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急救小常识大全

发布时间:2025-08-22 09:21

安全急救知识:日常生活必备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生活技能教学# #生活小窍门教学#

相关推荐

日常生活急救小常识大全

  每个人都应该学一些急救常识,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的日常生活急救小常识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日常生活急救小常识 1

  炸伤

  1、如果炸伤眼睛,不要去揉擦和乱冲洗,最多滴入适量消炎眼药水,并平躺,拨打120或急送有条件的医院。

  2、如手部或足部被鞭炮等炸伤流血,应迅速用双手为其卡住出血部位的上方,如有云南白药粉或三七粉可以洒上止血。如果出血不止又量大,则应用橡皮带或粗布扎住出血部位的上方,抬高患肢,急送医院清创处理。但捆扎带每15分钟要松解一次,以免患部缺血坏死。

  手指切伤

  1、如果出血较少且伤势并不严重,可在清洗之后,以创可贴覆于伤口。不主张在伤口上涂抹红药水或止血粉之类的药物,只要保持伤口干净即可。

  2、若伤口大且出血不止,应先止住流血,然后立刻赶往医院。具体止血方法是:伤口处用干净纱布包扎,捏住手指根部两侧并且高举过心脏,因为此处的血管是分布在左右两侧的,采取这种手势能有效止住出血。使用橡皮止血带效果会更加好,但要注意,每隔20-30分钟必须将止血带放松几分钟,否则容易引起手指缺血坏死。

  脑溢血

  急救口诀:头向侧转

  典型症状: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由于气温骤降或情绪激动,突然发生口齿不清甚至昏迷。

  1、家属要克制感情,切勿为了弄醒病人而大声叫喊或猛烈摇动昏迷者,否则只会使病情迅速恶化。

  2、将病人平卧于床,由于脑压升高,此类患者极易发生喷射性呕吐,如不及时清除呕吐物,可能导致脑溢血昏迷者因呕吐物堵塞气道窒息而死。因此病人的头必须转向一侧,这样呕吐物就能流出口腔。

  3、家属可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病人前额,以利止血和降低脑压。

  酒精中毒

  1、对于昏迷者,确保气道通畅。

  2、如果患者出现呕吐,立刻将其置于稳定性侧卧位,让呕吐物流出。

  3、保持患者温暖,尤其是在潮湿和寒冷的情况下。

  4、检查呼吸、脉搏及反应程度,如有必要立即使用心肺复苏术。

  5、将患者置于稳定性侧卧位,密切监视病情,每10分钟检查并记录呼吸、脉搏和反应程度。

  失血性休克

  急救口诀:严密观察,防止失血。

  典型症状:因意外事故而导致大量失血,血压为零。

  1、对于休克病人一定要注意,在用担架抬往救治处时,病人的头部应靠近后面的抬担架者,这样便于对休克者随时密切观察,以应对病情恶化。

  2、在将病人送往医院的途中,病人头部的朝向应与载他的交通工具(救护车、飞机等等)前进的方向相反,以免由于加速作用导致病人脑部进一步失血。

  3、如休克者是大月份孕妇,应让她取侧卧位,否则胎儿以及巨大的子宫会压迫血管,致使回心血量减少,加重休克。

  烫伤

  1、用冷水局部降温10分钟。

  2、用一块干净、潮湿的敷料覆盖。

  3、伤处肿胀时,去掉手表、手镯、戒指等,将敷料轻轻固定包扎,注意不要太紧。

  4、于伤处对侧系往绷带。

  烧伤处理

  1、若烧烧处皮肤尚完整,应尽快局部降温。如将其置于水龙头下冲洗约10分钟。这样会带走局部组织热量并减少一步损害。

  2、用一块松软潮湿、最好是消毒的垫子包扎伤处。注意不要太紧。

  3、若皮肤已被烧坏,用一块干净的'垫子覆盖其上以保护伤处,减少感染危险。

  胃穿孔

  急救口诀:朝左侧卧。

  典型症状:胃溃疡患者,突然发生无法忍受的剧烈腹痛,且腹部发硬发胀,即极有可能突发胃穿孔。

  春节期间由于情绪波动或暴饮暴食之后,胃溃疡患者很容易并发胃穿孔,一旦发生上述症状,应立即考虑到胃穿孔的可能。在救护车到达之前,应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捂着肚子乱打滚,应朝左侧卧于床。理由是穿孔部位大多位于胃部右侧。朝左卧能有效防止胃酸和食物进一步流向腹腔以致病情加剧。

  2、如果医护人员无法及时到达,但现场又有些简单医疗设备,病人可自行安插胃管。具体方法:将胃管插入鼻孔,至喉咙处,边哈气边用力吞咽,把胃管咽入胃中。然后用针筒抽出胃里的东西,这样能减轻腹腔的感染程度,为病人赢得治疗时间,记住此时病人也必须朝左侧卧。

