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方式】什么是“5125”健康生活理念?

发布时间:2025-08-09 13:22

《慢生活,快健康:健康生活方式的理念》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健康生活方式专辑#

国家有关部门曾推出“5125”健康生活理念。其核心内容是:

每天给自己留5分钟发呆时间;

每天运动1小时、掌握1项运动技巧和加入1个运动社群;

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摄入25种以上食物,做到膳食多样化,这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建议。

同时,“5125”的谐音是“我要爱我”,提醒大家应当关注身心健康,形成快乐、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这种生活理念的要点是“三适”:

一、适时发呆

发呆,就是在长期的紧张工作之余,让大脑适当地进入一种专注的无意识的状态,什么也不想,摆脱所有的烦恼和忧虑,让大脑得到休息,是人轻松自在的一种境界。

越是忙碌的人越需要发呆。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情绪焦虑、紧张状态下,容易导致大脑神经功能的问题,比如神经衰弱、神经症等大脑疾病,也有可能导致焦虑症、抑郁症等。

这种大脑短暂的休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大脑的脑电功能,有效缓解疲劳,减轻一定的心理压力。

发呆注意事项:需要一个相对安静舒适的空间,做到脑中空无一物,集中眼神。

二、适度运动

只要意识到体力活动的益处,做个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适度运动并不难。

在家可以进行的体力活动:进行扫地、抹窗等家务活动;晚餐后外出散步半个小时;下班回家步行回家,不乘电梯走楼梯;等等。

在工作时可以进行的体力活动:在电脑前工作时,不时转动肩或者脖子;每工作1小时,站起来运动10分钟;同事之间把开展某些体力活动作为工作之余的一项共同爱好。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建议成年人每天进行相当于步行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最好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 国际医学界推荐的可以对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的体力活动量为:每周活动3次以上,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强度为中等。

不同的人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宜的运动量。运动量是否适宜可根据下述表现制定:

锻炼后有微汗、轻松舒畅感,脉搏10分钟内恢复,饮食、睡眠良好,次日体力充沛,说明运动量适当。

如果锻炼后大汗淋漓、头昏眼花、胸闷胸痛、心悸气短、饮食、睡眠不佳,脉搏15分钟内不恢复甚至整天比前一天快,次日感到周身乏力、缺乏运动欲望,则表明运动量过大。

如果运动后身体无发热感,脉搏无明显变化,并在3分钟内恢复,说明运动量不足。

三、适量饮食

适量饮食要把握四点,即:总量控制,平衡膳食,品种多样,做到“三减”。

总量控制很重要,既不暴饮暴食,又不可节衣缩食。

平衡膳食、品种多样该怎么把握呢?“12”和“25”就是要求,也就是每天至少吃12种食物,每周至少25种。

有人可能会怀疑,能吃到这么多种吗?其实这并不难。

比如早餐吃一种面食,加上一个鸡蛋、一杯牛奶或酸奶。

中餐和晚餐吃米饭,其中添加至少一种杂粮。

两顿正餐的菜包括一种豆类或豆制品;两种肉类,其中一种红肉、一种白肉;两种蔬菜,其中至少一种绿叶菜。

零食就选择一种水果和一小把坚果。

这种吃法,就已经达到12种食物了。

减盐、减糖、减油被称为“三减”,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提出的饮食建议。

减盐:烹饪时少放盐;尝试用辣椒、醋、葱等提味;少吃腌制食物和熏制食物;选择标有低盐、少盐或无盐的食品。

减油:控制每天食油量;尽可能不用烹调油或用很少量烹调油的方法,如蒸、煮、炖、焖等;巧用多种食油。

减糖:主动减糖;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防范“隐形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健康生活方式】什么是“5125”健康生活理念? https://klqsh.com/news/view/128981

相关内容

【健康生活方式】什么是“5125”健康生活理念?
健康生活理念是什么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是什么 两大健康生活理念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是什么
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观念与生活方式:构建健康的基础
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的理念 ?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2024年版)(3)】什么是健康生活方式?
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健康生活方式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