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哲学层面探讨幸福
《幸福的悖论》:探讨现代生活哲学与幸福感的关系 #生活知识# #家居生活# #居家生活哲学# #生活哲学书籍#
从哲学层面来谈论幸福,人的幸福感是随着希望的变化而变化的。人们的期待提高了,而能力没有相应提高的话,幸福指数一定会降低;在人的期待不变的情况下,能力创造性越高,可能获得的幸福感受、幸福指数会更大。有这样一个公式:幸福指数等于能力除以希望。这个公式提示我们可以通过提升能力来扩大幸福指数,但前提是期望值不变。但是当能力已经达到某个确定的水平时,通过降低期望、调整心态同样可以让幸福感获得提升。
幸福是在比较中实现的。幸福诚然是个体的主观感受,但是它无不在与外界的环境对接中呈现出来。幸福不是冥思苦想,不是纯粹的向内诉求,而要指向外在的关联。这个关联可能是我们和不同人之间的比较,不同生存境遇之间的比较,不同利益诉求的比较。幸福和不幸福就像两股绳索一样,在对比当中我们可能感到幸福。不幸福从某种意义上会折射或者映射人们对幸福的另外一种感受。
今天我们讨论幸福问题基于这样几个诉求:
第一,当今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妨碍人们达成社会共识。一定的社会差距有一定的活力,但过大的贫富差距会动摇走向未来的社会共识。当一个社会共识力量被涣散掉以后,未来中国的发展会失去方向感。
第二,改革开放三十年人们的需求层次提升了。当物质需求得到一定满足的时候,人们会转向精神层面的追求。需求层次日益提升,可能呈现多样化的社会追求态势,需求能被满足的标准也相应提高。在需求层次提升过程中,人们的欲望、期望被抬高了,幸福感注定下降。
第三,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从某种意义上也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中国三十年高速发展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国家提出又好又快的发展,老百姓常说“慢功出细活”。快和好往往是一对矛盾,“快”会带来资源的短缺,竞争的加剧。
第四,中国正在面临社会转型,而社会转型带来价值的裂变和表现的多样化,这也意味着人们对社会生活的多样选择,同时带来价值认同的危机,进一步导致人们心理焦虑。这是层次递进关系:社会转型—价值裂变—认同危机—心理焦虑,方方面面的压力直接影响和降低人民幸福感。
网址:从哲学层面探讨幸福 https://klqsh.com/news/view/146231
相关内容
叔本华哲学智慧:从幸福到孤独的深入探讨哲学家那些关于幸福的哲学
哲学中的幸福三个维度
幸福的多面性和简单哲学
探寻快乐与幸福的真谛:陈嘉映的良好生活哲学
幸福哲学:从古至今的幸福定义
五位哲学家对幸福的定义
《罗素论幸福》:哲学大师罗素带领我们探寻幸福的真谛
哲学上的幸福是什么
生活哲学的深刻探讨:揭示生活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