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探索推动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 提升城市软实力 让公共文化设施更好服务市民需求

发布时间:2025-08-13 11:15

高质量的公共讲座能提升居民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 #生活乐趣# #生活质量# #文化生活# #公共讲座#

  记者 舒抒

  今年8月,徐汇区政协委员、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梁山来到徐家汇书院,发现工作日下午,书院里依旧人头攒动,而且有不少年轻的面孔。他好奇询问了几位读者,有的人是来换个环境办公,有的人旅游路过这里,也有人因为工作、家庭等原因来到书院,想寻求一片安宁。

  “图书馆、美术馆、剧场这些公共文化空间,其实是社会的减压阀,让人们暂时把身上的压力卸载掉一些。”在日前举行的徐汇区政协双月协商会上,梁山讲述了这份新鲜经历,也引出了如何平衡公共文化服务与市场化收益、如何为人们造就“松弛感”,从而提升城市软实力的思考与探讨。

  徐汇区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已超过40万平方米,包括覆盖13个街镇的公共图书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生活盒子”,武康路旅游咨询中心等19个文旅融合公共服务点位、22家“汇悦读”灯塔书房、11家美术馆,还有徐家汇源等4A级旅游景区。

  但丰富多元的载体也需要系统性的运营和推陈出新的内容。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人民出版社《理财周刊》副总编辑黄罗维建议,通过特定的物件、标识和景观塑造等城市微更新手法,让徐汇街区更具海派韵味。同时打造主题性的夜文化项目,如海派文化沙龙、夜间读书俱乐部等,让更多“夜文化”设施亮起来。

  今夏,“City walk(城市漫游)”和“特种兵式旅游”引爆互联网,不花钱、少花钱饱览一座城市成为互联网“新梗”。上海趣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陈玉林注意到,这些新现象背后,蕴藏了当下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对公共文旅消费的新需求。他建议,徐汇区可率先探索通过虚拟场景、虚拟导览、虚拟展示、数字消费等方式,示范性地打造一批数字体验文创,让实体的公共文旅体验与数字交互相结合,在线上线下沉浸式地推动文旅消费,打破传统的旅游经济瓶颈。

  上海启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裁姚楠以徐汇为样本梳理区域内公共文化设施后发现,徐汇的公共文化设施数量高于上海平均水平,但是远低于纽约、巴黎、伦敦等国际大都市,并且存在分布不够均衡的情况。她建议,徐汇可在中心城区率先探索公共文化设施的优质均衡建设,重点向华泾、长桥、凌云等南部地区倾斜。在此过程中,可根据居民需求升级社区文化中心配置,设置包括老年助餐室、长者照护之家、晚自习教室、敞开式书吧、户外儿童游乐设施等满足不同年龄段需求的空间。

  对此,徐汇区文旅局回应,下一步将利用社区“生活盒子”,结合更多社区闲置空间、社区微更新等资源和方式,将腾挪出的街边、街角、道路与公共文化空间结合,同步引入来自企业、园区、商业载体和公益等方面的资源,与市民的公共文化需求实现更好对接。

网址:徐汇探索推动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 提升城市软实力 让公共文化设施更好服务市民需求 https://klqsh.com/news/view/147823

相关内容

让历史文化“软实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公共文化服务:让生活更有质感和温度
以公共文化服务点亮美好生活(人民时评)
优布局 提效能 强保障 以城市生活品质提升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
厦门集美打造“美好生活”品牌 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厦门集美:打造“美好生活”品牌 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江海区深化党建引领 提升社区服务力 增强居民幸福感
淇县:持续优化民生服务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上海文化馆服务宣传周启动,为市民提供近2000项活动
2025“文化有约”推出30门精彩惠民公益课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