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小常识:非常简单的十个风水原则,人人能懂能用!

发布时间:2025-08-11 13:03

装饰风格的选择应考虑个人喜好和空间功能,如简约风适合小户型,欧式风则显得大气豪华。 #生活知识# #家居常识# #装饰风格#

风水小常识

一、天人感应

风水理论吸收了"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发展出"受荫说"这一核心概念。正如《青囊奥语》所言"气感而应,鬼福及人",该学说认为无论是生者居住的阳宅,还是逝者安息的阴宅,都会受到天地之气的感应,进而对在世之人产生或吉或凶的影响。

这种将自然环境与人类命运相联系的思想,构成了风水学的基本逻辑:住宅周边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家运兴衰。若住宅某方位有秀丽山水,则预示家族将出显贵;反之若面对荒芜山岭,则暗示家道中落。

二、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强调适应环境特性,采取与自然条件相协调的生活方式。《周易·大壮》提出"适形而止"的原则,体现了这一理念。

在西北干旱地区,人们利用黄土层开凿朝南的窑洞,这种居住方式施工简便、节约资源,兼具保温隔热、防火防寒的优点,既宜居又有利于健康;而在潮湿多雨的西南地区,则流行干栏式竹楼建筑,上层住人、下层养畜,既通风防潮又能防避虫兽,多建于山水环绕之处。

此外,草原牧民的蒙古包便于迁徙游牧,云贵山区的石砌民居适应多山地形,华中平原的土木建筑则利用当地丰富的泥土资源——这些各具特色的传统建筑形式,都是人们顺应自然环境、就地取材的智慧结晶。

三、阴阳平衡

"阴阳平衡"首先体现为适中的原则,即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追求最优化的和谐状态,以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管氏地理指蒙》中论阴宅云:“欲其高而不危,欲其低而不没,欲其显而不彰扬暴露,欲其静而不幽囚哑噎,欲其奇而不怪,欲其巧而不劣。”

其次,"阴阳平衡"还强调地理上的居中原则。中国古代都城选址之所以不选广州、上海、昆明或哈尔滨,正是因为这些地方位置偏颇。

《太平御览》:“王者受命创始建国,立都必居中土,所以控天下之和,据阴阳之正,均统四方,以制万国者。”这正是洛阳能成为九朝古都的关键——其得天独厚的中心位置。现代经济学中的级差地租理论同样印证了这一理念:商业中心和金融机构只有位于城市核心区位,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

经济学中的级差地租价格就是根据居中的程度而定,银行和商场只有在闹市中心才能获得更大效益。

四、和合为美

风水学中的"冲煞"禁忌,指的是建筑物正前方不宜出现具有冲击性的物体或形态,如尖锐的屋脊、突出的山墙、孤立的电线杆等。

这种"冲煞"格局被视为大凶之兆,因其违背了风水"和谐为美"的基本原则。化解"冲煞"需要采用"镇煞"之法,通常会使用特定的风水法器来调和气场。

自《阳宅十书》问世以来,传统风水强调:"房屋整体结构应当完整统一,屋顶保持平整为吉,高低错落则为不吉";"建筑平面布局若出现不规则或怪异形状皆属凶相";"建筑立面如有缺损、破损或倾斜也主凶兆"。这些规范都深刻体现了风水学追求"和谐统一"的美学理念。

五、依山傍水

"靠山临水"是风水学的核心要义之一,山脉构成大地的脊梁,而水流则是生命之源,人类生存离不开水源。

"靠山"格局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山环屋"式,即三面环山、南向开阔,屋舍掩映于葱茏林木之中。

如湖南岳阳张谷英村,坐落于幕阜山余脉,东北西三侧峰峦耸立,宛若莲花瓣环抱村落。

另一种是"屋覆山"式,建筑群沿山势层叠而上,从山脚延伸至山腰。武汉大学便是典范,其建筑依珞珈山势而建,学生宿舍顺坡蜿蜒如古城墙,设城门式入口;山顶以拱形门洞为中轴,图书馆居中,教学楼左右对称,主次分明。这所百年学府巧妙借势自然,既显巍峨气象,又具学府庄严。

六、坐北朝南

在阳宅风水中,采光与通风至关重要。理想的居所不仅要空气清新,更需日照充沛。

若房屋长期缺乏阳光,容易积聚阴气,影响家宅安宁,不宜居住。传统"坐北朝南"的布局理念,既保证了充足采光,又能有效阻挡北方寒风。中国地理环境造就了显著的季风气候特征:冬季受西伯利亚寒流侵袭,夏季迎来太平洋季风,四季风向变化显著。

