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惧“季节性抑郁”: 调适大学生认知和情感的负性情绪

发布时间:2025-08-10 15:15

负面情绪如焦虑和抑郁与不良的情绪认知有关。 #生活知识# #生活心理学# #情绪认知#

俗话说“自古逢秋悲寂寥”,随着天气渐凉,万物萧瑟,许多大学生开始出现情绪低落、失眠的症状,整个人心情烦闷,意志消沉,做事也提不起兴趣,他们往往被这莫名其妙的负面情绪所困扰,“季节性抑郁”逐渐成为情绪变化的焦点引发关注。大学生面对“季节性情绪障碍”,应正确认知和调试自己的负面情绪,最大限度降低危害。

一、抑郁还有“季节性”?

在人生的旅途中,情绪如同四季更迭,时而明媚如春,时而阴郁似冬。而当我们谈论抑郁时,往往聚焦于那些长期、持续的低落情绪,却鲜少意识到,抑郁的情绪也可能随着季节的更替而周期性出现,这便是“季节性抑郁”,又称季节性情感障碍(SAD,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它通常在秋季或冬季开始,随着日照时间的减少而逐渐加剧,至春季或夏季时自然缓解。

“季节性抑郁”的主要特征包括持续的低落情绪、缺乏活力、睡眠和食欲的改变,以及对日常活动的兴趣减退。这些情绪问题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业表现,还可能对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

二、“季节性抑郁”从何而来?

“季节性抑郁”的病理成因目前尚未明确,主要是由于季节、地域、日照等环境因素变化诱发了一系列生物机制,引发神经功能障碍和情感障碍,于是便产生了这种所谓的“季节性”。其中,经研究证明,光照时间与SAD的发病率有明显的相关性。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日照时间显著缩短,人体接收到的自然光线减少,这直接影响到大脑中血清素、褪黑素等神经递质的平衡,从而导致人体的生物节律受到影响,进而表现出情绪和睡眠等问题。

此外,社会心理因素也不容忽视。冬季的寒冷、阴雨天气限制了人们的户外活动,减少了社交互动,增加了孤独感和隔离感,这对于本就处于人生转折期、面临多重压力的大学生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学业负担、职业规划的不确定性、人际关系的微妙变化等,都可能成为触发季节性抑郁的导火索。

三、向“季节性抑郁”说不!

人们伴随着环境变化而产生心理变化是一种正常现象,抑郁情绪是也我们的正常情绪之一,它并不等同于抑郁症,只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就可以跳出这类“情绪黑洞”。

(一)增加光照时间,保持健康习惯

应对SAD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日常光照量,延长户外活动时间,在室内也要保持光线充足,尽量利用自然光进行阅读、学习。同时也要建立规律的作息,适度运动以提高身体机能,保证充足睡眠。

(二)加强心理调节,守护情绪健康

要经常积极暗示自己,凡事往好的地方想,增强抵御情绪风险的底气,提升自信和心理安全感,从而更加从容应对环境变化。在遇到负面情绪时,可以通过交流和运动等多种形式进行宣泄,转移注意力,调适情绪。

(三)调整人际关系,建立良性社交

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联系,感受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有助于缓解和平复心理上的不适,获得内心的安全感。当自我调适无法起效时,要积极寻求家人、老师及专业人士的帮助,及时干预,保持心理健康。

f55d67ba8d73e3a9a76dbb216184945.jpg

(图片均由河北工业大学徐妍提供)

网址:不惧“季节性抑郁”: 调适大学生认知和情感的负性情绪 https://klqsh.com/news/view/135157

相关内容

情绪的多样性:正面与负面情感在人生体验中的平衡与价值
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和调节策略
中学生情感情绪自我调节
《心理调适与情绪管理》课件
情绪调节之道:从认知重构到科学管理情绪的策略
消极反刍与大学生睡眠质量:负性情绪和睡眠拖延行为的作用
情感调节:情绪管理的心理学和技巧
《重婚是否需要调节情绪:探究情感调适的重要性》
大学生如何有效管理情绪和心理调适
哪些书能治疗抑郁情绪的书籍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