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信用卡“割韭菜”真相曝光!昔日王者终成业绩拖油瓶
曝光锁定:拍摄移动主体,锁定曝光防止拖影。 #生活技巧# #数码产品使用技巧# #相机设置解析#
在信用卡圈,广发曾是响当当的“王者”。
公开资料显示,广发银行早在 1995 年,就率先发行了第一张符合国际标准的信用卡,成为国内信用卡市场的“开荒牛”。当年,高端权益、豪华航司里程兑换、满天飞的羊毛活动,让它圈粉无数,年轻人争相办卡。
可最近,这位昔日的“信用卡之王”,却陷入了一场尴尬的“扣费迷局”——老用户怨声载道,社交平台骂声不断。
更糟的是,曾经撑起广发营收半壁江山的信用卡业务,如今反而成了拖累业绩的“包袱”。
还款没有宽限期
近日,《财经天下 WEEKLY》曝光的一起典型案例,让不少老用户心头一紧。
资深持卡人李丽,自 2014 年起一直用广发信用卡,从未逾期。可最近,她在账单中却惊讶地发现,累计“消费利息”近 3 万元。银行客服称扣费“合法合理”,但最终只退了 3300 元。李丽疑惑:明明每次都按时还款,怎么会产生这么多利息?
另一位用户苏青的遭遇更“隐蔽”。她用云闪付在最后一天还款,系统显示即时到账,但银行后台入账却延迟了一天,直接被认定逾期,利息照扣。客服虽同意退还一部分,但“无法全部追回”。
追根溯源,广发的扣费机制确实与多数银行不同。
多家大型银行默认提供 3 天或更长的免逾期“宽限期”,如中、农、工、建、交行均为 3 天,邮储为 4 天,一些中小行甚至有 8 天、15 天。
广发则没有默认宽限期。客服解释说:“特殊情况可以申请延迟三天”,但前提是客户主动登记,否则到账日必须是最后还款日当天。
这意味着,即便用户在最后还款日刷卡还款,如果资金第二天才到账,也会被认定为逾期,从而产生利息。对普通用户来说,这几乎是一个看不见的“坑”:表面合规,实际极易让人中招。
2024 年,广发银行接受监管转办的投诉中,信用卡类占比高达 86.4%。大量用户对这种“隐藏条款”的收费方式颇有怨言。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莫开伟直言:“虽不违法,但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信用卡反噬
要知道,广发的信用卡业务曾是妥妥的“印钞机”。但 2024 年,这台机器不但没继续造富,还成了业绩下滑的“罪魁祸首”。
根据广发银行2024 年年报,全年营业收入 692.37 亿元,同比下降 0.63%;净利润 152.84 亿元,同比下降 4.58%,这是近 17 年来的首次“双降”。
其中,个人银行及信用卡业务的营收为 313.50 亿元,同比锐减约 61.21 亿元。下滑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利息净收入下降:集团利息收入 1174.63 亿元,同比少了 81.29 亿元,其中个人贷款利息收入减少 71.79 亿元。
二是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下降:同比下降 7.43%,银行卡手续费减少最明显,少了 15.9 亿元。
不只是收入缩水,信用卡业务的运营指标也亮起红灯。持卡数 2024 年为 1.18 亿张,与上年持平,历史首次“零增长”。透支贷款余额 从 2021 年的 4523.5 亿元降至 2024 年的 3928.5 亿元。透支不良率从 1.54%(2021 年)升至 2.19%(2024 年)。
更雪上加霜的是,信用卡投诉量在 2024 年依旧高企。业务增长停滞、收入下降、不良率上升,再加上口碑受损,信用卡这块曾经的王牌,如今反过来拖累了全行业绩。
困在原地
广发银行成立于1988年,1995年推出国内首张国际标准信用卡,曾引领市场潮流。凭借里程兑换和高端权益,广发曾广受年轻及高净值客户青睐,信用卡业务是其零售核心竞争力之一。
然而,广发上市之路却陷入困境。2009年提出上市计划,2011年启动A+H备案,但因外资股比限制等问题迟迟未进展。
2016年中国人寿入主后,虽短期提升了银行资本和业绩,但IPO进程依然缓慢。股东结构复杂、市值萎缩及监管环境趋严加剧上市难度。同时,频繁高管变动、合规问题频出、侨兴债事件罚款7.22亿元,高管落马等因素,也为上市蒙上阴影。
近两年广发基本淡化上市话题,2023、2024年年报均未提IPO,工作会议无相关内容。截至目前,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仅广发与恒丰两家未上市。广发虽资质优异,但长期徘徊未进,加剧结构失衡。
数据显示,2024年广发资产规模达3.6万亿元、营收约700亿元、净利润152亿元,位列未上市银行前列,也是系统重要性银行。但错过2006–2016年黄金上市期,叠加银行估值下行,广发目前市净率仅约0.65倍。即便启动IPO,也难获理想定价,筹备过程异常艰辛。
中国人寿虽提出“333战略”推动子公司上市,广发银行却未被纳入“新三大上市平台”核心。2025年初,董事长蔡希良上任,或为上市带来一线新机遇。
上市不仅是“面子工程”,更直接影响资本补充渠道、市场估值及战略执行力。缺乏IPO,广发只能依赖定增或股东输血补充资本,成本高且灵活性差。低估值环境又让任何资本运作更加昂贵且难以推进。
信用卡业务曾是广发荣耀,如今却成最敏感的痛点。在金融行业,信任一旦坍塌,修复周期远比创造周期长。退回一笔利息容易,修回用户的心,才是广发真正的挑战。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广发故事,那就是:
“曾经的王者,被自己设计的游戏规则反噬;未来的路,要靠重建信任才能走得下去。”
网址:广发信用卡“割韭菜”真相曝光!昔日王者终成业绩拖油瓶 https://klqsh.com/news/view/131005
相关内容
知识付费是割韭菜吗?全网顶流主播翻车事件:315揭露真相,口中的粉丝只是被割的韭菜
鹿晗关晓彤分手大戏真相惊人?业内曝“合约情侣”
从“靖哥哥”到负债4000万!李亚鹏商业帝国崩塌的真相
明星代言翻车坑惨粉丝,亿元诈骗曝光,他们却装无辜?
片场霸凌丑闻曝光!多位明星真面目令人发指
惊天大瓜!千万顶流男星“双面人生”曝光:隐婚3年+出轨女演员!
隐婚生子的女明星:王子文7年育儿史曝光,背后真相令人震惊
旺仔小乔头盔现身演唱会,票价竟超明星?三天掉粉百万,内幕套路曝光
好声音被国家喊停,各大选秀节目为啥相继被封杀?何炅曝出黑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