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发布时间:2025-08-16 10:36

拍摄日常生活中的情绪,如喜悦、思考、疲倦等,真实呈现自我。 #生活乐趣# #生活日常# #日常生活摄影# #日常行为抓拍#

内容简介

播报

编辑

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戈夫曼将戏剧比拟引入社会学分析,深入研究日常生活中人们面对面的具体互动细节,并运用戏剧舞台的特有语言,描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活动。 [3]

戈夫曼所关注的是一个个体或群体在与他人互动过程中应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和技术使得他人产生行动者所期望出现的印象。他将个体和群体在他人面前努力产生并维护理想印象的过程比作一种戏剧表演,并用一种戏剧学的术语分析了个体(单人剧班)和群体(特指剧班)的各种技术。 [4]

作品目录

播报

编辑

引言

第一章表演

相信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前台

戏剧实现

理想化

表达控制的维持

误传

神秘化

真实与人为

第二章剧班

——

第三章区域与区域行为

——

第四章不协调的角色

——

第五章角色外的沟通

缺席对待

上演闲谈

剧班共谋

再合作的行为

第六章印象管理艺术

防卫性的品质和措施

保护性措施

有关乖巧的乖巧

第七章结束语

框架

分析的背景

人格——互动——社会

比较与研究

扮演角色传达着自我印象

舞台表演与自我 [1]

创作背景

播报

编辑

欧文·戈夫曼将兰岛作为观察地点,通过社区生活发现,在最近四五年中,岛上一对佃农出身的已婚夫妇开设并经营着一家观光旅社。一开始,主人只是被迫搁置自己原先的生活观,而在旅馆中提供全套的中产阶级的礼仪和服务方式。但到了后来,看来经营者们对他们所呈现的表演已不是那么玩世不恭了。他们自身开始成为中产阶级,并且愈来愈倾心于顾客所赋予他们的自我。后来,欧文·戈夫曼又在军队的新兵中可以发现另一个例证。新兵最初只是为了避免受体罚而遵守军规的,后来却变成为了不给他的部队丢脸,并得到长官与战友的尊重而遵守军队纪律。在这些观察的基础上,欧文·戈夫曼创作出了《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5]

作品思想

播报

编辑

戈夫曼的理论被称为”戏剧论”,因为他把人们的活动比作剧场上的演出,从戏剧的角度研究社会互动。与此同时,戈夫曼认为,人们在日常生活的表演中,非常关心并试图控制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如通过语言、姿态、手势等表现来使他人形成自己所希望的印象,这个过程叫印象管理,它有专门的技术。戈夫曼声称他的著作是研究这些专门技术的,故他的理论也称“印象管理理论”。

戈夫曼根据人际互动发生的场合,将互动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社会设施”内发生的,即有界限的、经常的、持续的互动;另一类是没有界限的,临时的互动,如人们在街头的邂逅相逢。在这本书中,集中研究了在社会设施内发生的互动。他把社会设施比作一个舞台,每个人在舞台上的表现都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行为者相对容易控制的表现,另一部分是行为者无意的流露,当这两部分表现发生不一致时,人们往往以无意流露的行为的意义为基准形成行为者的印象。戈夫曼强调的表演主要指后一部分的表现以及对这部分表现加以控制的技巧。通过控制无意流露的行为以使对方产生我们希望他产生的印象,这就是印象管理;印象管理的目标是使双方的互动维持下去。因此作为“印象管理“的表演,在社会互动中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戈夫曼在表演一章中谈及的误解表演,神秘化表演,理想化表演等都是日常人际互动中最常见的一些表现。

“剧班”或译成剧组是与个体表演者相对的、由两个以上的个体共同组成的另一基本表演单位,作为印象管理的对象剧班表演化个体表演更有价值。成功的印象管理需要整个剧班进行合作,剧班成员相互依赖,他们共同拥有并保守一旦泄露便会断送表演的秘密。在观众面前,正常的剧班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剧班”这章谈的是如何做好剧班的印象管理。

