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解用户这件事上,腾讯音乐做对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5-08-13 02:52

为什么冬天手冷要搓手?因为这样可以‘热气腾腾’。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日常生活笑话# #生活妙语#

撰文  | 文烨豪

编辑  |   王   潘

8 月 12 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公布了 2025 年第二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2025 年第二季度,腾讯音乐总收入达 84.4 亿元,同比增长 17.9%;调整后净利润为 26.4 亿元,同比增长 33.0%,延续了稳健上行的趋势。

在网络娱乐方式多种多样、用户注意力日益分散的大背景下,腾讯音乐能交出一份超预期的答卷,并非易事。不过,数据终究只是表象,比起增长本身,更值得追问的,是其背后的底层逻辑——在内容供给与平台功能之间、产品体验与用户关系之间,腾讯音乐究竟搭建起了怎样的桥梁,进而构建起自身的增长轨道、稳步向前。

坚实增长的 " 果 " 与 " 因 "

腾讯音乐整体业绩的亮眼表现,主要由在线音乐业务的持续高质量增长驱动。财报显示,2025 年第二季度,腾讯音乐在线音乐订阅收入为 43.8 亿元,同比增长 17.1%。其中,在线音乐付费用户数从去年同期的 1.17 亿,增至 1.244 亿;单个付费用户月均收入(ARPPU)从去年同期的 10.7 元提升至 11.7 元。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本季度,腾讯音乐的超级会员规模突破 1500 万,获得了对音乐有深度需求的用户们的广泛认可与信任。

这背后,是腾讯音乐在内容与平台 " 一体两翼 " 战略驱动下,对用户的持续聚焦——内容侧拓展供给,平台侧打磨体验,埋头种因的腾讯音乐,正在收获 " 结果 "。

回顾在线音乐行业的早期阶段,平台竞争的落点集中在 " 内容覆盖 ",比拼的是曲库的丰富程度。

今天,内容依然是平台的基石。在此方面,从与 The Black Label 和 H MUSIC 合作,不断丰富 K-pop 内容供给,到续约汪峰、邓紫棋等华语音乐人,并持续探索内容共创与宣推模式,再到为国内外艺人提供定制化支持,腾讯音乐正触达更多元的圈层与偏好,而内容业务的驱动力,亦在业绩中愈发显性。

与此同时,腾讯音乐亦在将 " 平台价值 " 推得更深、更广。

这并非简单的功能 " 堆砌 ",而是一场用户关系的重塑——通过持续打磨平台功能与超级会员权益,以更有趣的功能与互动玩法、更全面优质的权益内容,精准响应用户的需求。

第二季度,超级会员用户规模突破 1500 万,抵达新的里程碑。而这,不只是腾讯音乐阶段性增长的证明,更验证了其增长逻辑的有效性。这意味着,腾讯音乐在 " 连接用户 " 这件事上,正逐渐走出一条更清晰的路径。

" 声 " 的升级和创新,打动用户的第一性原理

如果将在线音乐平台的演进摊开成一条时间轴,我们会发现其始终围绕着一件事在展开——讲述人和声音之间的关系。

而强化 " 声 " 的部分,自然是遵循第一性原理的表达。

这些年,用户对声音的感知,一直在递进、升级——从 " 听见 "、" 听清 " 到 " 听出差异 "。其中,前者更多由内容层面承担,而后两者,则体现着更多乐迷对 " 声音质感 " 的诉求。值得一提的是,腾讯音乐财报中提及,高品质音质音效,正是最受超级会员欢迎的权益之一。

" 声 " 的升级与创新,看似简单,实则贯穿了技术、产品乃至硬件生态的协同。音质音效的提升,往往伴随播放硬件的迭代——耳机、音箱、编解码协议的整体进步抬高了用户的听感基线。平台想要打动用户,自然需在产品侧给出与之匹配的解答。而一路走来,腾讯音乐在音质音效层面,不断抬高着行业标尺。

比如,当下手机扬声器性能不断进化,但在实际外放场景中,音量一旦调高,便可能出现失真与频段缺失等问题,导致听感滑落。对此,酷狗音乐推出 " 一键强音 2.0" 功能,在避免破音的前提下,将外放响度推至极限,同时保持音质的清晰与饱满。

酷狗音乐近期上线的蝰蛇 HiFi 音质,路径则更加 " 硬核 " ——基于 AI 声场优化与高解析标准等技术力,使用户身临其境地感受高保真音乐的纯粹质感。此外,AI 亦被引入到合唱场景,借助多音色生成技术模拟多人合唱效果,实现用户体验的跃迁。

