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即生活,说走就走
旅行生活体验:如何规划一次说走就走的自驾游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旅行生活体验# #本地生活资讯#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到来,旅游活动作为一种普遍化的社会实践紧密嵌入日常生活之中。不仅旅游频次、规模和影响日益扩大,而且旅游与日常生活二者间的差异和对立也日渐模糊。一方面,旅游成为时空流动与其他各类流动形式交织在一起的常态化实践,成为一种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日常的生活方式本身也成为重要旅游吸引物,如民宿作为备受青睐的旅游产品,其核心竞争力之一便是对主人生活方式的呈现和对客人生活方式的再造。
早在2003年就有旅游学者指出“旅游是生活的要素”,如今看来,彼时“不可思议的事情”已经成为现实。2019年中国的国内旅游人均年出游超4次。从休闲度假、旅游过年到旅行结婚、旅居养老等,旅游与日常生活越来越重叠在一起,像柴米油盐一样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和基本选项。甚至,旅游无处不在,弥散于社会生活的不同情境之中,旅游者广泛融入城乡的公共空间。“超域性”的旅游场被重塑,旅游世界和日常生活世界在长期分割后重组为“融空间”。旅游世界不再是日常生活世界的对立面,而成为其延伸,乃至其本身。
“旅游即生活”,意味着旅游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甚至对某些人群来说,居家日常生活才是非常态的,“在路上”和“在彼处”取而代之成为常态。“旅游即生活”,也意味着旅游关系着一个人能否“有质量地活着”。这一点在老年群体旅游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随着人口老龄化成为突出的社会现象,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面临巨大挑战。“有质量”在此并非生活/身份的等级化问题,而关乎生命权和生命尊严问题。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增长和老年人消费观念的转变,银发群体正在成为旅游消费的主体。旅游和异地康养成为众多老年人的生活常态,是其获得归属感、充实感、成就感以及自我生理和心理重建等价值体验的路径。此外,旅游体验不仅存在于旅游全过程,更与人的生命过程具有共在性。因此,旅游呼唤的是一种具有人文情怀和伦理价值高度的理想生活和生命状态。在此意义上,“人的一生就是一段旅程”。
2015年,一位河南中学教师的10字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激起全社会的热议和共鸣,表达的正是社会公众对于旅游所蕴含的自由与远方的渴望。在观念层面,“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是社会大众寻找自我主体性位置的一种重要表征;在制度层面,随着带薪休假制度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完善和推广实施,旅游已成为社会福利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这意味着在“旅游中国”语境下,旅游权成为公众积极争取和实践的一种社会权利。
旅游不只是公众表达主体性和权利诉求的活动,旅游过程提供了一种具有深层次教育性和塑造性的召唤结构,有助于国家和社会塑造高素质的新公民主体。一者,任何旅游活动对参与者都有规制,比如旅游设施的合理使用、文明旅游规范的遵守等。在旅游中对自我观念、行为的不断调适也促使旅游者从“不自觉之游”迈向“自觉之游”,不断提升主体意识和深度文化体验。再者,中外研究均表明,旅游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17世纪欧洲的壮游(Grand Tour),还是当下流行的研学旅行、修学旅游等,在异地的所见所闻所遇使旅游者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对知识的获得并非旅游之于人教育意义的全部,旅游还能陶冶身心。尽管旅游给人带来的变化有差异,但旅游潜移默化之中能引导旅游者的个人成长和改变。如在志愿旅游或者公益旅游中,旅游帮助旅游者实现包括自我认知、人际交往、忍耐力、自信和自我满足在内的更为广义的个人发展目标;在背包旅游中,背包客通过旅游能够感知到能力、技能、情感、世界观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积极变化。
旅游过程除了对旅游者主体性的塑造与提升,还由于其流动性、互动性和阈限性特征,体现出鲜明的“主体间性”,促进主体间关系的调适与平衡。旅游对推动主体平等与互动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儿童、中青年、老年等不同年龄层群体的多样化消费需求提供了选择和满足,对促进社会性别的平等发展也有着积极意义。中国传统的父权观念对女性的社会角色有着太多的性别规制,而“大妈”这一在传统中国社会中被禁锢得最为彻底的中年女性群体,如今却成为在旅游中得到最彻底释放的代表:在各景点都可以看到“大妈”群体在自信地拍照;朋友圈中活跃着她们的旅行分享;出行时她们可以选择闺蜜游而非家庭游。以上行为极大地区别于传统妇女对上照顾父母、对内照顾丈夫、对下照顾子女等固有的社会角色。放下性别束缚、身份束缚的她们,从容塑造着更为真实的自我,成为“旅游中国”的一道亮丽风景。
摘编自““旅游中国”:四十年旅游发展与当代社会变迁“,载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孙九霞 李菲 王学基。
举报/反馈
网址:旅游即生活,说走就走 https://klqsh.com/news/view/158986
相关内容
说走就走,旅行让生活更美好旅行的意义:一次说走就走的国内游
常州自驾游:远离喧嚣,享受说走就走的旅行乐趣
如何让「说走就走的旅行」更有价值——《旅行的艺术》读书笔记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途中,有什么糗事和搞笑的经历
出去走走放松心情的说说(精选380句)
户外探险不能“说走就走”
走出来的健康!市文广旅游局徒步活动激发工作新活力
走近乡村游:感受“文旅+”带来的田园魅力
旅行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