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阅读共建“文化大运河”

发布时间:2025-08-17 09:51

漫步京杭大运河,领略运河文化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历史文化游#

  6月19日,大运河阅读行动计划无锡站,古运河专家富耀南带领读者坐游船赏运河,分享无锡古运河故事。

  □ 刘 颖

  主办方供图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都是从西向东流的,南北之间缺一条竖的河,所以去挖大运河。大运河最早的扬州段叫邗沟,所以现代汉语中有了一个词叫‘沟通’,有沟才能通。有人会说为什么不走海?因为古代没有柴油机、蒸汽机,只能靠帆利用风力,进了海不知道会被吹到哪里去。”近日举办的大运河阅读计划研讨会上,中信美术馆馆长、“名画里的大运河”项目负责人曾孜荣谈及大运河时这样说。

  历时4个月,完成36个城市的阅读接力活动,为38个阅读基地挂牌,推选96位大运河阅读推广人……8月30日,由北京市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大运河沿线35城文旅部门和合作机构协办、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支持的大运河阅读行动计划闭幕式暨研讨会在京杭大运河书院举办。36城的专家学者、阅读基地代表和阅读推广人代表,大运河主题图书出版机构代表等总计100余人在线上线下参会。

  北京市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华在会上致辞:4月22日,我们向运河沿线各兄弟城市发出倡议——“阅读一本运河主题图书、行走一条运河主题路线、记录一段运河城市记忆”,将全民阅读与文化旅游相结合,通过线上直播和线下活动,总计参与人次超过1000万。通过今年的活动,已经基本完成中国大运河阅读行走地图,初步建立了可读、可游、可听、可学的大运河文化资源库。

  浙江省图书馆阅读推广部主任谢贝妮提出,可以围绕运河的工程遗产如闸、坝、堤、桥等运河水利遗存,行宫会馆等大运河的配套设施及相关古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等,开展古桥、古建筑等内容的考古以及船模拼搭、水利实验室、模型制作等科学探索活动;还可以围绕运河的古镇、古村落、古街、古巷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读书分享会,开展音乐、戏剧、美食、风土人情等体验式活动和艺术赏析,让孩子们深入研学,了解大运河文化之美。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大运河阅读推广人燕海鸣说,大运河不仅是一种盛世想象,还是关于人群的交通、交往、交流体系的故事,是遍布古代华夏大地的个人行走、谋生、游离经验的叠合。它是典型的文化记忆,并且拥有多重记忆主体,既有官方的记忆,也有民间的记忆,甚至农耕、商贸、宗教、文学和军事,各方面都有关于大运河的记忆。他提议建立更包容、更多元、更多层面的大运河叙述体系。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网址:以阅读共建“文化大运河” https://klqsh.com/news/view/160824

相关内容

“2025大运河文化阅读行”在绍兴启动
在运河畔,阅读文化基因,探寻非遗“流量密码”
大运河畔话《北上》,原著作者与电视剧导演相聚城市图书馆共话运河文化
遵义推进全域化阅读文化阵地建设
《红楼梦》缘何与大运河“密切关联”?大运河文化讲习所揭秘背后真相
“声光化蝶·2021大运河国际诗歌节”隆重举办 ——大运河畔的诗意对话
以书为媒共建社区 北京:“阅读存折”储蓄书香
河北中盈文化传媒:阅读习惯,生活明灯
通州文化活动启幕:探寻大运河与燃灯塔的千年故事
仪征运河的文化之旅:巫晨解读千年古水道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