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我的人生导师
成为别人的导师,也是自我成长的一部分。 #生活知识# #生活哲学# #人生导师#
我出生在四川隆昌的一个小乡村,那里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故乡的山水不仅滋养了我的身体,更在我的心灵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从孩提时代起,我就意识到我们家的不同寻常——由于父亲身体欠佳,繁重的农活和琐碎的家务几乎全部落在了母亲的肩上。母亲,这位外表柔弱的女子,用她勤劳的双手支撑起了我们整个家庭。她的坚毅的品格,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田。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忙碌的。她不仅要照顾体弱的父亲,还要耕种几亩薄田,维持生计。每天,当晨雾还未散去,母亲就已经在田间劳作了。晚上,当我和弟弟已经进入梦乡,她还在灯下缝补衣物,准备第二天的农活。
每逢农忙时节,母亲那忙碌的身影便成为田间地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当天边还未初露曙色,她就已起床,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在炎炎烈日下,她挥汗如雨,但那双勤劳的手却从未停歇。晚上,当我们一家都沉浸在梦乡时,那“嘭嘭”的打麦声仍在夜空中回荡,就像是母亲为生活而奏响的奋斗乐章。
我小时候常常会天真地问母亲:“妈妈,你累不累?”她总是以微笑作为回答,轻轻地摇头,仿佛劳累对她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但我能感受到那笑容背后所隐藏的艰辛与不易。于是,小小的我便开始学着主动为妈妈分担重任,每天放学回家,我都会主动做家务,切猪草、洗衣做饭。因为需要每天回家做饭,我成为我们班最早戴上手表的人,以确保自己能够准时完成家务并返回学校。
母亲的坚毅与勤劳深深地影响了我,她用行动教会了我责任与担当。每当我面临挑战时,我都会想起母亲那坚毅的眼神和勤劳的身影,激励着自己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爷爷奶奶的形象并不清晰。在爸爸很小的时候,奶奶便去世了,而爷爷后来又娶了新妻子。因此,爷爷与我们家的关系并不亲密。每当逢年过节,爷爷总是把好吃的、好玩的留给叔叔的孩子们,而我和弟弟只能站在一旁,羡慕地看着他们欢笑。那时候的我,心里总是充满了不解和失落。面对爷爷的偏爱,母亲总是默默地牵起我们的手,带我们回到那个虽然简陋但充满爱的家。她会用家里有限的食材,烹饪出各式各样的美味,以此慰藉我们幼小的心灵,化解我们对堂弟堂妹的羡慕和对爷爷的埋怨。在母亲的呵护下,我们逐渐学会了理解和包容。
然而,当爷爷病重、双腿肿胀到无法行走时,那些平时受到爷爷偏爱的叔叔们,却没人愿意照顾他。母亲得知后,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主动把爷爷接到了我们家,并悉心照料。我记得那段时间,母亲的身影总是在忙碌中穿梭。她为爷爷准备药物,照顾他,同时还要兼顾繁重的家务和一日三餐。听闻有一种草药对消肿有显著效果,母亲便不辞辛劳地去寻找。每天,她都会用那种草药熬水给爷爷泡脚,希望能够缓解他的痛苦。
这时,在泸州的舅公刚好到隆昌来看我们,带来了一些珍贵的汤圆粉。在那个年代,这可是稀罕物。我原本以为我们可以一起尝尝这美味,但母亲却用它做了汤圆,每天早上全都端给了病床上的爷爷。我和弟弟只能在一旁看着,心中的失落难以言表。但母亲却轻声对我们说:“爷爷身体不好,好东西应该先给长辈,你们以后长大了,吃的机会多。”我和弟弟虽然没有吃到汤圆,但看到了母亲的善良和无私。
还记得有一次,爸爸突然接到一个从内江打来的电话,告知我们大伯因胆结石住院,急需治疗。对于当时的农村家庭来说,胆结石的治疗费用简直是天文数字。由于大伯一直独身未婚,医院只能联系到我们。
爸爸立刻把这件事告诉了爷爷奶奶和叔叔们,希望他们能伸出援手。但出乎意料的是,他们都选择了沉默和回避,没有人愿意承担这份责任。爸爸想到自己的亲兄弟躺在病床上,却无能为力,只能独自一人默默垂泪。
尽管平时大伯买的好东西都送给了爷爷奶奶和叔叔们,而我们因为家境贫寒从未得到他的理会,但在这个关键时刻,母亲再次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她看到爸爸伤心无助的样子后,第二天就带我坐上了前往内江的汽车去医院看望大伯,并决定亲自照顾他。
面对高昂的医疗费,母亲没有退缩。她带着我到大伯工作的社区,挨家挨户地敲门借钱。大家虽然都不富裕,但都被妈妈的诚意打动,纷纷伸出援手。就这样,大家一点点凑齐了大伯的治疗费用。
缴纳了医疗费后,妈妈又忙着安排大伯的住院事宜。一切都安排妥当后,她才松了一口气。但她知道,这些钱是借来的,必须尽快还清。于是,她又带着我匆匆赶回家,向村里的乡亲们借钱来还给内江的叔叔阿姨们。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亲情的复杂性,同时也感受到了邻里的温暖。在困难时刻,愿意伸出援手的人往往不一定是血缘关系最近的人,反而是那些平时看似普通但心怀善意的人。这让我重新审视了人际关系中的真挚与冷漠。母亲的勇敢和担当精神更让我对她充满敬意,她用自己的行动教会了我什么是真正的亲情和责任。
