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电视台邀请同学们参加“如何看待影视作品对于原著的改编”的讨论。阅读同学们收集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作家谈改编一方面,我的作品本就不适宜改编;另一方面

发布时间:2025-08-18 21:44

讨论书籍或电影的改编问题,比较原作与改编的区别。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读书分享乐趣# #电影剧透与讨论#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2 题号:19564215

校电视台邀请同学们参加“如何看待影视作品对于原著的改编”的讨论。阅读同学们收集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家谈改编

一方面,我的作品本就不适宜改编;另一方面,影视有时候会起到坏作用,可能会让作者本人失掉更多读者。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铺》刚发售那会儿狂卖了400多万册,电影上映后小说销量急速下降,电影的差口碑反而影响到小说的行情。

——余华

电影是小说的远房亲戚。远房亲戚常走动是正常,但不常走动,则更为正常。

——苏童

我不太希望人家把我的长篇小说改成电视剧。你们想要拍成电视剧,我可以写原创的剧本,不要找人去改我的长篇小说,最后改得牛头马面,失去了文字的味道。

——严歌苓

改编应该也是一种创作,需要有生活和自己的亲身体会,原封不动地照抄原著的对话和场面是写不好的。如果自己不熟悉生活,只根据小说中提供的生活来改编剧本也是不行的。

——曹禺

【材料二】

网友说改编

   
【材料三】

经典源改编

《辛德勒的名单》:改编自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肯尼利的同名小说,而主人公奥斯卡辛德勒是历史真实人物。该片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与其夫人埃米莉·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倾家荡产保护了1200余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真实历史事件。《辛德勒的名单》包揽了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的7大奖项及第51届金球奖的7项大奖。

《流浪地球》: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故事背景设定在2075年,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面对绝境,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的故事。该片曾获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第27届华鼎奖中国最佳影片奖、第30届中国科幻银河奖最佳改编作品奖。

1.以下是同学们对材料的解读,其中合理的一项是(     )

A.小语:余华和曹禺“谈改编”的角度不同,余华从创作的角度,曹禺从作品销量的角度。B.小文:苏童用形象的比喻指出电影和小说的关系密切,应该多把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C.小天:严歌苓和网友“yoyo”一致认为改编会和原作出现较大差异,伤害原著的文学性。D.小蓝:《辛德勒的名单》《流浪地球》《解忧杂货铺》都是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的典范。

2.请你结合上述材料,概括“原著改编为影视作品”的利与弊。
3.小文最近爱上了刷“十分钟看完一部名著改编的电影”的短视频,还跟小语说,看名著太费时间。如果你是小语,请结合上述材料给予回应。

更新时间:2023/07/16 17:46:12 |

抱歉! 您未登录, 不能查看答案和解析点击登录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问题。
材料一:

漫步古镇,体验非遗簪花,拍摄氛围感“大片”;身着汉服,观看特色民俗表演,开启“古今邂逅之旅”;参观博物馆,购买国潮文创,沉浸式探寻传统文化……今年以来,一种以民俗体验游为代表的“新中式”旅游,在文旅融合趋势的带动下迅速崛起,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喜爱。

“新中式”旅游即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与灵魂,为满足新时期人们文旅消费需求而创造出的一种既有传统意蕴,又符合时代审美和价值追求的文化旅游新样态。“新中式”旅游守正而不守旧,尊古而不复古,具有植根传统、连接现代、融合创新等鲜明特征,为游客提供了新潮文化体验,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活化开辟了新的道路。

(选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

新中式旅游项目

内容

特点

传统服饰体验游

以汉服、马面裙等传统服饰为载体,游客身着传统服饰游览景区,感受文化魅力、提升审美与社交乐趣的旅游形式。如泉州蟳埔村“簪花围”。

1.满足游客对传统文化深度体验需求,强化民族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2.传统服饰与景区景观完美融合,增添旅游浪漫诗意,丰富社交分享素材。

非遗项目体验游

游客观看、亲身参与打铁花、漆扇、火壶、皮影戏制作等,于实践中感受传承非遗魅力的旅游方式。

1.游客能亲身参与非遗制作表演,增强互动体验与趣味性。

2.契合游客求新、求异心理,拓宽文旅内涵边界。

历史古建品览游

以中式古代建筑为核心,融合文化传承、科技赋能与创新体验,引领游客穿梭历史、品味古韵的旅游模式。如山西因《黑神话:悟空》引发“古建游”热潮。

1.游客可触摸历史脉络、感受文化传承力量。

2.古建蕴含丰富历史、建筑、艺术知识,为游客提供文化学习、审美提升、思想启迪平台。

中式美食品味游

ㅤㅤ以体验中式特色美食为核心,融合地域文化、历史传承与多元体验,借美食魅力推动文旅发展的新兴模式。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等小城美食走红,宋代点茶等随影视热播受青睐。

1.满足游客味觉享受,独特风味刺激味蕾,带来愉悦感官体验。

2.美食背后深厚文化底蕴、地域饮食风情、历史典故等,满足游客文化求知欲。

文博院馆科技游

以科技赋能文博场馆,借AI、3D复原等技术创新展示文物,提升互动体验,弘扬传统文化的旅游模式。

1.丰富文物馆藏承载历史记忆与文化精髓,为游客提供文化滋养。

2.Al与3D复原技术使静态文物动态化、抽象知识具象化,提升游览趣味性与沉浸感。

材料三:

