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飘香 “城”载幸福——呼伦贝尔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

发布时间:2025-08-13 05:42

参加城市文化节,丰富文化生活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城市生活新鲜事# #城市日常发现#

文化飘香 “城”载幸福——呼伦贝尔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

本报记者 刘银

起笔熟练,行云流水……在近日海拉尔区正阳街道开发区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的地书文化进辖区文明实践活动中,地书爱好者们以清水为墨、用地砖为纸,或走笔游龙或恣意奔放,挥毫泼墨间,《国泰民安》《祝寿词》等一幅幅苍劲有力的作品“跃然地上”,让围观居民赞叹不已。

城市的文明,不仅体现在“面子”,更存在于“里子”,植根于文化。漫步呼伦贝尔大地,无论是歌舞剧院、文化广场、农家小院,还是中小学校、机关单位等,都能看到生动热烈的群众文化活动场面。近年来,呼伦贝尔市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培育示范典型,加强品牌建设,以文化底蕴润泽城市文明,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做好文化大餐 精品纷呈百花开

时而悠扬柔美、时而动感绚丽,炫彩闪烁的灯光、美轮美奂的舞美……广场舞作品《森林中的考考乐》极具艺术性和观赏性,以舞蹈形式展现了民族文化的魅力和百姓幸福生活的风貌,荣获国家文旅部第十九届广场舞类群星奖,是呼伦贝尔市首次获此殊荣,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获奖作品。

“跳广场舞既可以强身健体、舒缓压力,还能增进舞者彼此间的交流,而且学习跳《森林中的考考乐》这支广场舞,还能在舞蹈中进一步了解鄂温克族文化,一举多得。”市民王女士开心地告诉记者。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持续开展文艺创作和系列展示展演展播活动,讲好“呼伦贝尔故事”,传播好“呼伦贝尔声音”。呼伦贝尔市艺术剧院创作的歌曲《男儿有泪不轻言》在内蒙古军区第九次党代会“北疆卫士心向党”汇报演出中荣获演唱类一等奖;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乌兰牧骑在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乌兰牧骑艺术节上,荣获 “团体金奖”及女群舞《鸟之语》创作奖一等奖、表演奖一等奖;根河市乌兰牧骑舞蹈《使鹿部·伊堪》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呼伦贝尔市艺术剧院“哈萨日组合”再次走进央视,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频道《环球综艺秀》栏目录制;呼伦贝尔市文化馆荣获“唱响北疆”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届群众歌咏比赛二等奖;“舞动北疆”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广场舞大赛二等奖。各旗市区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动,如扎兰屯市的秧歌展演活动、阿荣旗的朝鲜族春节民俗体验游等。

注重百姓需求 文化育人细无声

看演出、听名曲、观展览,已愈发成为呼伦贝尔市民热衷的精神文化生活。日前,在呼伦贝尔市文化馆内已展出百余天的中国油画名家主题作品展,仍有不少市民慕名而来一睹油画艺术的魅力。“多看些油画名家的作品多好啊!陶冶一下性情嘛!”市民王阿姨说,她就住在附近的小区,一有展览就进来逛逛。

呼伦贝尔市目前已建15家文化馆、15家公共图书馆、1家美术馆、141家苏木乡镇(街道办事处)文化站、1114家嘎查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今年前三季全市文化馆(站)、图书馆和美术馆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共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2000余场,服务总人次达396.4万人次。同时,充分利用中华传统佳节时间节点,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元旦、春节、正月十五期间开展文艺演出、灯谜灯会、冰雪雕展、电影展播、全民阅读等群众文化活动163场。涌现出启航新征程·幸福中国年呼伦贝尔2023年“我在草原过大年”村晚展播、寻味·非遗中的呼伦贝尔大雪原美食文化展、品年味·乐新春——春节线上直播等精品文化活动。其中,村晚展播分别在国家公共文化云、自治区公共文化云、今日头条和呼伦贝尔市文化馆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展播,浏览量达23万人次。“五一”假期,开展呼伦贝尔春季游园会暨“阅享新时代”文化大集、非遗手工制作培训、“箱”约春日文化大集等文化活动34场,参与人次达35.98万。启动呼伦贝尔市“阅享新时代”全民阅读季暨4·23世界读书日主题文化活动,全市15所公共图书馆、11个“15分钟文化惠民圈”示范试点、60个公共文化基层服务点、1081家草原书屋共同参与,在6个月时间中开展200余场全民阅读主题文化活动。

推进数字赋能 在指尖上品文化

足不出户便可欣赏戏曲音乐会、感受非遗魅力······呼伦贝尔市注重数字赋能,满足百姓数字化文化服务需求,扎实推进“15分钟文化惠民圈”项目建设,着力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以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提出“15分钟服务圈+文化惠民综合体+文化服务团(队)”三位一体建设思路。以“2+5+10+N”为建设模式,在室内外空间区域,覆盖文化专业场馆、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交通枢纽、城市书房、旅游服务5场所;实现十个标准化配置,即一标(特定标识系统)、一端(文旅资讯智能e点通)、一屏(终端交互屏)、一架(文旅宣传资料架)、一包(文化资源包)、一栏(宣传展示栏)、一标准(技术建设及服务标准)、一队(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一规(管理规章制度)、一历(活动日历);实现“N融合”“N创新”。构建以“15分钟文化惠民圈”为服务空间、“文化惠民综合体”为服务落脚点、“10个一标准配置”为服务支撑的建设格局。

统筹资金1100万元,在中心城区建设11个示范试点,创模式、建标准,示范引领。打造机场阅读角,配备内设195册纸质图书的自动借阅机和汇集16个门类近500本电子图书的有声听书墙,从小切口入手倡导爱阅读的社会新风尚;建设伊敏河文化休闲长廊,打造红色主题广场、国粹苑、书香四溢红旗书吧,随处扫码听歌、听书,浓郁的艺术气息和人文氛围使伊敏河畔成为网红打卡地;增设“非遗文创基地直播间”,非遗传承人讲解呼伦贝尔特色非遗项目并尝试线上展销;研发在手机移动端可实现的全市文化活动查询、预约、购票、场馆导航等便捷服务的“呼伦贝尔文化旅游惠民活动日历”,让百姓“一历”在手即可实时了解呼伦贝尔市文旅活动讯息。

以文化浸润文明,让文明涵养幸福。如今在呼伦贝尔,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将文明融入城市肌理,如春风化雨般沁润百姓心田,不断引领着社会风尚,提升着这座城市的幸福指数和文明内涵。

网址:文化飘香 “城”载幸福——呼伦贝尔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 https://klqsh.com/news/view/145928

相关内容

城市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生活,增进居民幸福感!
文化悦民,文化惠民,城关街道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生活
市文旅局:打造三大文化活动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东郎文创市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艺术为城市添彩:多样艺术空间 丰富文化生活
茂名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群众生活多姿多彩
我市文化惠民工程多点开花 点亮群众文化生活
城市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乡镇基层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点亮群众幸福生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