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的提案

发布时间:2025-08-11 13:21

青少年教育建议10: 提供心理辅导,关注心理健康 #生活技巧# #亲子教育建议# #青少年教育策略#

近年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焦虑、抑郁、厌学、网络成瘾、甚至自杀等现象频繁,更有甚者出现暴力和犯罪行为。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1.自身原因。青少年属于相对弱势群体,对社会认知不强,自控能力较差,受周围环境或不良风气影响较大,尤其在当前网络游戏迅速发展的时代,容易沉迷其中,形成不良习惯和沾染不良嗜好。加之学习压力较大、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如果没有及时的教育和引导,产生心理健康问题概率大增。

2.家庭原因。当前青少年的家长忙于工作,疏于对孩子的关心和管教,不懂心理健康知识,不能及时察觉青少年的心理变化;大多数家庭教育以孩子升学为目的,过度关注成绩而忽视日常沟通,给孩子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 

3.学校原因。学校是心理健康教育关键环节,但目前大多数中小学仍以文化课为主,关注的只是学习成绩和升学率,心理健康课程形同虚设,也没有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和咨询部门,缺少对青少年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支持。 

4.社会原因。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青少年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这些信息良莠不齐,尤其是部分网络游戏、广告中一些暴力、低俗的信息,很容易对青少年造成影响;现代社会人际交往越来越少,人际关系淡薄,对青少年的成长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尚未形成青少年心理健康保护机制,青少年受到心理创伤不能得到及时治愈和保障。 

二、对策建议 

1.加强引导,推动形成服务体系。明确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牵头单位,合理分工,督促各级各部门按照有关要求切实做好重点青少年群体的心理疏导和干预。 

2.学校强化责任,充分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完善校内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室)建设,校医务室配备专业精神科医生,学生体检中加入精神科诊断项目,定期开展学生心理测评与分析,关注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重视自杀预防,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等。 

3.重视家庭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打好基础。家长从幼儿开始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幼儿学习识别情绪、理解情绪和表达情绪,引导幼儿学习和掌握转移、缓解或控制消极情绪的方法,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言传身教,从细微处入手,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子女做出表率,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与心理状态,让家庭教育充分发挥作用。

4.整合社会资源,搭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管,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搭建好服务平台,线下以社区为单位建立青少年心理咨询室,定期开展对青少年抑郁、焦虑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科普宣传。

网址: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的提案 https://klqsh.com/news/view/138959

相关内容

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的提案
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提案及建议
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第1252号)答复
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议的答复
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议(精选5篇)
关于关爱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建议
加强师资建设提质心理健康教育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情况的调研报告
给全国中小学校新学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建议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十条措施的通知》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