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旅游打卡到同台竞技,他们的人生“乘风破浪”
线上体育竞技平台打破地域限制,全球玩家同台竞技 #生活乐趣# #游戏乐趣# #体育竞技#
新媒体 每日推荐 更多+ 焦作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刘冰督导防汛备汛、检查安全生产工作背靠这“科”树 产业闯新路市人社局:服务更到位 群众少受累我市16岁少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录取新闻中心首页
从旅游打卡到同台竞技,他们的人生“乘风破浪”
更新时间:2025/8/11 9:48:35 来源:新华社CNML文字
新华社成都8月10日电 题:从旅游打卡到同台竞技,他们的人生“乘风破浪”
新华社记者刘扬涛、马思嘉
“对许多普通人而言,滑水曾经只是一个海边旅游的体验项目,而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深度参与进来,甚至走上了世运会的赛场。”成都世运会中国队滑水选手庄天才说。
成都世运会滑水项目比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此次赛事中国队派出7名选手参加尾波滑水、尾波冲浪和索道滑水三个分项,覆盖男、女子全部6项比赛,而这其中有5名选手是社会爱好者。
来自广东的庄天才是4年多前在海南三亚接触到尾波冲浪这个项目的。他说:“尾波冲浪在国内属于新兴项目,2021年算是刚刚起步,当时整体的训练水平还不高,也缺少很专业的教练,我最开始练的时候是靠下载一些外国选手的比赛视频,自己一帧一帧地去看,去学习模仿别人的动作。”
近年来,尾波冲浪项目在国内迅速推广普及。据统计,“十四五”期间总体有数十万爱好者参与其中。庄天才告诉记者,最初国内只有三亚一地有这个项目,后来随着相关赛事越来越多,尾波冲浪逐渐在其他一些沿海地区兴起,现在不少内陆城市的河湖中也会出现其身影。
与庄天才有类似经历和感受的还有另一名中国选手李梦蝶,身为一名网络博主的她,2021年在三亚旅行时接触到滑水运动,从此一发而不可收。“练习滑水之前我是个很‘宅’的人,不怎么运动,自从接触了这个项目,我认识了更多朋友,也看见了更多外面的世界。”她说,“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超越自己,去挑战一个又一个高难度动作,最终站上了世运会的赛场,这种成就感无与伦比。”
从简单的“旅游打卡”到寻求“与世界高手同台竞技”,爱好者对滑水项目追求日益多元化的背后,除了这项运动自身的发展,也体现出越来越多人生活方式和理念的变化。
32岁的中国选手岳翰在国外留学期间接触到了尾波滑水这一运动。2019年回国后,他没有进入自己钻研多年的法律行业,而是加入好友创办的尾波俱乐部,担任教练。他说:“滑水这项运动给我的感觉是很阳光的。在假期休闲的时候,和朋友一起到湖上玩水,既休闲又刺激,是人生的享受,我一直在追求这种生活方式。”
据官方统计,近年来全国开展滑水运动的俱乐部数量激增,巅峰时期超过300家。岳翰所在的俱乐部目前有50多名稳定会员,同时通过训练营等活动,每年培训近百名青少年。此外,从去年起,他开始担任天津一所国际学校的体育教师,向学校100多名学生传授滑水运动技巧。岳翰说,他希望将自己的生活方式分享给更多人。
成都世运会开幕式上,中国滑水运动员徐露与同伴阿卢晓波在摩托艇的牵引下,带着火炬疾驰于秦皇湖上,共同点燃了位于湖心的主火炬。这一幕让37岁的中国滑水选手张伟心潮澎湃。“这对进一步推广滑水运动意义重大。”他说,“开幕式后很多朋友找我了解这个项目,都想尝试一下。”
张伟年轻时曾是国家滑水队的一员,参加过2009年世运会,退役后他在工作之余依然坚持练习滑水,并以爱好者的身份再次站上了世运会的舞台。他表示,近些年中国滑水运动发展很快,群众基础迅速扩大,而成都世运会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让更多人开始关注这个项目。
“中国的滑水爱好者们,或许正迎来最好的时代。”张伟说。
新闻编辑:杨铭
上一条新闻: 枫糖浆中的天然化合物或有助对抗蛀牙下一条新闻: 没有了
焦作网免责声明: ①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②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③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从旅游打卡到同台竞技,他们的人生“乘风破浪”
