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单2》冠军内定?这结局比我精神状态还离谱
冠军是翟佳宁?弹幕当场裂开。
常规赛里他段子温吞,决赛却靠“沪漂租房”翻盘,观众席尖叫,屏幕外问号。
最大争议点:实力不匹配。
有人翻出旧账——他年初公开说唐香玉“名气大于实力”,唐香玉回怼“同行互踩”。
路人缘再掉一格:段子被指优越感溢出,热梗拼贴,像把微博热搜串成脱口秀。
偏偏评委吃这套,现场灯牌全亮。
于是弹幕分两派:
“他模仿李诞口误确实好笑。”
“好笑就能拿冠军?那我去抄段子也能上。”
吵到深夜,大家发现更尴尬的事:节目组的评判标准像橡皮筋。
同一期里,女演员讲原生家庭,评委说“太沉重”;男演员讲租房崩溃,评委说“贴近生活”。
观众这才意识到,原来不是段子问题,是标准看人下菜。
热搜词条从“翟佳宁冠军”变成“脱口秀还公平吗”。
有人开始二刷节目,拿小本本记评委点评,试图找出规律,结果越看越乱。
规律没找到,只找到失望:
“原来我们追的不是喜剧,是剧本。”
节目组至今没回应,评论区已沦陷。
有人喊话:下次能不能把投票器给观众,别只给评委。
也有人佛系:看个乐子,别太认真。
但更多人心里硌得慌——
当比赛不靠好笑靠人设,
当段子开始拼热搜而不是拼生活,
那脱口秀还剩什么?
也许答案在下一季。
如果还有下一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