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思想,为什么总有消极和积极两派争论
无论遇到什么挫折,积极思考总是最好的应对策略 #生活乐趣# #生活态度# #乐观生活态度#
所谓“知人论世”,认识庄子的思想,一定得知其人,并了解庄子所处的社会背景。 庄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中期,社会礼崩乐坏已经很久了,到处都是战乱与屠杀,到处都是机心与争斗,这样的世界,让庄子很是厌倦。
庄子是战国时期的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其《庄子》一书是庄子的思想核心,内容中富含深奥的哲学思想。
不过对于庄子的思想,大家一直分消极和积极两派,相互拉扯和争议。那这种争议究竟是如何而来的呢?
对于庄子的思想,存在着“积极”和“消极”的争议
一.乱世中的避世思想
所谓“知人论世”,认识庄子的思想,一定得知其人,并了解庄子所处的社会背景。
庄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中期,社会礼崩乐坏已经很久了,到处都是战乱与屠杀,到处都是机心与争斗,这样的世界,让庄子很是厌倦。
战国的争斗,让庄子对这个世界很是厌倦
厌恶战争的庄子看破了世间百态,对世俗的功名毫无兴趣,做过的官,不过是小小的史官和漆园吏。
当然,他的才学在当时闻名遐迩,不乏君子请他做官,可是他都拒绝了。如楚威王就曾派使者带厚礼去请庄子做相国,可是庄子却说这是在侮辱他,这是为何呢?
庄子对楚国的使者说,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这就像那祭祀用的牛,看起来光鲜无比,身上披着布满花纹的锦绣,可是最终却是被拿来做祭品。我宁愿做一只自寻快乐的乌龟,在泥塘中不受任何人的约束。
在庄子看来,功名利禄不是幸福,反而是束缚的来源,甚至可能给自己惹来杀身之祸。
庄子曾经讲过一个“无用之用”的故事,即山上有许多乔木,那些能做成房屋栋梁的乔木都被砍了,一株无法为人所用的树却是枝繁叶茂,看起来好生自在。
庄子借乔木的故事,阐明了“无用之用”的道理
于是庄子便从中悟出一个道理: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这就是为什么庄子如此避世、厌世,不参与世俗的争斗。你越是争,越是贪,越是强,束缚和危险便越多。其实何止是“争”,在庄子看来,任何的机心,任何的人为之事,都是烦恼的来源。
《庄子·秋水》中说:“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此话何意呢?像牛马这样生下来便两只耳朵四条腿、只是自然而然地生活的动物,是谓“天”,像这样老是想“落马首,穿牛鼻”改造世界的人,就是人。
在庄子的哲学中,“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
没错,庄子所崇尚的是自然,他讨厌任何的机心。人为的东西往往违反自然规律,这样的“创造”只能称之为毁灭。法律、道德、制度、政权,这些都是人为的,所以庄子强烈反对。
看到这里,我们便能理解大家为什么觉得庄子的思想消极了。他何止是厌倦功名利禄,他几乎是在反对“作为”这二字!若世人都若庄子这样想,我们还会有如今的法律、道德乃至文明吗?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庄子所言虽然指明了政治制度没有绝对的善恶,却也抹杀了评价政治制度的客观标准。
按照庄子的标准,理想社会应该是“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君子和小人间的区别都不明显了,这样的社会只存在于庄子的梦中。老子尚觉应该知文明而守素朴,庄子却直接抹杀了文明。
庄子的理想世界,或许只在他的梦中存在
当你越是从文明的角度看,越是从世界的角度看,越会对庄子的思想毛骨悚然。因为他这样不参与世俗,反对功用,对“人为”的排斥,都是在消解构建世界的意义,而这样的世界,也只会在他的梦中存在。
二.庄子思想的积极一面
不过庄子的思想中就没有积极的一面吗?其实也有,不过得换个角度看。
这个角度就是人生。
没错,从世界的角度看,庄子的想法似乎是消极透顶,任何时候,世界都是不可能如他的思想去运行的。
但是从个人的角度,人生的角度看,我们其实可以从中学到许多积极的态度。
庄子思想有着对人生的乐观态度,面对世间的一切,都能够泰然视之,从而达到心神平静。庄子虽然看重个人独立性的思想,但是他无法使得世间所有人都有与他一样的主张个人独立,追求精神自由。
大家是否有过想要改变别人的想法的时刻呢?有没有曾经因此碰过壁呢?在你碰壁,大喊大骂对方怎么如此固执倔强的时候,不妨想一想庄子的思想——既然我无法改变,不如顺其自然。
看起来似乎有些消极?错,这恰恰是一种积极。能看破得失,不因失去而纠结怨愤,反而能让你跳出无谓的烦恼,享受无为而为带来的快乐。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无为也是一种积极的思想态度。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命之所无奈何。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馀而形不养者有之矣;其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果不足以存生,则世奚足为哉!虽不足为而不可不为者,其为不免矣!”
这一段内容,其实是庄子对“养生”的看法。
首先有一点,大家总不会觉得,养生是一件很消极的事情吧?关注自己的生命健康与幸福,让自己的生命走向一个更高的境界,是可以用积极来形容的。
而如何养生呢?不仅要以吃喝锻炼等方式养形,更要以无为的方式去养神。
养神的关键,就在于抓住永恒。当然,庄子的永恒绝不是追寻真理这样的事情,真理这件事无穷无尽,你是追寻不完的,追寻它只是徒耗心神。那怎么办?真理虽无尽,但真理背后却有其规律,抓住规律便省心养神,不须多去费心了。
为此,庄子还特意给大家讲了“庖丁解牛”的故事——那庖丁为何解牛如此轻而易举?掌握了解牛的规律嘛,因此无须费神,不费吹灰之力便收工了。
庄子借“庖丁解牛”的逻辑讲明了养神的道理
换到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又会发现,庄子的思想又不能算是消极。大家之所以有积极和消极之争,或许不是庄子的思想有“精神分裂”,只是大家用了不同的角度去看罢了。
其实在庄子眼里,他的思想没有消极和积极之分,他崇尚自然,讲究天性,只求精神上的快乐,不需要物质财富带来的享受。而对于我们这些后人而言,他的思想积极或消极也不重要,关键在于从中取走我们所需要的那一部分,对我们的生活有所帮助。
参考资料:
[1].https://zhuanlan.zhihu.com/p/70744722[OL].知乎,2019(6)
[2]高婷婷.浅谈老庄消极思想中的积极因素[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9):80-81
网址:庄子的思想,为什么总有消极和积极两派争论 https://klqsh.com/news/view/131554
相关内容
什么是积极思考?积极人生观和消极人生观
积极思想的力量和12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关于积极心态与消极心态的对比
什么是积极心态
积极心态成就积极的人生
什么是积极的心态 如何拥有积极心态(2)
积极思维是什么?如何培养积极思维,让自己更加乐观向上?
什么是积极乐观?如何在职场中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