“新中式”旅游日渐走红,是多种因素共同促动的结果。首先,与日俱增的文化自信是根本动因。文旅消费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消费,其核心吸引力在于人们对旅游产品中所蕴含的文化和价值观的高度认同。其次,不断升级的文旅需求是关键动能。随着人们消费品位的提升与新一代旅游群体的崛起,游客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走马观花式”游览,而是更加关注旅游体验的深度以及情感满足的程度。尤其是在“国潮”崛起的大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关注旅游中的文化之美和精神之韵。再次,快速发展的高新科技是强力支撑。科技赋能是“新中式”旅游“出圈”的重要推动力量。科技手段不仅提升了文旅消费体验的沉浸度,还塑造了文旅消费的新场景、新业态和新方式,为游客提供了古今对话、文化探秘的新途径。

(选自中国旅游报《“新中式”旅游日渐走红,传统文化绽放时代新蕴》,有删改)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8—2028年中国国潮经济市场规模逐年递增,为“新中式”旅游拓展注入强劲动力。B.传统服饰体验游能满足游客对传统文化深度体验需求,提升民族文化认同与归属感。C.非遗项目体验游中游客只能观赏非遗表演,虽能打破传统观赏局限,但互动体验相对不足。D.历史古建品览游中游客可穿梭历史感受文化传承力量,还能从中获取历史、建筑等知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说说“新中式旅游”的含义及走红的原因。
(3)南京夫子庙景区打造出“秦淮雅韵”新中式旅游项目:游客可着明制汉服,参与秦淮灯彩制作、南京白局表演等非遗活动;乘画舫夜游秦淮河,欣赏沿岸古建如夫子庙、乌衣巷在光影中的古韵。根据材料二,分析此项目体现的“新中式”旅游特点。
(4)春节之际,张女士慕名奔赴重庆,准备开启一场“新中式”之旅。重庆“新中式”旅游资源丰富:铜梁龙舞灵动炫丽、梁平木版画细腻传情、大足石刻震撼雄浑、磁器口古镇古雅清幽、三峡博物馆内珍宝熠熠等等。根据材料二,为张女士设计两项新中式旅游项目。

2025/02/01 | 13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整体分析:甲文以“说和做”为脉络,先写闻一多作为学者“做了不说”的潜心,再述其作为革命家“说即做”的勇毅,于对比中凸显人格光辉,语言凝练且饱含激情。乙文聚焦叶圣陶“待人厚”与“律己严”,借日常言谈与主张,展现其平实中的坚守,文字质朴如话,于细微处见精神。两文均以事显人,各呈风格却同达传神之效。

【推荐2】(甲文)

①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②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③“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④闻一多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⑤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⑥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⑦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⑧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

⑨他“说”了,跟着的是“做”;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臧克家《说和做》

(乙文)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止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1.臧克家是诗人,张中行是散文家。请你结合两段文字,简要分析两位作家语言风格上的不同之处。
2.甲乙两文都插入了很多议论性的语句,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2025/08/10 | 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请阅读以下三则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使用网络词语的原因调查情况

材料二:

钢厂工人老五,每天空闲时间,和工友们一起拍摄各种创意抖音视频。还自己创作“工人点头舞”等好玩的舞蹈。很多粉丝给他留言,夸他的舞蹈跳得越来越专业了。老五说,很感谢抖音让他们在工作之余可以丰富生活,快乐自己,愉悦大家。

材料三:

今年16岁李某家住长沙市雨花区,近日他在“快手”平台发布自拍耍酷小视频,遭到15岁的在校学生张某跟帖、讥讽辱骂,随后又有很多网友加入这场网络对骂之中,最终引发线下的斗殴行为。

材料四:

王女士的儿子小鹏正在上初中,近段时间十分沉迷刷短视频,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刷短视频,晚上睡觉后还偷偷蒙被子里刷,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记者采访发现,像小鹏这样沉迷刷短视频的未成年人不在少数,不仅严重影响学习成绩,还容易对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让很多家长头疼不已。

1.材料一是八年级22班同学对“学生运用网络词语”调查情况图,请观察两图后简要概括你得出的结论。
2.短视频是当下的流行文化之一,请根据材料二、三、四说说使用短视频可能带来的利弊。

2024/01/04 | 84次组卷

网址:校电视台邀请同学们参加“如何看待影视作品对于原著的改编”的讨论。阅读同学们收集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作家谈改编一方面,我的作品本就不适宜改编;另一方面 https://klqsh.com/news/view/165539

相关内容

“小麦”与“饼干”:关于文学作品影视改编评价标准问题的探讨
名著改编为影视作品的探讨.pptx
文学作品改编影视剧——好书打底 好剧出圈
编导教材、编导资料影视作品分析.docx
文学与影视的双向奔赴,不止于“IP改编”
瞬间倾城、安以陌:如何完成从网络作家到影视编剧的角色转换
编导影视分析字数(编导影视作品分析真题)
媒介特征重塑影视改编——谈《长安的荔枝》剧影对比|西岭雪·影视评论
《少年的你》原著涉嫌抄袭融梗,影视作品是否该与原著绑定讨论?
电影改编小说的成功案例分析:如何实现原作与影像的完美融合?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