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秀历史文化触手可及

发布时间:2025-08-19 06:24

参观博物馆和历史遗址,让孩子亲手触摸历史,感受文化的厚重底蕴。 #生活知识# #家庭生活# #家庭旅行建议# #家庭旅行中的文化体验#

市民朋友在市博物馆合影留念。刘美玲摄

  博物馆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一座跨越时空的文化殿堂、一册百读不厌的历史长卷。近年来,市博物馆秉承文化惠民理念,持续创新表达方式、上新互动场景、丰富社教活动,让日常生活与历史产生连接,越来越多的市民走进市博物馆体验研学,用文化之光点亮美好生活

  冰冷文物更加鲜活可感

  “孩子参观完博物馆后,津津有味地向同学讲解文物背后的历史谜题,分享茶马古道贸易故事,这样的研学干货满满。”近日,带孩子参观完市博物馆后,桃江县居民熊女士给出好评。

  市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馆内珍藏文物达2万余件,拥有新石器带槽大石斧、春秋蟠虺纹铜缶、战国双凤谷纹玉璧等八大镇馆之宝。为让冰冷的文物更加鲜活可感,依托馆内《益山益水一览千秋:益阳历史文化陈列》1个基本陈列,《一城越千年:益阳故城简牍专题展》《资水传情洞庭流韵:益阳非遗民俗展》《“生命签证”:何凤山博士拯救犹太人义举展》3大专题陈列,市博物馆设计了“我家住在资江边”中小学研学系列活动,开发3个研学教育包、3条观展路线、多项文博课程活动,融入“剧本杀”、手工体验等形式,让观览充满探索感。中小学生化身“宝藏探险家”,在展厅中寻找八大镇馆之宝;体验简牍修复游戏,学习文物保护的科学方法;穿梭于安化黑茶作坊、明清古巷等展区,模拟茶马古道和码头贸易等场景。通过撰写探险日志、非遗笔记,让中小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益阳的历史脉络,在“玩转”博物馆中增强文化自信。

  今年暑假期间,市博物馆推出“小小讲解员”“益阳Up”红色少年宣讲团等6大主题活动,涵盖红色教育、文化体验、艺术创作等内容,文化味和体验感十足的活动场场爆满。精心打造“博物·工坊”项目,结合馆藏文物、非遗开发主题课程20余堂,中小学生现场体验瓷瓶绘制、瓦当拓印、简牍制作,在手工创造中学习文博知识。今年以来,市博物馆已接待参观者32万余人次。

  社教活动持续提质扩面

  “瓦当是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遗产,拓印时,要用拓包轻轻地、均匀地拍打宣纸,让墨汁均匀地涂布在纸上……”4月底,在桃江县高桥镇小山湾学校,市博物馆社教老师正在指导学生拓印瓦当,随着瓦当的样式缓缓呈现在宣纸上,引得学生一阵惊呼。

  为破解城乡文化资源分配不均的难题,2019年,市博物馆启动“山里娃学国学”流动国学堂活动,组建由馆员、教师、退休学者、大学生构成的志愿者团队,围绕益阳历史、非遗、国学知识,设计“历史文物+非遗手工+经典诵读”课程包。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细化课程设计,如面向低龄学童开发《铜镜之美》课程,通过纹饰拓印感受传统文化之美;面向高年级学生开发《泥与火的艺术》课程,通过手工制作加深对羊舞岭窑工艺的了解。近年来,市博物馆共深入桃江、安化、南县、沅江等地的偏远乡村学校送教,累计授课200余课时,惠及学生5700余人次,“山里娃学国学”流动国学堂活动获评全省最佳文旅志愿服务项目。

  提升社会教育活动美誉度、覆盖面,是博物馆优化公共服务效能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市博物馆利用传统节日、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契机,开展文博讲坛、博物馆里的四季、博物馆之夜等社教活动,“博物馆热”持续发酵。承办中非民间论坛·青年发展与创新创业论坛分会场活动、国际博物馆日湖南主会场活动等文化盛宴,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提升文化影响力。今年以来,市博物馆共开展社教活动140余场,惠及市民2万余人。

  数字技术推动服务上新

  方寸之间,一览千年。博物馆是市民增长见识、休闲放松的重要场所,随着数字化技术升级,博物馆更加“智慧”,为市民上新更多互动体验场景。

  在市博物馆大厅,记者看到,文物魔屏图文并茂展示着馆藏文物,中小学生点开自己感兴趣的图片,了解文物的出土时间、用途。“三国群英绘”AR换脸设备前,市民拍好照片后,借助AR识别技术,自动贴合脸谱到脸上,再扫描二维码就能把照片保存到手机。在文物考古互动小程序里,通过还原考古现场挖掘、实验室文物修复等场景,让参观者体验文物修复过程。

  市博物馆以智慧化博物馆和数字化展厅建设为重点,广泛应用LED屏、3D动画视频、场景复原、天幕动画等数字化技术,为市民提供沉浸式观展场景。依托微信公众号建设线上虚拟展厅、3D文物空间,全景展示博物馆风貌和精品文物,市民足不出户也能观览博物馆。

  为让市民把博物馆的优秀文化带回家,市博物馆打造“益阳礼物”文创旗舰店,加大文创商品研发与创新投入力度,以市博物馆珍藏的文物、本土非遗为设计元素,与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合作,开发了书签、饰品、冰箱贴等200余种文创产品。“益阳礼物”圈粉市民,让博物馆好看又好逛。

网址:让优秀历史文化触手可及 https://klqsh.com/news/view/166854

相关内容

让历史文化可观、可感、可玩
赵现海:弘扬优秀史学传统,推动历史文化普及
文化浸润生活,美好触手可及
清明踏青“趣”寻春丨让历史可触、可感、可传承
《湖湘历史名人家书》入选2022年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作品
“人文奥运”与北京历史文化知识的普及
古城墙历史文化节,感受历史文化的韵味与魅力
北京历史文化三千年
探寻历史足迹 感悟文化魅力——“历史文化进社区”活动掠影
什么是历史文化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