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某产品的研制生产过程中,多部门多专业协同技术优化,生产效率提升进入新阶段,为低成本制造建立良好开端。
针对当前产品在加工制造环节,如壁厚加工时需反复层切以确认壁厚是否足够、盲孔加工孔底是否会钻透,以及设计精度关联尺寸多等造成生产效率不高、成本居高不下的突出问题。239厂特种加工中心、技术部协同三院总体设计部,聚焦该产品的低成本制造需求,提出以制造端为锚点,设计总体充分考虑机加过程中的壁厚调整借量、盲孔加工以及设计精度要求造成的机加效率影响。围绕产品特征机加时间久、效率不高而造成生产成本高的瓶颈难题,充分发挥制造端专业优势,精准施策优化产品结构,设计优化壁厚弥补公差。减少制造端层切测量,反复验证周期,该区域加工效率提升22%;盲孔加工逆向补偿孔底厚度,盲加工效率提升35%;设计优化关联尺寸精度和数量,加工效率提升15%。
设计端快速响应优化模型结构,制造端协同优化工艺方案、工装夹具、程序刀具及切削策略。实现设计——工艺——制造端到端深度协同融合,全链条联动精打细算,为未来大幅缩短产品交付周期,规模化低成本制造奠定基础。
后续,239厂将继续发挥多专业优势特长,为提升生产效率持续进行技术赋能,提前布局规模化低成本制造之路,提升未来制造竞争力。
文字 | 景超
编辑 | 小静
审核 | 小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