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日,史学大师许倬云在美国家中安详离世,享年95岁。
一时间,无数人悼念。
他这一生过得艰难,只剩两根手指还能动弹。
骨头和肌肉早就长到一块儿了,神经也坏死,双脚也没有知觉。
可就在这种状态下,他却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震惊的事,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给年轻人讲完整部中国史。
"我90多岁了,但该做的事情不能耽搁。"
他成了青年们的人生导师,为他们在迷雾中点亮灯光。
轮椅上的网红爷爷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这位坐轮椅的老爷爷,竟是个"网红"。
近几年,身体越来越不行的他,几乎成了"废人"。
想出个门?不可能,只能用轮椅、用担架抬。
想自己吃饭?全靠老婆一口一口喂。甚至连翻身都要人帮忙。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网上火得一塌糊涂。
他跟俞敏洪连麦聊焦虑,跟各种学者大佬谈人生。年轻人有什么问题,都跑来问他。
这老爷爷也是来者不拒,有问必答。
90年的人生经验,他毫无保留地全盘托出。
网友们都叫他"人生导师"。
你以为他会很开心?错了。
当有人问他这辈子最遗憾什么时,老爷爷突然沉默了。好半天,他才缓缓说出一句诗:"但悲不见九州同。"
那一刻,屏幕前无数人动容。这个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心里装着的竟然是祖国。
被命运开玩笑的孩子
1930年9月3日,这位史学大师出生了。
但他天生就是个"怪胎",四肢畸形,手脚内翻,连站都站不稳。但跟他一起生出来的双胞胎弟弟,却健康得不得了。
一个娘胎里出来的,凭什么差距这么大?
小时候的他,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的孩子跑啊跳啊,自己却只能坐在小板凳上当观众。那种滋味,想想都心酸。
可谁能想到,正是这种"被迫观察",竟然成了他后来的优势。
1937年,日本人打过来了。全家开始逃难,一跑就是八年。兄弟姐妹们跟着学校走,他却只能跟爸妈到处躲。
别的孩子在逃难路上哭哭啼啼,他却安静地坐在角落里观察一切。农民怎么种地,难民怎么逃跑,士兵怎么打仗,都看得清清楚楚。
爸爸每天晚上都要在地图上插小旗子,研究战争形势。小许倬云就坐在旁边,听爸爸分析哪里要打败仗,哪里又要胜利了。
这些苦难经历,在别人眼里是不幸,在他这里却成了宝贵财富。
后来他写《汉代农业》的时候,童年看到的那些农村生活细节,全都派上了用场。
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他才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天生就是历史学霸
1946年,许家搬到无锡。16岁的许倬云终于有机会上学了。
但一个从来没上过小学、初中的残疾孩子,突然要跟正常孩子一起读书,那得多难?
好在许家是书香门第,他从小就爱看书。虽然没正经上过学,但肚子里的货可不少。
1948年,局势越来越紧张,许家又搬到了台湾。
他报考台湾大学。本来想学外文,结果考试的时候,国文和历史答得太好了,把阅卷老师都惊呆了。
卷子一层层往上传,最后传到校长那里,校长看了答卷,直接拍桌子:"这孩子应该读历史系!"
就这样,他从此走上了史学研究的道路。
1957年,27岁的他到美国留学。芝加哥大学太自由了,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没人管你。
他如鱼得水,除了专业课,还跑去学埃及史、考古学、宗教学。
1962年博士毕业后,许倬云回到台湾。
这一次,他遇到了爱情。
爱情降临的守护天使
在"中研院"史语所工作时,他遇到了刚从台大历史系毕业的孙曼丽。
一个是身体残疾的学者,一个是年轻漂亮的女大学生。这样的组合,在别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可感情这东西,哪里说得清楚?
两人慢慢发展成了恋人。但女方承受了很多异样的眼光。有人说她图名利,有人说她可怜许倬云,什么难听话都有。
可女方不在乎。在她眼里,这个坐轮椅的男人有着最有趣的灵魂。
1969年,两人终于结婚了。第二年,他们到访美国,随后便在那里定居了。
后来的几十年里,妻子一直默默承担着照顾丈夫的重任。
特别是最后几年,丈夫瘫痪后,吃喝拉撒全要她伺候,可她从来没有一句怨言。
有了这个女人,许倬云的后半生虽然身体痛苦,但心灵却无比充实。
但越到晚年,他对故土的思念就越深。
"我回国的机会几乎没有了,因为我不能坐飞机,连家门都出不了。"说这话时,老人眼中满含泪水。
可他早就给自己买好了墓地:"我的坟地在中国,已经做好了。要叶落归根,回到父母身边。"
2024年6月,94岁的他获得唐奖汉学奖,5000万台币奖金全部捐了出去。
记者问他为什么,老人平静地说:"钱对我没用了,但汉学研究还要继续。"
直到生命最后,他还在口述历史。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也要把中国文化传承下去。
2025年8月3日,许倬云走了。可他魂归的地方,正如家人在讣告中所说:"隐入他毕生所钟的历史之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