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刷快手,偶然刷到一个专门讲励志段子的。言必称马云,吸引力法则,不抱怨的世界,要让别人为自己工作,要让钱生钱诸如此类。听起来都挺有道理,但问题也出在这里。
励志鸡汤最大的问题是,让人对成功这件事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成功很容易,只要脑子那么一转,计上心头就可以。或者只要自己有万丈雄心就可以。最近不是有个段子吗?过去富二代把家产败光是吃喝玩乐,现在是勤奋。勤奋干什么?去创业。
为什么励志鸡汤给人一种很有道理的感觉?因为他谈的那些都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创业当然需要冒险,需要勇气,需要自信,需要强劲的动机。但这仅仅是必要条件。创业成功率只有可怜的1%这又是为什么?
想起《寄生虫》里那位父亲的总结:“如果没有计划就好了,没有计划就不会犯错,生活本来就不是计划出来的。”创业失败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过度相信自己的计划,过度相信自己的理性,认为自己发现了赚钱的秘密,靠自己的聪明就可以无所不能。
中国有句俗话,财不入急门,福不入偏门。这句话可以秒杀所有励志鸡汤。
最踏实的还是先有一技之长,围绕这个慢慢来积累。积累出足够的安全垫,此时可以稍微有一些“非分之想”。蔡崇信当年投奔马云之前就是这样的思维。他已经是成功的律师。他想,如果我失败了,我回去继续做律师好了,不影响什么。蔡崇信的思维里看不到自信、看不到雄心万丈,他首先考虑的是失败了怎么办。
当你面对一个小概率成功的事情,不考虑失败,实际上跟赌徒没两样。
所以励志鸡汤这些东西,各种法则,人性的弱点,策划家之类。看看无妨,对培养自信、了解一些为人处世的知识多少有些益处。但同时要注意副作用。别整天沉浸在创业的幻想里而忽视了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事情。眼前的事情,如果你是大学生,就踏踏实实琢磨怎么先找份好的工作。如果是中学生,就踏踏实实琢磨怎么先考上好的大学。如果已经有了一份工作,就琢磨怎么增强职业的竞争力。诸如此类。
当有了足够的失败的本钱,此时才有想入非非的资本。
思维的确重要,但思维又非常局限不是万能。我们学点思维,把眼前的小事做好,不犯大的错误就不错了。不要因此而想入非非,把一切想得都太容易。
萧愚 2020-2-17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