母亲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她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因此总是叮嘱我们要好好学习,以免重蹈她的覆辙,饱受没有文化的苦楚。我清楚记得,有一次,我和弟弟因贪玩竟然逃学,与同学们嬉戏了一整天。夜幕降临,我们怀着忐忑的心情回家,远远就看见母亲站在门口,脸上笼罩着阴云。她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让我们跪在板凳上,整整一个小时。那一刻,时间仿佛停滞了,每一秒都充满了煎熬。那次惩罚,如同一记重锤,深深地敲打在我的心头。从那以后,我对待学业再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因为我不想再让母亲失望,更不想重蹈她没有文化的覆辙。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逐渐长大,生活的选择题也日渐增多。当我顺利考上高中时,家里的经济状况却成为我继续求学的拦路虎。亲戚们都认为,作为女孩子,我应该像表姐们一样,选择出去打工补贴家用,或者读个中专尽快工作。然而,学校的老师却坚定地鼓励我继续攻读高中,向大学迈进。那时的我,心中充满了迷茫和彷徨,不知该如何抉择。
这个时候,母亲坚定地站在了我的身边,给予了我无尽的鼓励和支持。她说:“只要你考得上,砸锅卖铁也要供你读书。你能读到什么程度,我就供你到什么时候。”母亲的话让我瞬间泪目,也让我更加坚定了继续求学的决心。在母亲的殷切期望和鼓励下,我更加努力地学习,倍加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我深知,这是母亲对我的深深期望,也是她为我付出的巨大牺牲。
后来,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虽然我的高考分数远超重本线,但是我却选择了一年学费只有一千元且有补贴的农业大学,老师和同学们都纷纷劝我,但是我坚信,只要自己努力,无论身处何地,我都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在大学四年的时光里,我凭借自己的勤工俭学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没有让家里承担一分钱的学费。同时,我还一直担任校学生会干部,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我创立的院文学社和创办的院刊至今仍在学校延续。每年,我都以出色的成绩荣获一等奖学金,并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和省优秀毕业生。
除了对我们的教育和支持外,母亲在处理与长辈和朋友的关系时也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每当村里有人遇到困难时,她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给予帮助。她的善良和热心肠也让我们这个小家庭在村里赢得了很好的口碑和声望。在面对处理和别人的关系时,她总是告诉我将心比心。
如今,我已离开乡村,踏入繁华的城市,开始了新的打拼生活。然而,无论我身在何处,母亲的谆谆教诲和那深沉如海的母爱,始终深深刻印在我的心灵深处。每当我迷茫或疲惫时,那些教诲和那份爱就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给我无尽的温暖和力量。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现在的我,有幸成为了一所学校的创建者。这所学校,不仅是我教育理念的实践地,更是我传递母亲那份无私之爱的平台。我深知,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对孩子们心灵的滋养和品格的塑造。因此,我将竭尽全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诠释和传递那份源自母亲、温暖如春的爱。
(作者系重庆两江新区华师中旭学校党支部书记)
网址:母亲,我的人生导师 https://klqsh.com/news/view/156959
相关内容
我的人生导师作文人生旅途中的三大导师:父母、老师与贵人
我的人生导师——书籍
人生导师
我们的人生导师
我,木叶的人生导师
母亲的过度保护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果然,父母才是孩子一生中最好的导师
四合院里的人生导师
再读《人生》,我想:德顺爷爷是高加林的人生导师,也是你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