清代风水著作《地学指正》指出:"平原地区虽不惧风,但需辨明风向——东、南方向来风属温暖和煦的'阳风',无碍居住;而西、北方向来风则是凛冽刺骨的'阴风',须有屏障阻挡,否则易致家道中落、人丁不旺。"因此,"坐北朝南"的选址原则既是对自然规律的顺应,又能吸纳天地精华:既得山水灵秀之气,又享日月照耀之恩,既能强健体魄,又可修养心性,正所谓"地灵人杰"。

七、观形察势

《阳宅十书》指出:"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风水学特别注重地形格局,强调将局部环境置于整体地理中综合考量。

在风水理论中,连绵起伏的山脉被称为"龙脉",其主脉发源于西北昆仑山,向东南延伸出三大主干系统。每条主干又分化为干龙、支龙等不同类型,包括真龙、假龙、飞龙等形态变化。风水勘察的首要任务就是辨明龙脉的起源与走向,确保建筑布局顺应龙脉之势。

龙脉的"形"与"势"各有特征:"势"指山脉的远景气势,"形"则是近处的具体形态。二者互为表里:远势决定近形,近形反映远势。势如城墙般雄伟连绵,形似楼阁般具体可辨。势是群峰起伏的壮阔景象,形是单座山体的独特造型。勘察时,把握整体气势较难,观察具体形态较易。理想的龙脉应当气势磅礴、走向顺畅,如同骏马奔驰、波涛涌动;具体山形则要厚重稳固、藏风聚气。

在龙脉汇聚之处,最好有朝山、案山环抱,如同臣子拱卫君王,既能挡风遮煞,又显曲折有情。

风水学强调从宏观地理环境来审视局部区域,这样才能全面了解该地所受的自然条件制约,包括水源、气候、物产等因素。

正如中医通过脉象诊断健康状况,地理环境的优劣也决定着具体宅地的吉凶。只有整体格局完善,局部环境才能臻于完美。

因此无论是兴建城市、修筑房屋还是建造工厂,都必须首先考察周边的山川大势。唯有立足全局、着眼细节,才能避免后患,获得长久的福泽。

八、藏风聚气

“风水”这个概念最先由东晋郭璞定义:“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学认为,理想的吉地须符合"藏风纳气"的标准。尤其在阴宅选址中,寻得一处能藏风聚气的穴位最为难得。由于风性流动不居,若气随风行,则容易涣散流失;而水具有收摄之性,遇水则气能凝聚停驻。因此风水师在为人择地安葬时,必须精研风势水形,通过观天察地、审龙辨穴的严谨方法,方能确定真正的风水宝地。

九、左青龙右白虎

传统风水学认为,最完美的风水格局应符合"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布局标准。具体而言:住宅东侧应有蜿蜒的流水(青龙);西侧需有平坦的道路(白虎);南面宜设明净的水塘(朱雀);北面当有起伏的丘陵(玄武)。唯有同时具备这四大要素,方称得上真正的风水宝地。

在风水实践中,青龙位(左)与白虎位(右)的配置尤为关键。青龙方位宜动,白虎方位宜静。若住宅右侧出现动土工程,即犯"白虎煞",轻则导致家人疾病缠身、财运受损,重则可能引发伤亡事故。

具体而言:房屋西面若有道路直冲或池塘,称为"白虎开口",预示家宅不宁、灾祸频发;右侧毗邻更高的建筑,形成"白虎抬头",易招致血光之灾或财务损失;若右侧有高楼而左侧空旷(有虎无龙),会导致阴盛阳衰,不利男性发展;反之左侧有高楼右侧空旷(有龙无虎),则会使家中女性陷入困境。

此外,大门两侧围墙高度不一造成"龙虎失衡":左侧过高易致男主人外遇,右侧过高则女主人性情暴戾。

十、山主人丁水主财

风水学中有"山管人丁水管财"的重要理念。香港中银大厦设计师贝聿铭曾透露,其最初方案中设计了一条穿越建筑的流水景观,寓意"财源贯通"。

在缺乏自然山水的情况下,风水学提出了"高一寸为山,低一寸为水"的变通法则:城市环境中,高楼大厦可视作"山",蜿蜒的道路则可视为"水"。这种灵活变通的思维方式,使风水原则得以在现代都市中继续应用。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转发者···

举报/反馈

网址:风水小常识:非常简单的十个风水原则,人人能懂能用! https://klqsh.com/news/view/138803

相关内容

风水入门100个小知识(风水基本理论入门知识)
图解风水学入门知识 风水入门基础知识
简单有用的生活小常识
31个很简单实用的生活小常识
节约用水小常识十条 节约用水小常识介绍
风水入门学
十分钟掌握风水学的核心原理
风水知识:最全风水流派,风水主要传承
20个非常实用的生活小常识
风水,家居风水学,风水入门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