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安徽芜湖:城市更新,留住历史根脉

发布时间:2025-08-19 06:22

城市历史建筑:探访城市文化的根脉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城市生活观察# #城市风尚解读#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文化中国行】

  在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厂房里举办音乐节,到底是种怎样的体验?

  夏夜,和着火热的旋律,记者来到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的老船厂1900文旅项目。不多时,一曲摇滚乐正式拉开了音乐节的序幕:夜空下,跳动的乐符将偌大的厂房从沉寂中唤醒……

  芜湖老船厂的前身是在1900年创办的福记恒机器厂。17年前,船厂迁至新区,老厂房便空置下来。如今,伴随着城市更新的脚步,这里成了集音乐演艺、文创展示、特色办公、高端住宅于一体的城市“文旅会客厅”。

  “我们在改造时没有简单大拆大建,而是充分利用存量空间,植入新业态、新功能。”老船厂1900项目负责人对记者说。在老船厂里,记者注意到,原有的14栋建筑、5处大型设施,以及众多乔木和机械设备被精心保留,老建筑与巨大的塔吊等工业构筑物被修复展示,成为默默讲述芜湖长江文化、开埠印记与工业足迹的立体史书。

  老城区是城市的历史肌理,天然承载城市发展的文化脉络。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怎样平衡“破”与“立”的关系,又如何衔接传统与现代?芜湖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城市更新思路。近年来,芜湖市推出“百年历史建筑复活”计划,通过系统性保护与创新性活化,让一幢幢古老建筑得到新生,重新融入城市居民日常生活

  今年4月底,建成于1919年的老芜湖海关旧址经过修缮后对外开放。在旧址一楼数字化展厅,AR技术、3D打印等先进技术设备,将老海关百年沧桑历史转化为游人可触可感的沉浸式体验。在现场参观的市民章先生倍感振奋:“老海关保存至今非常不易,如今借助全新的技术,可以让更多人看见这段历史,了解这座城市。”

  在芜湖,盘活存量资源、不搞大拆大建、留住历史根脉的理念,贯穿于城市更新实践之中。众多历史建筑、古城老街褪去尘封,变身市民、游客心驰神往的“网红打卡地”。滨江风光带、雨耕山西洋建筑群、中山路步行街、堂子巷、芜湖古城……经过整体规划,这些景观被“串珠成链”。与此同时,在片区更新过程中,芜湖市通过优化消费设施,创新消费场景,植入新兴业态,来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激发消费潜力。

  “我们全面梳理老城区历史文化资源,通过以线带点、以点串线的方式串联起古城、老海关、老船厂等点状资源,高效推进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整体提升。”芜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报记者 马荣瑞 常河 本报通讯员 潘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文化中国行】安徽芜湖:城市更新,留住历史根脉 https://klqsh.com/news/view/166776

相关内容

大砻坊街道教场东村社区开展芜湖历史文化科普讲座活动 —— 安徽党媒云
女神蒋梦婕,安徽省芜湖市,中国内地女演员,影视女神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中华文化普及丛书:中国历史读本
何以中国|人民网评:让创新扎根历史,让文化拥抱未来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历史文化名城绍兴新传,解码“三文”路径下的守正与新生
北京历史文化三千年
文脉长江|走进石涛画作,看巢湖三百年的变与不变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建福州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