  鱼刺卡嗓

  1、实行腹部挤压(如病人怀孕或过肥胖,则实施胸部压挤)。如患者无法站立,将其平放在坚固平面上,跨坐在病患腿上作腹部推挤五次,再检查有无将异物咳出。

  2、如用手指掏挖异物时,只在看得到异物才掏挖,不可盲目掏挖。

  日常生活急救小常识 2

  一、户外急救常识大全

  烫伤或烧伤

  迅速将孩子烫伤或烧伤的部位放到凉水中,至少冷却10分钟,这可以减轻伤处的肿胀程度。然后将伤口附近的衣服脱掉或剪开。如果衣服和伤口粘在了一起,不要动它,等待医生处理。如果伤口面积比孩子的手掌还大,就要用干净的保鲜膜或没有绒毛的布把伤口盖起来,马上送去医院。

  流鼻血

  让孩子坐下,头向前倾,使鼻血顺利流出来。然后让他用手捏住鼻子,用嘴呼吸。10分钟后,如果血还没有止住,就再压两次,每次10分钟。

  止血后,把鼻子擦干净,告诉孩子不要说话,不要咳嗽,也不要擤鼻涕,以避免将刚刚凝固的血块弄碎。但如果鼻血流了30分钟还没有止住,就必须送医院了。

  拉伤或扭伤

  首先要用小毛巾包几块冰冷敷10分钟,然后帮他们绑上绷带,将伤处抬高,让血流减缓,这样可以减轻青肿和淤血的程度。

  触电

  如果孩子触电后还没有脱离电源,你绝不可以碰他,第一件事情是切断电源。如果一时找不到开关,你可以站在一个干燥的绝缘物体上(如一本厚厚的电话本或一摞报纸),把电源拉开。

  检查孩子的呼吸,即使他已经失去知觉,但只要呼吸正常问题就不大。触电在人体表面留下的伤痕面积可能不大,但对孩子的内脏可能有伤害,因此一定要叫救护车。

  中毒

  如果孩子误食了有毒物质,一定要叫救护车。在救护车到达之前,要让孩子保持静止不动。如果有可能,找出他吃下了什么,并带一点到医院化验。

  不要强迫孩子呕吐,这有可能让食道和胃进一步受到伤害,假如孩子本能地呕吐,要把呕吐物收集起来带到医院。假如孩子感到食道或口腔有烧灼感,可以让他喝点牛奶。

  呛噎

  如果孩子突然猛烈咳嗽,可能是因为呛到东西。父母应立即看看孩子嘴里是否有东西。如果不必把手深到喉咙就能够到噎住的东西,就赶紧掏出来;要是不行,就让孩子趴在自己的腿上,用手掌拍他的背部。不到1岁的孩子要让他趴在自己的前臂上,扶好头颈。

  如果这一招不奏效,则应让孩子翻过身来,仰面躺下,用手托住他的头,使头的位置低于整个身体。用两个指尖,向内并向上推孩子的胸骨,每3秒推一次,每推一次都要看孩子喉咙里是否有东西出来。对于大孩子,如果拍后背不管用,可让他站在身前,把你的拳头放在他的腹部和最下面的肋骨之间,猛力向内并向上用力。如果喉咙里的东西还是不出来,再重复背部的'拍打。以5次背部拍打和5次正面推动为一个单元,反复进行。3个单元后,如还没有缓解,就叫救护车。在救护人员到达前,要不断重复急救动作。

  鱼刺卡喉

  过节亲朋团聚,无论是家中设宴还是外出就餐,都少不了美味的鱼鲜。一边用餐一边畅谈,一个不留神,一根鱼刺卡在喉咙里……

  急救办法:实行腹部挤压(如病人怀孕或过肥胖,则实施胸部压挤)。如患者无法站立,将其平放在坚固平面上,跨坐在病患腿上作腹部推挤五次,再检查有无将异物咳出。

  异物入眼

  首先是用力且频繁地眨眼,用泪水将异物冲刷出去。如果不奏效,就将眼皮捏起,然后在水龙头下冲洗眼睛。注意一定要将隐形眼镜摘掉。

  头部“遇袭”

  如果你的头上起了个包,那么用冰袋敷患处可以减轻水肿。如果被砸伤后头部开始流血,处置方式和被割伤的方式一样,即用干净毛巾按压伤口止血,然后去医院缝合伤口,并检查是否有内伤。如果被砸伤者昏厥,那么需要叫救护车速送医院,一刻也不能耽搁。

  手指切伤

  如果出血较少且伤势并不严重,可在清洗之后,以创可贴覆于伤口。不主张在伤口上涂抹红药水或止血粉之类的药物,只要保持伤口干净即可。

  二、户外探险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1、要注意天气。了解所要去区域历年(至少是10年内)此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情况。对所要去地方的地域情况应该充分了解,并作好各种不测的准备。比方说,登山时要作好雪崩、滑坠等情况的紧急处理。

  2、了解同行人是不是志同道合,是否有丰富的相关经验。

  3、要量力而行。没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的水平,最好不要轻易登上海拔6000米的高度。

