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就要来了,这个季节如何养生?介绍几个常用养生方法

发布时间:2025-08-17 22:23

《养生宝鉴》:介绍四季养生、饮食调养和日常保健的方法。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中医养生读物#

小暑节气过了,今年的小暑刚好又是入伏,到大暑节气的前后,已经是中伏了,那么,几今年的大暑该怎么养生呢?

这几天的头伏,我们会觉得很闷热,尤其是今年第一个登陆的台风,更是让南方的朋友吃了苦头。

入伏之后的养生,“三伏贴”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方法,其原理也很简单,就是在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季节,配合经络穴位和中药以去除体内的寒湿。

就身体的经络来说,人身都有十二经络,它们分布在全身上下。按照《黄帝内经》等传统典籍的说法,那就是全身上下无处没有经络,甚至有“经络所及,疾病所生”的说法。

在众多的经络里,足太阳膀胱经又是我们夏季养生需要关注的一条。为什么这么说呢?

足太阳膀胱经号称一身之表,它主要巡行的路径就是身体的后背,夹着脊柱分开上行,同时又是身体的排毒通道。

按照经络流注的理论,每年的七月刚好是“申月”,对应的经络就是足太阳膀胱经,这个时候就是它气血最旺盛的时机。

而自然界里,每年的七月刚好是“长夏”,这个时候的主气是“湿”,再加上炎热的气候,湿热之邪就成了最嚣张的一种。

哦只能不敢喝看来,大暑节气的养生,我们主要要做的就是去除体内的湿邪,不管是寒湿还是湿热,这个时候是比较容易做好的。

寒湿的表现有哪些?

因为寒湿都是阴邪,既有寒的“冷”,又会有湿的“重”,因此体内有寒湿后,就会出现四肢关节的酸重酸痛,腰酸背痛,肩颈强痛等等。

湿热的表现和寒湿稍微有点差异,热为阳邪,湿为阴邪,湿热的表现就有可能成为一种“寒包热”的形态,表现为口苦口干,这些属于热,同时又会有口甜腻、烦渴但不怎么需要喝水。发热也不是很明显,但中午过后会更严重,身体沉重饮食不振,脘腹闷胀,舌苔黄腻等等。

大家最关心的,或许还是怎么去做。

先说一个简单的方法:那就是疏通自己的经络。找一把木梳子,用弓起的梳背刮动肩颈、肘窝和膝窝这些部位,能够更好地疏通经络,促进身体排出毒素,同时还能起到保护皮肤,增加皮肤亮泽的好处。

然后还有一个比较简便的方法,甚至都不需要什么工具,直接把双腿分开平肩宽站好,收腹,吸气后仰到身体能维持平衡的最大程度,呼气弯腰,以双手摸到脚尖为度。

这个动作很简单,却能最好地拉伸身体的膀胱经,从而促进经络气血周流,排出体内毒素。

当然,如果您有一定的基础,也有比较宽松的时间,大暑前后如果能适当进行艾灸,也能更好地促进寒湿消除。

艾叶被称为纯阳之草,能通行十二经络,我们大暑前后的艾灸,可以适当偏重于膀胱经的学危,如大椎、肺俞、肾俞、足三里等等。

大暑前后艾灸,更适合阳气比较亏虚的人,以及寒湿比较明显的人使用。在大暑前后适当进行,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介绍一种大暑季节适合喝的茶饮:薄荷菖蒲姜茶。

原料也很普通:新鲜的薄荷叶,新鲜的石菖蒲,生姜切成细丝。

薄荷能够疏风清肝,石菖蒲可以芳香化湿醒神,生姜则能够温脾理气,喝点这样的茶水,可以提高我们对高温湿热的耐受能力,减少中暑的几率。

如果湿热、或者热气比较明显,我们还可以喝点银花瓜翠茶:

原料也很常见:金银花、西瓜翠衣和薄荷叶。

三种一起放在杯子里,注入开水后冲泡,可以说是物美价廉的解暑凉茶,令人心旷神怡。

举报/反馈

网址:大暑就要来了,这个季节如何养生?介绍几个常用养生方法 https://klqsh.com/news/view/162128

相关内容

春季养生小常识 介绍春季养生的方法
季节养生:夏季养生保健8大常识
小暑大暑养生法:一年中的最炎热季节养生指南
为大家介绍一些春季养生常识
春季如何养生 这几点要做到
春季养生要点 春季养生的方法
【春季养生小常识】春季养生保健小常识 9个春季养生方需牢记
关于季节的养生
春季养生的常识具体是什么 春季养生9个常识需要记牢
如何进行季节养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