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积极的心态,一是消极的心态。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心态,会有着完全不同的反应和结果。积极的心态能使人精神振奋、积极进取、昂扬向上,激发出我们内在的潜能,发挥出我们的正能量,从而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变化,从容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获得更多更大的发展机会和空间,做好上级领导交给我们的各项工作任务。而消极的心态会使人悲观失望、萎靡不振、不思进取,面对工作上的困难和问题时,总是畏首畏尾,束手无策,感觉无能为力,陷入“喝凉水都塞牙”的境地,致使各项工作停滞不前、被动挨打、成效平平。
积极乐观的心态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积极乐观的心态是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党员干部有了这种良好的心态,就有了干事创业的激情,就有了奋发向上的斗志。但是积极乐观的心态不是与生俱来,要靠修心养性,并在实践中去自觉养成。
好的心态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有了好心态你就会主动作为,积极作
为,勇于担当,就会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有了好心态,你就会心存感恩,始终牢记“干好工作是本职,干不好工作是失职”,就会时刻不忘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就会自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名利观:有了好心态你就会以慎独之心守纪律、講廉洁,不管在私底下、无人时,还是细微处,都始终做到不越底线,不碰红线。
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端正良好的心态。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党员干部要冷静下来想想为什么,今后努力的方向在哪里,客观理性地分析找到正确的归因,只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拴住了欲望的野马才能正常工作生活。如果不能正确对待,长期听之任之,一旦得到与付出不对等就容易心态失衡,自设樊篱、自我设限,把种种原因归为他人、归为组织,长此以往就容易背离初心、迷失方向,最终滑向深渊。
作为党员干部要放下“胜利者”的包袱,将心态调整到坐标原点,时刻保持头脑的清醒冷静,用唯物夜主义辩证法客观的看待取得的成绩,清楚的明白作为党员干部的庄重使命,只有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才能永葆革命者的青春。
党员干部要以平常心态对待进步,心态是比出来的。机关干部与高原戍边的官兵比,氧气很充足;与基层官兵比,艰苦程度要小。所以要始终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以理解的心态看任务,欣赏的眼光看同事,剖析的姿态看自己,耐住寂寞,沉下心思,心无旁骛地做好本职工作。 (杨鑫)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