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评析】《哪吒之魔童降世》上篇:经典叙事模式下的创新颠覆

发布时间:2025-08-18 06:52

《哪吒之魔童降世》:动画喜剧元素融入神话故事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电影喜剧盘点#

《哪吒之魔童降世》上篇

文/ 小K老师

由饺子执导、编剧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改编自神话故事《封神演义》,讲述了哪吒虽“生而为魔”却“逆天而行斗到底”的成长经历的故事。影片以更为成年化的叙事风格,抓住当下的历史语境以及观众的接受心里,突破传统的束缚,展现了更为普世的主题价值,将现代人普遍的生存状态透过哪吒符号化的意义传达出来,创作出属于新时代的动画电影作品。

创新颠覆 诠释经典

该影片取材于《封神演义》,但却是老瓶装新酒,运用旧题材演绎新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创作团队摆脱了原作的人物性格设定和故事框架包袱,编剧轻装上阵,融入新的价值观和好莱坞经典的故事表现手法,把人们耳熟能详的哪吒闹海的故事进行了打碎重构,用阴阳哲学包裹着剧情和人物。天地人间,海底炼狱,太乙真人和申公豹,哪吒和敖丙,皆为一体两面,命运把意外引入故事,秩序被打破后,关于人心和情感的复杂就显现在故事中,对原著经典进行了进一步的颠覆和重构。

魔丸转世的哪吒因被世人嫌弃而陷入消沉,在亲情的感召下誓与自己的命运抗争到底,最终重新找回自我,完成自己的英雄蜕变,这一历程简直就是我们每个成年人内心成长的写照。这是经典的好莱坞叙事模式,《哪吒之魔童降世》对其进行成功的阐释,使影片在叙事上处于有利的位置。同时影片采用这种叙事策略不但吸引了低龄观众,而且巧妙地契合了成年观众隐秘的情感共鸣。与其影片是在说哪吒百折不挠、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突破,不如是在讲我们每一个成年人内心被世俗质疑的身份归属认同。

文化重构 现实语境

古典小说中的故事要拍成电影,必须进行现实语境置换,只有这样电影才能像一面镜子一样映照出时代、人心,也才能为现代观众所接受。《哪吒》的成功之处,很大程度就在于它能够从传统的资源中找到创新点,既保持了原著的韵味,又能够“添油加醋”,将古典的东西放在新的现实语境下,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色。从经典的《哪吒闹海》抵抗父权到当下的《魔童降世》反抗天命,这一改编历程既有效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又能够成功实现对古典神话的现代化书写。

虽然电影名称定为“魔童降世”,但不再是简单的“闹海”模式,呈现出的却是哪吒的成长历程,用当下的时代语言回归社会,调动最大受众的情感以及价值认同。电影表现了哪吒与父母、与朋友之间的互动,亲情关系、友情关系之间的张力爆发又消弭,藉由这种伦理关系的曲折前进诱导了哪吒理性的、自觉的人格之成长,因此创作者旨在表达在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中,情感是成熟的原动力,也是责任感的来源。在这种成长的背后实际上也是观众自身的投射,基于此,《魔童降世》与《哪吒闹海》的比较便具有历史意义,也凸显出现代性对于电影的适用价值,更加贴合当前社会的审美取向。

—END—

-电影新视界-

记录电影,深度评析

-公众号维护-

小K,影视尖兵/媒体人/图书作者

互联网工作者/传媒从业者/影评人

《电影新视界》记录电影时光,透视银幕剖析影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电影评析】《哪吒之魔童降世》上篇:经典叙事模式下的创新颠覆 https://klqsh.com/news/view/163482

相关内容

破而后立,重写神话新篇——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西岭雪·春节档影视评论
原创从《哪吒之魔童降世》谈起,浅析哪吒形象的历史变迁
2019年,中国年度票房冠军《哪吒之魔童降世》
《哪吒2》海外“风评”如何?AI大数据这样分析
新华网财经观察丨中国动画电影的“后哪吒时代”
《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25句经典台词,少年似火何惧风浪
《哪吒魔童闹海》作文素材适用话题+金句+标题+观后感+范文+时评
重看五年前《哪吒之魔童降世》时对饺子导演的采访…
中国动画电影的“后哪吒时代”
中国动画电影的“后哪吒时代” 业内有何新思考?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