值得一提的是,车载音乐场景,正沿着汽车行业的整体轨迹,复刻着智能手机曾经的演化过程。

过去,车载场景更多停留在 " 能放音乐 " 的层面,而现阶段,伴随着车机系统的智能化,以及车载音响规格的内卷,用户的感知诉求,已从 " 有音乐 " 逐渐转向了 " 好音乐 "、" 好体验 "。

面对这一趋势,腾讯音乐既同吉利控股集团这样的老牌车企深度合作,亦覆盖了小米这样的造车新势力。以颇受用户喜爱的小米首款 SUV ——小米 YU7 为例,上市之初,腾讯音乐便第一时间 " 上车 ",将其一贯的高音质延伸至车内场景,回应用户对车载音乐更高的追求。

而在夯实第一性原理的同时,腾讯音乐的边界,亦在向着更 " 广 " 的维度缓缓铺开。

拓宽内容体验边界,实现用户 " 广 " 回响

对在线音乐平台而言," 声 " 固然是立足之本,但用户的期待从不止于此。毕竟,用户从来不止于 " 听众 "。

例如,在演唱会的灯光、人浪包围下," 听众 " 短暂成为了 " 观众 ";在 K 歌时,其又在小范围内变成了 " 歌手 ";而在更宽泛的场景里,有些用户则以 " 乐迷 " 的身份,投入热爱。

如何读懂这些差异,并将其稳稳接住,考验的是平台的底层功夫。

腾讯音乐显然经受住了这一考验。其超级会员服务,并不局限于 " 听 " 音乐,而是覆盖听、看、互动、收藏等更多元、全面的权益内容,让每一种连接方式皆有回响。

以韩国顶级艺人 G-DRAGON 权志龙为例,乐迷可以在腾讯音乐听到首发上线的回归专辑《Ü bermensch》、能购买到世界巡演的中国大陆官方周边,超级会员还拥有门票优先购权益——值得一提的是,财报中透露,这也是腾讯音乐首次操盘大型世界巡演,仅中国澳门站的演唱会就吸引了超 3.6 万名观众参与。

其中,数字专辑回应的是 " 拥有 " 的欲望;演唱会满足的是 " 互动 " 的渴望;门票优先购守护的是 " 在场 " 的心愿;而周边关照到的,则是在现实世界 " 珍藏留痕 " 的诉求。音乐的体验边界,被一环环向外延伸。

沿着这条路径,今年第二季度,腾讯音乐为超级会员提供林俊杰与 A-Lin 合作的《在月蚀里抱紧我》、蔡依林的《Pleasure》等数字专辑畅听权益;还与檀健次、汪苏泷等艺人合作,推出供用户收藏的系列星光卡周边等等,满足乐迷、现场党、收藏党等不同群体的偏好。

这背后,是腾讯音乐对多圈层 " 用户 " 的深度理解。

每一项权益的推出背后,都不仅仅只是 " 多做一点 ",而是腾讯音乐充分发挥好内容的多元价值,拓宽同一内容的体验形态和边界,让喜爱这一音乐内容及艺人的用户得到极致的满足。

归根结底,现阶段的腾讯音乐,正在把 " 理解用户 "," 修炼 " 为平台的基本功,通过日益丰富的内容生态,协同深耕产品创新,以高品质全方位的音乐服务,与更广泛的乐迷及音乐爱好者建立更深度的连结。

以理解构建关系,以关系反哺增长。而这,亦正是其增长确定性的来源。

微信号|TMTweb

公众号|光子星球

  别忘了扫码关注我们!

网址:在理解用户这件事上,腾讯音乐做对了什么? https://klqsh.com/news/view/145456

相关内容

2024年,腾讯音乐、网易云、汽水音乐在拼什么?
千亿暴涨后,腾讯音乐拿什么稳市?|Q2财报观察
网易云音乐“直刺”腾讯音乐,发生了什么? 平静了许久的在线音市场,风波又起。11月25日, 网易云音乐 $云音乐(09899)$ 在官方微博发布一则长图《致QQ音...
净利润大增33%!腾讯音乐发财报:付费听音乐用户愿意花更多钱
腾讯音乐
透视腾讯音乐Q2:版权十年进化史的“韧性增长”样本
网易云音乐下架部分港台歌曲,再陷版权风波后被腾讯告上法庭
腾讯音乐更新招股书:直播、K歌等社交娱乐收入超70%
腾讯携手全民K歌微软合作友唱轻娱乐元年正式开启
腾讯元宝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