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毕节赫章,探寻金银山街道的“幸福密码” — 新京报
《幸福密码》探索个人幸福之道 #生活乐趣# #心理健康乐趣# #心理自助书籍#
初秋的晨光挣脱云层的怀抱,柔柔地洒向赫章县金银山街道。寂静的街巷,被一阵熟悉而有力的“唰唰”声唤醒——那是老吉的扫帚亲吻地面的声音。吉正学,这位银山社区的住户,身披“红马甲”,像一位忠实的报晓者,用扫帚丈量着街道的清晨,已经整整七年。
赫章县金银山街道(李学友 摄)
“因为党的好政策,咱才挪出了山沟沟的‘穷窝窝’。”老吉心里一直揣着这份沉甸甸的感恩。刚搬来时,他就在想:“新家这么好,我能为它做点啥?”几天的“考察”后,答案简单又实在:打扫卫生!让街道亮亮堂堂。一把扫帚、一个撮箕、一把火钳,成了他的“标配”,也成了街坊邻里眼中一道温暖的风景。
日子在扫帚声中流淌。老吉身后,渐渐汇聚起越来越多的“红马甲”。今年五月,这份自发的热情凝聚成了“金银山街道光彩老年志愿服务队”。当老吉接过队旗时,这位老党员的声音坚定而温暖:“大家放心,咱们一定干得更好!”
光彩生活空间
老有所乐的“家外之家”
老吉挥动扫帚不远处,一座崭新的建筑静静矗立——光彩生活空间。这是由中央统战部联引,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捐资140余万元建成的金银山街道老年活动中心。交付之初,它像个漂亮的“摆设”。“修得这么好,真是给我们用的?”“怕是要收费的吧?”居民们远远望着,心里打着鼓。
光彩生活空间(张黎 摄)
“秘诀就俩字,‘融入’。”中央统战部挂职干部陈镜宇和伙伴们深知,得让这空间真正活起来、暖起来。他们精心布设:角落里,蓑衣、篾帽、石磨、风簸……这些带着泥土芬芳的老物件,瞬间勾起了搬迁老人们深藏的记忆。墙上,“从深山到家园”的今昔照片展,无声诉说着变迁,也悄然滋生出珍惜当下的情愫。
光有情怀还不够,得实用,得热闹!于是,“银发故事会”开讲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们分享着过往;“时光音乐节”唱响了,熟悉的旋律里饱含深情;插花、观影……生活的艺术在这里绽放。更贴心的是,在山东大学、中国美院、浙江大学等高校团队的助力下,“非遗手工坊”成立了。老手艺人重拾技艺,年轻绣娘获得培训、订单,精美的文创产品飞向了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看着王阿姨从当初的悄悄张望,到现在理直气壮地招呼老姐妹:“快走快走,今天放好电影呢!”陈镜宇知道,“融入”的种子,已然生根发芽。
光彩生活空间(张黎 摄)
老吉和他的志愿服务队,正是这融入精神的生动注脚。他们穿梭在街道的每个角落,那份质朴的赤诚,像无声的召唤,点燃了更多居民的主人翁意识。
少儿活动中心
梦想启航的“欢乐岛”
当老吉的扫帚声渐歇,琅琅书声和孩子们的欢笑便从相邻的金银山少儿活动中心流淌出来,清脆地唤醒了整个街道。这个由台盟中央捐资百万打造的“欢乐岛”,此刻正迎来华南理工大学“逐梦黔程”支教团的哥哥姐姐们。课堂上,《我就是我!独一无二的我》正热烈展开,孩子们的小手争先恐后地举起,分享着兴趣、特长和小秘密,在支教队员的引导下,开启一场认识自我、发现珍贵的奇妙旅程。
金银山少儿活动中心(陈曦 摄)
这已是支教团与金银山的第四次“相约”。台盟中央的倾情援建,中央统战部联引的3D打印机、教育机器人等设备的加入,让这580平方米的空间,成为承接爱心、托举梦想的平台。图书室、多功能室、舞蹈房、音乐教室……一应俱全。六个社团,成了孩子们放学后“最愿意去的地方”。
负责人张雪君还记得那个叫顾晓玲的小姑娘初来时,怯生生地站在门口,小手紧张地摸着门框。是活动中心伙伴们温暖的双手,一次次邀请她加入。渐渐地,顾晓玲脸上的笑容像花儿一样绽放。尤其是在与一批又一批“大学生老师”成为朋友后,她内心的力量被唤醒、被点燃。“她现在啊,不仅是古筝乐团的队长,还捧回了‘全省优秀少先队员’的奖状呢!”张雪君的语气里,满是骄傲。傍晚的作业辅导时间,教室里只剩下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和队员们轻柔的解答,这声音,稳稳托住了搬迁子女课后教育陪伴的难题。
金银山书院
青年追梦的“宝藏地”
当“一老”在光彩空间怡然自得,“一小”在活动中心乐不思蜀,2024年7月,由中央统战部指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服务团捐建的金银山书院,则为街道的青年们敞开了通往精神世界的大门。
金银山书院(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走进书院,最震撼的是那一面面“书墙”——党建墙、新阶墙、国学墙、儿童墙、外国文学墙……知识在这里分门别类,静待探索。墙下,读者们或凝神静读,或伏案疾书,时光仿佛也放慢了脚步。“这里书全,下楼就到,方便得很。”刚大学毕业的社区居民王绚是这里的常客,备考成了他近期在书院的主旋律。
为了满足青年备考需求,书院不仅贴心配备了插座、储物柜、打印机,甚至开设了模拟面试间,并将开放时间延长至周末、节假日和夜晚。工作人员下班后怎么办?“书友志愿服务队”应运而生,居民们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守护着这片知识的灯火。于是,“金银山书院自习室”成了青年们口耳相传的“宝藏地”。
书院的探索不止于此:“金银山读书日”引导大家爱上阅读;“金银山观影日”用影像启迪心灵;“金银山大讲堂”邀请各界专家传道授业;甚至将复本图书转赠周边街道和学校,联合社工站打造“流动书摊”……书香,正从金银山汩汩流出,润泽四方。
金银山书院(张黎 摄)
夜幕低垂,金银山书院的灯光格外明亮,与街道的万家灯火交相辉映。老吉结束了一天的忙碌,胸前那枚今年“七一”获得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在灯光下熠熠生辉。他望着眼前这温暖而充满生机的街道,心里那份朴素的念头愈发清晰:“从‘搬得出’到‘稳得住’,再到这好日子,样样都替咱想到了。吃水不忘挖井人,能为咱这新家扫扫地、出出力,我这心里头啊——踏实!”
扫地声、读书声、翻书声……声声入耳;老人、孩子、青年……人人有依。聚光成炬,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怀,在金银山街道落地生根,化作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日常。帮扶的故事仍在续写,金银山里的幸福,也正一天天,更加醇厚绵长。
来源:毕节发布
网址:走进毕节赫章,探寻金银山街道的“幸福密码” — 新京报 https://klqsh.com/news/view/166084
相关内容
走进毕节赫章,探寻金银山街道的“幸福密码” — 新京报幸福密码读后感(4篇)
我的幸福密码作文
幸福的密码作文
幸福密码——八大密码,让你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
幸福密码演员表
《幸福密码》:平凡生活中的婚姻幸福秘诀
我的幸福密码作文(通用11篇)
我的幸福密码作文3篇
幸福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