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假的到来,乡村儿童的假期生活也在不断丰富与多彩。今年,各地的公益托管班、乡土研学活动以及非遗传承课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孩子们不仅可以在玩乐中学习知识,还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河北省元氏县的“元师学堂”,来自河北师范大学的志愿者们为乡村儿童开设了多达12门特色课程,包括趣味数学、心理健康和创意手工等。这些课程不仅让孩子们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新知识,还帮助家长解决了假期看护的难题。一位家长表示:“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开阔了视野。”
与此同时,乡土研学活动也成为了孩子们假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献县中医院,孩子们通过显微镜观察药材切片,亲手制作驱蚊香囊,并学习急救法。这种实践活动不仅让他们了解了传统医学的魅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而非遗文化的传承也在乡村教育中悄然兴起。在唐山市丰润区的左家坞小学,孩子们在皮影戏课堂上,跟随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学习皮影戏的制作与表演。这不仅让孩子们体会到传统艺术的乐趣,也激发了他们对家乡文化的热爱。
在这个暑假,乡村儿童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他们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快乐。未来,随着更多的教育资源向乡村倾斜,孩子们的暑假生活将更加充实与多样化,助力他们的全面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