教你这样吃和动 https://klqsh.com/news/view/128148

相关内容

儿童身心健康指南:如何培养健康快乐的孩子
教育专家育儿秘籍:培养快乐健康的孩子
如何培养阳光心态?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实用技巧
育儿新手必看:如何轻松培养健康快乐的宝宝?
健康生活:如何培养正面的人际关系,促进心理健康!
专家讲养老:如何实现健康、舒适、快乐的老年生活
居家饮食怎么吃才健康?专家来支招!
积极心态如何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如何培养积极心态?
教师如何培养阳光快乐的心态
少儿健康饮食与生活习惯的培养.docx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