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进寺庙大喊:“秃驴何在”,一小和尚回了四个字,成千古绝对

发布时间:2025-08-11 11:54

日本京都,体验千年古都的茶道和寺庙文化。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背包客必去地点#

苏轼,作为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文豪,堪称一代才子,不仅在诗文书画等领域有所成就,还与佛教结下了深厚的渊源。传说有一次,他到寺庙寻找一位朋友,进门便高声喊道:“秃驴何在?”谁知,前来应答的和尚仅仅回了四个字,而这句话也因此流传百世,成为了绝妙的回应。那么,这位小和尚究竟说了什么,为什么苏轼这么不客气地称呼他,佛印禅师却并不生气呢?

苏轼,号东坡居士,身为一位杰出的文人,性格豁达,不拘一格,结交的朋友无数,而他最为感兴趣的莫过于佛教。相传,苏轼在十几岁时便接触到佛教。那时,他经常看到父亲苏洵与云门宗的高僧们交往频繁,再加上母亲程氏也非常尊敬佛教,整个家庭的氛围都深深影响了年轻的苏轼。因此,佛教的思想从小便渗透进了他的生活,而在他结交的众多朋友中,佛教徒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最著名的莫过于北宋时期的高僧佛印禅师。

佛印禅师当时主持金山寺,始于宋神宗元丰五年,而他与苏轼的交情早在元丰三年便有了端倪。当时,苏轼因仕途不顺被贬至黄州,这段低谷期让他有了更多时间思考与自省。在黄州的岁月里,苏轼与佛印禅师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佛印禅师不仅以高深的佛法开导苏轼,还在他最困顿的时候给予了不少安慰和劝解。

黄州的清闲日子虽然让苏轼有了更多思考的空间,却也使他心生郁结。幸运的是,佛印禅师的陪伴让他有了精神上的慰藉。苏轼常常在佛印的道场里吟咏诗篇,其中不乏《怪石供》一诗,讲述他在黄州江边捡到数百枚美石的趣事。这首诗虽是笑谈,但也流露出苏轼与佛印之间深厚的友情与默契。

一次,苏轼向佛印禅师请教诗意,写下了一首诗:“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乍看之下,这似乎是表达了他对佛法的理解,然而,苏轼内心的骄傲却在这诗中溢于言表。佛印禅师批评了两个字:“放屁”。这一轻蔑的批评令苏轼怒不可遏,他立刻乘船南下,奔向庐山找佛印兴师问罪。未曾见到佛印,却在寺内发现了他的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这番话使苏轼顿时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尚未悟到佛学的精髓,而盲目自信地说“八风吹不动”是多么荒唐。

此后,苏轼离开黄州赴汝州任职,但两人与佛印的友谊依旧深厚,苏轼不时去找佛印禅师讨论佛学、打坐交流,二人之间发生了不少有趣的事。一次,苏轼在杭州亲自下厨做了道美味的五柳鱼,刚准备开动,忽然见到窗外有个身影一闪而过。原来是佛印禅师,虽然他身为出家人,但并不拘泥于清规戒律,甚至不忌酒肉。为了避免佛印吃掉他的鱼,苏轼便将鱼放在书架上,可佛印早已瞧见了这一切。苏轼笑着问:“大和尚不在寺院,到此有何赐教?”佛印则笑着回答:“此次前来,是来请教一个字,‘苏’字怎么写?”苏轼一听,这可有些奇怪,毕竟佛印禅师的学问深厚,怎么会问自己这么简单的问题?于是他故作认真地解释:“苏字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鱼’和‘禾’。”这时,佛印又问:“那鱼放在草头上面可行吗?”苏轼急忙否认,佛印则笑着提醒:“那你还不赶紧把鱼拿下来。”这一下,苏轼才明白,佛印的巧妙回应让自己未曾察觉的失误暴露无遗。这样的趣事常常在二人之间发生,既富有智慧又充满了幽默。

有一次,苏轼再次前往寺庙寻找佛印,见到寺内无人,便大声喊道:“秃驴何在?”这一“秃驴”自然是指的佛印禅师。没想到,佛印立刻应声回道:“东坡吃草。”原来,佛印正好在寺庙的东坡上牵着驴吃草。佛印不仅巧妙回应了苏轼的上联,还通过这一幽默的回答反击了苏轼的挑衅。两人的关系早已超越了普通朋友,互相嬉笑怒骂,彼此间的默契让人感叹。

在与佛印的交往中,苏轼不仅得到了许多趣事,也收获了人生的智慧。有一次,苏轼与佛印一同游览寺院,途经山门时,他看到两尊金刚像便问:“这两尊金刚,哪个更重要?”佛印答道:“当然是拳头大的那个。”苏轼依然不解,进了殿内看到一尊观音像手持念珠,他又问:“观音已经是佛,手持念珠又是为了向谁祷告?”佛印看着他说:“自然是向自己祷告。”这一回答让苏轼豁然开朗,佛印的智慧让他恍若顿悟,人生的道理原来并不复杂,真正的修行是求己而非外求。

苏轼与佛印的故事只是他与佛教高僧之间千丝万缕关系的缩影。在杭州,苏轼还结识了一位诗僧——清顺,二人因一首《题西湖僧舍壁》而结缘,成为好友。此外,在黄州,苏轼还与道潜大师建立了长达二十余年的深厚友谊。道潜,也就是参寥子,同样是一位诗僧,有一次聚会中,苏轼因一时心血来潮说了句:“今天参寥不留下一点笔墨,令人不可不恼。”参寥则不急不躁,在纸上写下几句,苏轼大为赞赏,并为此作了一首诗回应他。

这些友谊,体现了苏轼对于诗僧文化的热爱以及他对禅学的深刻理解,特别是在他后期的诗文创作中,佛学的元素可见一斑。除此之外,苏轼在苏杭一带结交的高僧还不止十位,可见他对佛学的浓厚兴趣与对高僧的深深敬仰。

网址:苏轼进寺庙大喊:“秃驴何在”,一小和尚回了四个字,成千古绝对 https://klqsh.com/news/view/138423

相关内容

苏轼进寺庙大喊一声“秃驴何在”,小和尚回答4个字,成千古绝对
苏轼推门大喊:秃驴何在?小和尚巧妙对了4个字,成千古绝对
孤傲才女出上联“面对面吃面”,和尚一句下联,让才女脸红跑开
苏轼成亲当天写下一首“洞房诗”,成千古绝句,读完让人脸红发烫
历史名人苏轼轶闻趣事的故事(通用13个)
苏轼新婚当晚,写下一首洞房诗描述场景,流传至今成千古名句
王安石为教训苏轼,出一个上联,结果成了千古绝对,至今没有下联
王安石为教训苏轼,出一个上联,结果成了千古绝对,至今无人能对
苏轼大醉后写下一首词,开头和结尾都是千古名句
历史名人苏轼轶闻趣事的故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