2025/8/11 9:48:35 来源:新华社CNML文字
新华社成都8月10日电 题:从旅游打卡到同台竞技,他们的人生“乘风破浪”
新华社记者刘扬涛、马思嘉
“对许多普通人而言,滑水曾经只是一个海边旅游的体验项目,而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深度参与进来,甚至走上了世运会的赛场。”成都世运会中国队滑水选手庄天才说。
成都世运会滑水项目比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此次赛事中国队派出7名选手参加尾波滑水、尾波冲浪和索道滑水三个分项,覆盖男、女子全部6项比赛,而这其中有5名选手是社会爱好者。
来自广东的庄天才是4年多前在海南三亚接触到尾波冲浪这个项目的。他说:“尾波冲浪在国内属于新兴项目,2021年算是刚刚起步,当时整体的训练水平还不高,也缺少很专业的教练,我最开始练的时候是靠下载一些外国选手的比赛视频,自己一帧一帧地去看,去学习模仿别人的动作。”
近年来,尾波冲浪项目在国内迅速推广普及。据统计,“十四五”期间总体有数十万爱好者参与其中。庄天才告诉记者,最初国内只有三亚一地有这个项目,后来随着相关赛事越来越多,尾波冲浪逐渐在其他一些沿海地区兴起,现在不少内陆城市的河湖中也会出现其身影。
与庄天才有类似经历和感受的还有另一名中国选手李梦蝶,身为一名网络博主的她,2021年在三亚旅行时接触到滑水运动,从此一发而不可收。“练习滑水之前我是个很‘宅’的人,不怎么运动,自从接触了这个项目,我认识了更多朋友,也看见了更多外面的世界。”她说,“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超越自己,去挑战一个又一个高难度动作,最终站上了世运会的赛场,这种成就感无与伦比。”
从简单的“旅游打卡”到寻求“与世界高手同台竞技”,爱好者对滑水项目追求日益多元化的背后,除了这项运动自身的发展,也体现出越来越多人生活方式和理念的变化。
32岁的中国选手岳翰在国外留学期间接触到了尾波滑水这一运动。2019年回国后,他没有进入自己钻研多年的法律行业,而是加入好友创办的尾波俱乐部,担任教练。他说:“滑水这项运动给我的感觉是很阳光的。在假期休闲的时候,和朋友一起到湖上玩水,既休闲又刺激,是人生的享受,我一直在追求这种生活方式。”
据官方统计,近年来全国开展滑水运动的俱乐部数量激增,巅峰时期超过300家。岳翰所在的俱乐部目前有50多名稳定会员,同时通过训练营等活动,每年培训近百名青少年。此外,从去年起,他开始担任天津一所国际学校的体育教师,向学校100多名学生传授滑水运动技巧。岳翰说,他希望将自己的生活方式分享给更多人。
成都世运会开幕式上,中国滑水运动员徐露与同伴阿卢晓波在摩托艇的牵引下,带着火炬疾驰于秦皇湖上,共同点燃了位于湖心的主火炬。这一幕让37岁的中国滑水选手张伟心潮澎湃。“这对进一步推广滑水运动意义重大。”他说,“开幕式后很多朋友找我了解这个项目,都想尝试一下。”
张伟年轻时曾是国家滑水队的一员,参加过2009年世运会,退役后他在工作之余依然坚持练习滑水,并以爱好者的身份再次站上了世运会的舞台。他表示,近些年中国滑水运动发展很快,群众基础迅速扩大,而成都世运会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让更多人开始关注这个项目。
“中国的滑水爱好者们,或许正迎来最好的时代。”张伟说。
新闻编辑:杨铭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②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③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网址:从旅游打卡到同台竞技,他们的人生“乘风破浪” https://klqsh.com/news/view/141212
相关内容
卡琳娜怎么又美又帅!卡琳娜乘风破浪黄宏黄豆豆父女打造舞台暖心之作,话剧《乘风破浪》诠释代际温情
张雨绮:浮光掠影间的真实人生——从争议女王到乘风破浪的姐姐
李一桐李昀锐《我欲乘风》:一场打破代际壁垒的青春对话
《乘风2025》官宣定档3月21日 30位姐姐将开启户外舞台新模式
太空旅游:从梦想到现实的技术与挑战
从打工人到旅行家,如何让生活get到更多便利?
旅游:从熟悉到陌生的探索之旅
陈小纭,跳舞好撩人啊,这个舞台真的绝美,乘风破浪的姐姐
卡琳娜 浪姐6 乘风2025 25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