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大学生理财行为及其建议
《行为金融学》- 从行为角度解析投资决策 #生活技巧# #理财投资建议# #理财书籍#
前言
随着全民理财意识普及,学会理财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安身立命的客观需要。但大学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挑选纷繁复杂的理财产品还可能会占用大学生的学习时间。
(一)跟风从众者占多数
大学生理财渠道多样化,但手机互联网金融理财是主要渠道。同时,大学生的理财意识主要受家庭、学校以及周边人的影响。
总体而言,大学生中参与理财的人数较多且对理财的意愿较强,然而不可忽视的是跟风和从众情形在大学生中仍然存在。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的理财目的主要着眼于短期的消费需求,如学费、应酬与旅游等,处理理财收益也缺乏长远的规划。
笔者认为上述问题有两方面的原因:方面是大学生掌握的理财知识不够充分,理财能力不高;另方面,大学生未形成可持续的理财观念,理性理财的意识有待提高。
(二)理财知识欠缺
许多大学生理财资金来源为父母赞助。而对于以贷款或信用卡为资金主要来源的大学生,防范理财风险尤为重要,尤其是近几年“校园贷”“平台贷”等非法金融渗透到校园,给很多不具备贷款能力和资质的大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此外,大学生理财的动机和理财收益的运用缺少规划性,可持续的理财观念有待进一步树立。
(三)风险承受力较低
调查显示,四川工商学院眉山校区参与问卷的大学生对理财机构的风险揭示满意度不高,所能接受的理财风险较低。大学生购买理财产品时最关心理财产品可能存在的风险,其次是理财产品的收益问题。
大学生预期的理财产品的特征是易进入、风险低、4%-8%的理财收益、低于一年的理财期限。个人隐私泄露,理财机构片面吹捧理财收益、弱化理财风险及理财收益不符合预期等是大学生对理财机构或理财产品的不满意之处。
第一,学校应重视理财课程的设置,高度重视其对培养大学生理财能力的重要性。针对未开设理财课程的学院和专业,可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开设理财课程,同时注意课程内容的实际性和易懂性,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丰富其理财知识。尽量早地将理财教育纳入学生培养方案中。
对于已开设理财课程的学院和专业,则需进一步提高课程质量,适当增加实操练习,例如证券模拟大赛、保险投保、存单存款策略以及期权期货的平开仓等模拟实践活动。
第二,鼓励营造合理健康的理财氛围,重视大学生的理财知识培训。学校可定期举办金融理财讲座,传递前沿理财信息。也可组织理财类比赛,以赛促学,提高学生对理财市场的辨析力,以便较为全面地了解理财市场并掌握基本理财能力。
第三,大学生在学好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应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各种理财讲座或培训,在实践中提高理财水平,时刻关注理财动态,维系理财热情,逐步增强辨别理财产品的收益与风险能力。
理财收益与风险相伴而生,这要求大学生在清醒认识和客观评价自身情况的同时,选择与自己风险偏好相符的理财产品。大学生要懂得管控理财风险,“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树立科学、健康、可持续的理财观念。
结语
金融监管部门应定期对不合法贷款展开调查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同时加强对与理财相关的金融风险的规避使大学生的理财在风险可粹的环境中进行。
举报/反馈
网址:深度解析大学生理财行为及其建议 https://klqsh.com/news/view/150912
相关内容
大学宿舍关系维护及生活建议全解析心理学专业深度解析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分析及对策
音乐艺考专业深度解析与报考建议
十二星座深度解读:性格、运势与生活建议
AI给出的理财建议靠不靠谱?记者测试 专家分析
关于理财三大建议有哪些?
改变人生的理财建议
小家庭投资理财的十大技巧大解析
家庭理财4个建议怎么写 家庭理财建议规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