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综艺新趋向:构筑视听文化新生态
生活新鲜事的全球视野:国际新闻,异国文化体验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生活故事精选# #生活新鲜事集锦#
导读
当《典籍里的中国》掀起文博热潮,当《歌手》系列不断刷新音综高度,当《喜人奇妙夜》成为都市青年的解压密码,国产综艺正深刻影响着大众文化图景。在文化深耕与数智创新的双重赋能下,综艺节目已从单纯的娱乐载体进化成为新时代文化表达的重要载体,在内容叙事、技术呈现与产业协同的共振中,彰显巨大的发展潜力。
一、内容创新:四大热门赛道齐头并进
(一)文化综艺持续领跑,助推大屏观众回流文化综艺作为电视大屏文艺节目的主流,其收视率在各省收视排行榜中名列前茅。中国视听大数据CVB显示,2024年,文化文旅类题材的综艺节目占据市场C位,前三季度该类综艺节目观众规模达62.8亿户次,是上新量最大的部分,占比达41%。以“国潮”“国风”“文化”和“文明”等为主题词的综艺节目,在数量、质量及传播效果上均实现了显著提升。
文化类综艺在选题上覆盖文博、典籍、节庆、诗词、中医药、读书等多个领域,在内容上与现代社会、科技创新、情感议题深度融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中国中医药大会2》、东方卫视与芒果TV联合推出的《国医少年志》、山东电视台与腾讯视频合作的《少年中医说》,均通过讲述中医与生命的联系,共同传播中医药文化的深远影响。江苏卫视的《启航!大运河》和优酷的《闪耀吧!大运河》以大运河文化为核心,展现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辉煌成就,并将其与现代城市建设相结合,既有文化深度,又有现代视角。浙江卫视《遥远的相似》以丝绸之路这一历史文化纽带,探讨中西方文明交流的深层次影响,吸引更多国际观众关注。
二、形态演进:五大创新引擎驱动生态革新
(一)综N代热度不减,持续焕新方法论
综N代节目依旧维持着坚挺的市场地位。诸如《哈哈哈哈哈4》《奔跑吧8》和《大侦探9》等头部综艺,凭借独树一帜的内容和形式,继续领跑综艺市场。在创新层面,综N代节目在模式与内容上不断革新,衍生节目体积轻巧且主题丰富,嘉宾群体跨节目流动,不同综艺间的群像互动碰撞,为节目增添了话题性和吸引力。在互动性方面,节目通过设置互动环节、线上线下活动等方式,提升了观众的参与度和忠诚度。
以文化类综艺为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中国考古大会》《宗师列传》《非遗里的中国》《诗画中国》《中国中医药大会》《中国书法大会》和《简牍探中华》等节目,通过定期的内容更新和季节性迭代,逐步塑造了强有力的品牌效应,同时形成广泛的观众基础。地方卫视和网络平台方面,如《国学小名士7》《邻家诗话6》《青春环游记5》等通过不断的内容更新、拓展受众群体、增加互动性与参与感,形成了常态化、系列化的节目模式。综N代的品牌化和系列化趋势,反映了综艺市场对于高质量、可持续内容的需求,同时展示了内容制作者在创新和传统之间的平衡能力。
(二)“旅行+”热潮迭起,升级视听文化体验在文旅消费持续升级的大背景下,部分节目通过“美食+旅行”“音乐+旅行”“研学+旅行”“人文+旅行”“社交+旅行”及“游戏+旅行”等多角度的跨界融合,推动了综艺内容的创新与立体化发展。《三餐四季》和《中国有滋味》以日常饮食为线索,跨越地域界限,探寻各地美食及其背后的文化故事,丰富了观众的味觉体验。《跟着国乐去旅行》则以传统国乐为桥梁,通过探访新兴旅游地标,实现了古典音乐与现代景观的完美融合。《跳进地理书的旅行》和《国医少年志》等节目将旅行与研学相结合,为观众提供了知识性与娱乐性兼具的内容。此外,文化阅读与旅行的结合也成为创新亮点。《我在岛屿读书》及其姊妹篇《我在旅途读书》,以及《一阅千里》等节目,巧妙地将经典文学作品与旅行地标相结合,开创了全新的文化体验模式。《现在就出发2》成功突破传统旅行节目的界限,通过熟人局和破冰局的互动环节,将旅行的乐趣与人际情感交织呈现。《花儿与少年·好友记》和《花儿与少年6》则通过好友间的互动、旅行中的磨合与探索,展现了人际情感在旅途中的成长与变迁。《盲盒旅行局》以随机选择旅行目的地的方式,为观众带来了充满惊喜的“未知”旅行体验。文旅与综艺的深度融合不仅有力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的繁荣,更在文化传播与观众情感共鸣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实现了文化体验与娱乐消费的双重提升。(三)“微综艺”创新加速,短平快模式引领革新作为一种新兴的节目形态,广电媒体和长视频平台正积极发挥微综艺轻量化的内容优势,探索综艺市场的新领域。浙江卫视提出“月播短综”创新理念,腾讯视频推出“微综艺计划”,芒果TV形成了“后晚间微综艺带”,爱奇艺发布“2025微综艺计划”,优酷推出“一刻综厂牌”系列,均体现了各制播机构对微综艺市场的重视和投入。(四)“影视化”成跨界亮点,综艺IP探索融合机遇综艺市场深入探索IP化道路。短剧的火热,加之广电总局对丰富电视大屏内容的指导意见,为综艺与微短剧的融合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市场机遇。东方卫视的《开播!短剧季》、腾讯视频的《我在短剧当主角》及吉祥传媒的《跟着短剧去旅行》等节目,都是将微短剧作为综艺题材的创新尝试,不仅打破了传统的内容界限,还通过大屏与小屏的联动,以更加多元、立体的方式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同时为节目创作带来了更为丰富的想象空间和创作维度。
