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社会实践】走进历史 品味文化

发布时间:2025-08-19 21:42

如何在家中进行简单的历史文化实践:如制作传统手工艺品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生活趣味分享# #历史文化分享#

武汉是国家的历史文化名城,建城历史超越3500年;武汉是沟通中国南北和东西的重镇,别名“九省通衢”;武汉这座城市的发展承载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变迁。这个寒假,我们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交际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增加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我们小组选取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美术馆、辛亥革命博物馆等地作为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地点。

以上三张拍摄于湖北省博物馆二号展厅的图片讲解了智人的起源,还原了部分生活场景。图一首先明确了智人进化的历程,无论是多区进化还是走出非洲,两种进化方式都需要面对关乎捕猎、生产、建造等方方面面的艰难险阻。图二三则展示出了智人为克服这种困难做出的努力。没有制服猎物和防御走兽的利器,可以打磨;没有储存粮食的器皿,可以陶制;没有居住和抵御风险的房屋,就徒手建造。这些在今天看来或许不叫困难,但在那个物资匮乏、生产力低下原始时代完成这些事情来繁衍生息该是多么的艰险。正是这种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不惧艰险的精神,促使我们达到了今天的成就。未来,我们在迎接挑战时也应该同样心怀不畏艰险的信念。

这三张图片拍摄于湖北省博物馆的四楼展厅,不但展现了我国古代劳动者的智慧,更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匠人精神。初见这些物件我首先感到震撼,其次是对创作者高超技艺的景仰和传承这瑰丽文化的自豪。左图是越王勾践剑,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国家一级文物,1965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群中。因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而千年不锈。经无损科学检测,其主要合金成分为铜、锡、铅、铁、硫等。花纹处含硫高,因硫化铜可防锈。

剑通高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极其锋利。刻有"钺王鸠浅,自乍用鐱"八字。

两千年的时光犹如白驹过隙,荆楚大地上绝大多数的物什都抵挡不住时间的侵蚀,早已斑驳,散碎,但这柄剑仍然闪着冷冽刀光。而后两张图分别展示的是古人的腰带和发簪。从精美绝伦的花纹雕刻中可以看出那些创作者对其倾注的心血之多,这正是工匠精神在千百年前的体现。

这两张图片拍摄于辛亥革命博物馆的三楼展厅,记录了1911年发生在武汉的惊天动地的辛亥革命。当时图中的讲解员为我们娓娓道来那些触手可及的历史事件。从保路运动到武昌起义,从九角十八星旗到青天白日旗,革命人士的历史推进,我们也仿佛身临其境,体会到了那种解放人民、解放中国反对封建反对帝制的热血。正如康有为说过:“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正是那些烈士的牺牲才换来了我们今日的安宁!

二、人们心中的历史形象

形象指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态或姿态。形象在文学理论中指语言形象,即以语言为手段而形成的艺术形象,亦称文学形象。它是文学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形态。也是作家的美学观念在文学作品中的创造性体现。

此次实践,游览博物馆时对参观人员进行随机问询,大部分人对真实的历史抱着敬畏心,沿路拍照纪念,他们了解到祖国的那段艰难屈辱的历史时的最先感到的是震惊,是对敌人泯灭人性的酷刑的诧异,对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的震撼。而后更是从内心深处涌起了澎湃的赤子之情,进而产生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宏愿。

除了艰苦的革命历史,更使得国人自豪的是中国上千年的文化积淀,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出现了不少璀璨的古人智慧结晶,例如:茶文化,农耕文化,礼仪文化,宫廷礼乐,饮食文化,艺术文化等等。其中不少留存于世的文物真品,世人看了皆是赞不绝口,称赞着文物的精妙,好奇古人是何等的奇思妙想,是怎样的智慧才能创造如此精妙绝伦的艺术作品,从中人们获取的不仅是敬畏心,更是一种动力,激励着自己向古人的工匠精神学习,在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中添加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中国艺术家对艺术与历史的柔和

艺术家对艺术的创作总是有“心机”的,作品或许有一个奇妙的故事,或许含蓄的隐藏了某种情感,或者如同“双关”一样映射着某件历史事实,亦或者暗示着作者对于现实状况的感受。就如下图的作品一样,它展现了公交车出现不久的年代风貌,“拥挤”是第一眼望过去的印象,然而仔细一想,拥挤不正是如今社会乱象的跨时空对应吗?车上有各种各样的人,甚至有一条狗,笔者个人认为,狗是宠物,是人们精神寄托的体现,暗示国人生活已经更向精神享受方面发展,其次,其中有一个满身纹身,半裸上体的男人,它的存在暗示着中国的传统正慢慢和西方的文化融合着,人们有了更多彰显自我个性的选择,崭新的特色中国正在产生。

四、结论

从多方的考察可以看到,中国对历史的重视,人们并没有忘记历史,无论那段历史是耻辱,振奋还是繁盛,人们发自内心地渴望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渊源。我们不能放松对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弘扬,生活在多元化的世界里,各国竞相发展,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是无法阻止的,我们的任务是向外展现国家的精粹文化,向内吸收别国文化的精粹,走在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融合文化,共同迎接未来中国复兴的伟大历史时刻。

编辑|陈怡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寒假社会实践】走进历史 品味文化 https://klqsh.com/news/view/169039

相关内容

如何助力社区双节活动?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社会实践队这样做!
【暑假社会实践】曲园学子参观济宁市博物馆,进行社会实践
探寻历史足迹 感悟文化魅力——“历史文化进社区”活动掠影
舌尖上的历史:美食文化折射的社会变迁
寒假趣味大探索!梅郎梅朵如何通过实践活动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寒假必读书单:励志与历史交织的阅读之旅
中西历史文化语境中的“趣味”
安徽含山:走进遗址看历史 让千年文化可触可感
寒假来临,如何帮助孩子度过一个充实的假期?
走进田间地头 体验农耕文化 ——颜安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