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应该长成什么样子的呢?
家长应该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生活知识# #家庭教育#
每个人都有一个对美好生活的想象与向往。即使这个人如何随波逐流,浑浑噩噩地生活,他心中总会有些愿望想去实现,这也是他的美好生活或者他的生活需求。
比如,一个人,他的美好生活就是能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儿女双全、家庭和睦、身体健康。这应该也是大多数人对美好生活最基本、最普遍的定义。
而且,处于不同环境中的人对美好生活的定义也不相同。
比如,对于加沙老百姓来说,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能生存下来,有水喝,有饭吃,有安身之处,不要整天生活在死亡与轰炸的威胁中。
我小时候的美好生活就是妈妈能给我买供销社货架上挂着的那条扎头发的漂亮绸带,还有就是能天天过年。
现在一些孩子的美好生活就是能天天玩电子游戏,不需要上学,不需要听父母安排与唠叨。
如此等等。
每个人思想境界不同,对美好生活的理解更是天差万别。
比如,我们老一辈的革命家对美好生活的理解就是中华民族站起来,人民当家做主,老百姓免受饥饿、苦难、战火的侵扰,安居乐业,他们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辞。
一些人却是终生只是以索取社会财富、满足自己无尽的贪欲为美好生活,他们为之可以损害他人利益,不择手段。
随着社会与个人的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定义也可能会发生变化。
比如有的人通过努力实现了心目中的美好生活,也许就是吃饱穿暖,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当他通过努力实现了这个美好愿望后,便有了更大的人生追求与使命感,希望看到别人因为自己的帮助也能实现美好生活。他发现为社会做些事情,帮助他人也实现了美好生活,就会感受到另一种状态的美好生活。
有些人达到了初定的美好生活目标,却只激起对物质生活的更高追求:有了小房子就想换成大别墅,有了代步车就想换成豪车,通过对物质的无尽追求来满足虚荣心、彰显社会地位。如果他通过正当手段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诠释倒也无可厚非,怕的是无法控制自己的贪欲而走向深渊。
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指的是人们不仅对物质文化有更高需求,还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国家一直在经济发展、收入分配、区域平衡、民生建设、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等方面做出努力,以满足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同时,我们个人是否也应有更高的美好生活期许呢?即在满足物质需求与国家赋予公民权益的基础上,让自己的上层建筑跟上经济基础的脚步——让自己精神层面更丰富饱满。这样的美好生活才能长久、可持续,让人持续处于幸福状态,成为真正自由的人。
想必,这种美好生活一定摆脱了对所谓"高贵""精致"生活的狭隘定义,不会将身着高档品牌、出入高级场所、打高尔夫等名利场行为视为高品质、高级的美好生活;一定不屑于对物质生活的攀比;一定不会仅凭表象妄加评论、人云亦云、盲目跟风。
有自己的内核,有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与追求。
网址:美好生活应该长成什么样子的呢? https://klqsh.com/news/view/166656
相关内容
该怎样理解生活美学呢,指的是什么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美好生活?
为什么生活应该有点仪式感?
我们应该养成什么样的写作习惯
高品质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减压应该做什么
家长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小学生假期日记该写什么,家长应如何指导孩子写日记?
我们应该怎么提升自己呢
假期日记该写什么,家长应如何指导孩子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