“区域与区域行为”这一章讲的是前台和后台这两个不同区域的特点,在不同区域表演者的行为特征及相互关系。前台是指表演场合;后台是相对于前台而言,演员在后台为前台表演作准备,掩盖那些不能表现于前台的东西,并得到休息。在日常生活中,后台并不是一个固定地点,而只是相对于表演场合而言,例如相对于饭店而言,厨师回到家里便是退入了后台;在家里夫妻吵嘴是正常的,但如果来了客人,这个后台就立即变成了前台,夫妻就得协调一致,共同表演给客人看。戈夫曼特别指出人们从后台进入前台那一瞬间是如何转变的,这是社会学尤其应注意的。

“不协调角色”指的是各种“准”表演者。表演剧班为演好一场戏,一般都守有一定的秘密。协助表演的准表演者都多少知道这些秘密,但他既不是表演者,也不是观众或旁观者。例如某人假扮顾客抢购商品但事实上却是卖方有意安排的;再如”无足轻重的角色”象仆人,他虽不属于主人的剧班成员,但主人也不把他看成观众,他便能获得许多秘密。因此要作好印象管理,就不能不对这些准表演者加以注意。

角色外的沟通是指,当两个剧班互动时,各个剧班成员在他们分担的正式角色之外所进行的私下沟通和表演。正如个体表演无论怎么加以控制,总会有些需要对方谅解的“流露”一样,剧班之间的互动也是在一种“君子协定”下进行的。因而在君子协定背后,总存在着许多潜在的暗中交往和表演。如果这种交往和表演以公开方式进行就会破坏协调一致的互动,所以必须加以有效的管理。在这一章中,戈夫曼列举了四类角色外沟通,即”缺席对待”、“上演闲谈”、“剧班共谋”和“再合作行为”。实际上,角色外沟通表明:表演者所维持的表演只是,而且仅仅只是一种表演罢了”。

最后,在“印象控制的艺术”这章中,戈夫曼陈述了控制印象的一些注意事项,譬如防止观众闯入后台;防止遗漏台词;防止表演中不守纪律的现象等等,以及相应的具体手段,如采取保护性措施,使演员忠实于表现;严格维护演出秩序,控制表情和态度,选择合适的剧班成员,限制观众数目和选择表演时机等。这些事项和措施在控制印象过程中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6]

作品影响

播报

编辑

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所开创的“拟剧分析”理论不但突破了社会互动分析的旧有模式,而且丰富了社会心理学和微观社会学的研究。 [2]

出版信息

播报

编辑

出版年时间

中文名

译者

出版社

ISBN

1989年6月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黄爱华,冯钢

浙江人民出版社

7-213-00364-X [1]

2008年4月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冯钢

北京大学出版社

978-7-301-13590-7 [7]

作者简介

播报

编辑

欧文·戈夫曼(1922—1982年),美国社会学家,符号互动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首创社会学中的拟剧分析。戈夫曼1922年出生于加拿大的曼维尔,是20世纪前开始的俄罗斯向加拿大移民潮中乌克兰人的后裔。1945年获多伦多大学社会学和人类学学士学位,后移居美国,就读于芝加哥大学,1953年获社会学博士学位。1962—1968年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教授,1969—1982年任宾夕法尼亚大学本杰明·富兰克林人类学与社会学教授。1981—1982任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 [2]

网址: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https://klqsh.com/news/view/157642

相关内容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现“自娱自乐”?探索自我调节的艺术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强化自我价值感?
探索日常生活中的快乐小事,让自己更幸福
在日常生活中小发现的乐趣
瑜伽日常的挑战与快乐:从生活态度到自我实现
日常生活中的美学发现:从衣食住行到行走的艺术
发现心流:日常生活中的最优体验
知足常乐:日常生活中的幸福之道
《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学生发展》 (来自热书发现系统)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