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中国篮球的热度比天气还烫。
NBA休赛期本该是球迷们最无聊的时候,但中国男篮的小伙子们硬是用一场场硬仗把大家的注意力拉了回来。
亚洲杯四强,听起来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成绩,可对中国男篮来说,这已经是十年没摸到的门槛了。
上一次进四强还是2015年,那时候周琦刚进NBA,易建联还在巅峰,而现在,新一代的年轻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让中国篮球重新被世界看见。
杨瀚森的名字,现在在NBA圈子里已经不算陌生了。
2025年选秀大会上,开拓者用16号签把他摘走,这个决定现在看来简直赚翻了。
为啥?
因为就在他被选中后不久,开拓者队以42.5亿美元的价格易主,而美国媒体直接点出——杨瀚森的存在,让球队多卖了10个亿!
这可不是瞎吹。
NBA官方刚公布新赛季赛程,开拓者的全美直播场次直接从去年的4场翻倍到8场,其中有多少是因为杨瀚森?
懂的都懂。
中国市场的商业价值,NBA比谁都清楚,姚明当年的影响力,现在轮到杨瀚森来继承了。
不过,NBA可不是那么好混的。
开拓者随队记者透露,杨瀚森新赛季预计能进轮换,场均12分钟左右的出场时间,但具体还得看球队内线伤病情况。
毕竟他还是个菜鸟,对抗和经验都还在适应阶段,偶尔被下放到发展联盟练级也是正常操作。
但无论如何,能站稳脚跟就是成功的第一步,中国球迷们已经等不及看他披上开拓者战袍的样子了。
在杨瀚森之前,崔永熙其实更早一步摸到了NBA的门槛——他和篮网签了双向合同,可惜命运弄人,赛季刚开始就遭遇左膝前十字韧带撕裂,直接赛季报销,合同也被裁掉。
这种伤病对运动员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多少天才因此陨落,但崔永熙没放弃。
最近,他的经纪公司放出了训练视频,虽然左膝还戴着护具,但他已经能打5V5对抗了。
他自己也在社交媒体上透露,恢复进度到了70%。
这个数字听着让人欣慰,但也让人揪心——剩下的30%才是最难熬的。
ACL(前十字韧带)伤病恢复是个漫长的过程,心理关比身体关更难熬。
很多球员伤愈后不敢做动作,爆发力下降,甚至直接淡出职业赛场。
但崔永熙的目标很明确——他要回NBA。
篮网裁掉他是因为伤病,不是能力,只要他能证明自己,机会就还在。
曾凡博的故事,有点像“差一点先生”。
他曾经是NBA选秀的热门,但最终落选;后来在G联赛打拼,表现不错但没得到NBA合同;今年夏天,篮网给了他一份Exhibit-10合同,虽然不算正式签约,但至少是个机会。
现在的曾凡博,比过去壮实多了。
社交媒体上晒出的训练照里,他的肌肉线条明显更硬朗,显然是在为NBA级别的对抗做准备。
篮网目前阵容已经接近满员,正式合同球员有17个,双向合同只剩1个名额,竞争极其激烈。
曾凡博要想留下来,必须在季前赛和中国赛里打出让人眼前一亮的表现。
他的优势是什么?
身高、投篮、灵活性,这些都是现代NBA锋线需要的特质。
但缺点也很明显——对抗和防守稳定性。
如果他能在这几个月里继续提升,或许真能挤进篮网的最终名单。
毕竟,NBA球队永远需要能拉开空间的锋线,而曾凡博,就差这临门一脚了。
杨瀚森、崔永熙、曾凡博都没打亚洲杯,但中国男篮却打出了近十年最好的表现之一,四战全胜进四强。
而在这支队伍里,最让人惊喜的,可能就是20岁的王俊杰。
场均13.8分,三分命中率61.5%,正负值全队第一……这些数据放在任何国际比赛里都是顶级表现。
更难得的是,他打球风格极其强硬,敢投敢突,完全不像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
中国男篮的四号位一直是个软肋,周琦之后,谁能接班?
王俊杰的出现,让球迷看到了希望。
但问题也来了——他接下来该怎么走?
留在CBA,慢慢变成“本土球星”?
还是像杨瀚森、崔永熙一样,去冲击更高的舞台?
中国篮球历史上,有太多天赋异禀的球员最终被CBA的舒适圈困住,慢慢失去了国际竞争力。
王俊杰才20岁,他的上限在哪,取决于他敢不敢跳出舒适区。
这个夏天,中国篮球的新闻终于不再是“惨败”“耻辱”这样的字眼。
杨瀚森登陆NBA,崔永熙伤愈归来,曾凡博继续追梦,王俊杰横空出世……这些年轻人或许还没达到姚明、易建联的高度,但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让中国篮球重新被世界看见。
球迷们等了太久,中国篮球的黑暗期似乎终于要结束了。
未来会怎样?
没人能保证。
但至少,现在的每一步,都在朝着正确的方向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