三、价值升维:三重功能协同共振
(一)文化传播新势能
综艺节目在履行社会功能尤其是在文化传播和社会价值引导方面,展现了深刻的社会关怀和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声生不息·大湾区》利用音乐的力量,不仅加深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认同,而且巧妙地将经典港乐与现代元素融合,实现了文化的跨时代对话与交流,推动了区域文化的共融与传播。综艺节目成为社会热点话题讨论的重要平台,与社交媒体的互动愈发紧密。社交平台不仅是节目评价和内容反馈的汇聚地,也是节目话题衍生和二次创作的中心。综艺节目借助这些平台,深入探讨社会议题,如女性权益、代际沟通、社会正义等,为公众提供了广泛传播和深入讨论的空间。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深入推进,综艺节目在国际舞台上的步伐更加坚定。通过IP输出、海外合作及国际播出等多元化途径,综艺节目继续成为展示中国文化和传递社会价值的重要窗口。继《乘风破浪的姐姐越南版》在越南市场取得成功后,芒果TV继续推动《乘风》系列、《披荆斩棘的哥哥》《妈妈是超人》等热门IP在越南的本土化落地。《歌手2024》则将国际化视野贯穿于节目内容设计、制作播出流程及传播推广的每一个环节,其在海外市场的热播,不仅展示了中国综艺节目的高制作水准和创新实力,也显著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二)情绪价值新维度
从内容层面来看,综艺节目的情绪价值不局限于娱乐带来的欢乐,更深入地涉及情感共鸣、心理慰藉及社交关系的强化,满足了观众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情感支持和深层需求。直播和陪看形式的兴起,为观众提供了更加即时和沉浸的情感体验。例如,《我们的歌》金曲季在最后两期采用直播形式,通过“大小屏”互动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情感投入。《岛屿少年》采用固定直播、慢直播和晚安直播等多种形式,全方位记录少年们的成长过程,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情感体验。《花儿与少年6》的衍生节目《9游记陪看篇》通过展示幕后内容、回答观众问题及分享录制趣事,不仅加深了观众对节目的情感依赖,也使得观众与节目之间的互动更加真实和亲密。
(三)产业协同新生态
综艺节目通过跨媒体传播打通线上线下,实现全面的品牌延展。如爱奇艺依托《种地吧》系列IP的强大影响力,探索了巡回演唱会、展览及粉丝互动等多元化的线下活动形式,为节目创作提供了更多盈利渠道,也提升了节目IP的市场认知度和影响力。腾讯视频通过“喜综厂牌”的运营策略,将《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等节目延伸至线下,结合线下巡演、现场演出和粉丝见面会等活动,进一步加强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关系。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
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举报/反馈
网址:国产综艺新趋向:构筑视听文化新生态 https://klqsh.com/news/view/166323
相关内容
新时代国人精神文化需求的新趋向2025年综艺趋势前瞻
国产综艺,下一站创新!
国产综艺节目文化引领与创新发展分析
京声京视——拥抱“京味国潮” 传递文化深思 北京卫视《我在颐和园等你》拓展文化类综艺节目新势能
2018年中国网络综艺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头部节目比肩卫视综艺
电视综艺节目形态分析
综艺节目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未来综艺节目行业趋势分析
沉浸式文旅丨“短视频+文旅”重构文旅融合新风尚、新业态、新景观
2022综艺预判:五大趋势和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