  4、带提前准备好户外装备,徒步鞋、登山鞋、冲锋衣、登山杖、户外背包、户外水壶是必备的装备,露营的还要带上帐篷、睡袋、垫子的装备。

  5、要带足常用的药品,要有相应的急救药品,要掌握一定的急救方法。

  6、不能自发组织,一定要有相关资质单位带队,以保障安全性。

  7、出发前一定要就近联系好相关救援人员,以应出现不测。

  8、选购帐篷需依据自己的用途,如夏季、非雪期、雪期或四季使用;帐篷容纳的人数;你希望拥有的空间;帐篷的重量;你能接受的价位等。制造商提供许多不同尺寸、重量与设计的组合,自己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不论使用帐篷是单层或双层式,必须了解帐布的防水与透气度,如果完全防水,湿气会凝聚于内帐造成底部出现小水坑,这些湿气是登山者呼气产生,同时它也可能会湿透睡袋。便宜的单层帐篷,仅能使用于森林下限的地点,同时必须相当通风,因为单层帐篷完全防水不透气。所以最好选择双层的帐篷,内帐需透气性强,外帐是完全防水的塑胶布,如此外帐依然会留住内帐透出的湿气,内、外帐布绝对不能接触或粘在一起,因为粘在一起会使外帐的水渗入内帐,同时外帐须完全罩住内帐与出入口,有时可以置一块防水布于底层防止湿气渗入,保持底层干净,增加使用寿命。

  三、日常生活急救小常识有哪些

  眼睛里不慎进了沙子

  眼睛是最娇嫩的器官,容不得任何异物。如不及时清除异物,眨眼时会感到疼痛,还会引起炎症、溃烂甚至失明。异物入眼时,最忌讳使劲揉眼睛,或用干的纸巾或毛巾擦拭眼睛。正确的做法是睁开眼睛,让同伴帮忙翻开眼皮,仔细检查眼白(球结膜)、下眼睑和角膜。如异物在眼皮或眼白部位,可用纸巾蘸少许纯水轻轻擦去异物(在家时,最好用棉签沾少许抗生素类眼药水擦去异物);如异物在上眼睑内、角膜处,或嵌入较深,则必须及时到医院处理。

  鱼骨卡喉

  鱼骨卡喉后,应立即停止进食,张大嘴发“啊”的声音,让家属借助光线或手电筒,看清鱼骨所在部位,再用镊子夹出。若未发现鱼骨,则鱼骨可能卡在更深的喉咽部,应去医院就诊。鱼骨取出后,在短时间内仍然会有咽喉部异物感,这是局部黏膜擦伤的缘故,不必介意。不少人喜欢采用吞咽大的干饭团的方法来对付鱼骨卡喉,该方法对小的鱼骨可能有效,但对稍大一些的鱼骨则无效,有时反而会因挤压而刺得更深。还有些人认为,一旦鱼骨卡喉,可少量多次吞服食用醋使鱼骨溶解。其实,食醋在咽喉部停留的时间很短,根本不可能溶解鱼骨。、

  小飞虫钻进了耳道

  小飞虫突然钻进耳道后,千万不要用手指或其他东西去掏它,以免小飞虫越钻越深,万一钻破鼓膜,可引起听力下降。正确的做法是到黑暗的地方,用手电光照着耳道,利用昆虫的趋光性,用光引出飞虫。也可以在耳道内滴几滴烹调油,使飞虫的翅膀浸湿而无法张开,再用耳勺将虫掏出耳道。若上述方法不奏效,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四、摔伤急救常识有哪些

  固定 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目的:减少伤病患者的疼痛;避免损伤周围组织、血管、神经,减少出血和肿胀;防止闭合性骨折转化为开放性骨折;便于搬动患者。

  固定要点和注意事项:固定材料多用夹板,也可就便采用小木板、树枝、书籍杂志、硬纸板等。四肢固定须注意松紧适度,先固定骨折上端再固定下端,绑带不要系在骨折处。前臂、小腿部位的骨折,尽可能在损伤部位的两侧放置夹板固定,或将受伤的上肢缚于胸廓上、将受伤下肢固定于健肢,以防肢体旋转和避免骨折断端相互接触。固定好伤肢后,如可能应将伤肢抬高。

  搬运 根据患者伤情进行

  目的:使患者脱离危险区,实施现场救护;尽快使患者获得专业医疗救治;正确的搬运能减少患者的痛苦,防止损伤加重;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

  搬运护送的原则及方法:担架是运送患者最常用的工具,也可借用门板、木椅等物品,还可自制绳索担架、衣物担架等。搬运护送包括如何将伤病患者搬出脱离受伤现场以及现场救护后救护车等护送到医院接受进一步救治。观察受伤现场和判断伤情,本着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做好伤病患者现场的救护和止血、包扎、固定后再搬运。搬运中,须保持脊柱及肢体在一条轴线上,并将患者妥善固定在担架上,防止头部、脊柱和伤肢的扭动,以免损伤加重。

  摔伤的程度不一样,摔伤的部位不一样,处理的方法也是有所差别的,所以主要要了解到摔伤后的处理步骤和注意事项,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急救,也能避免因为不清楚急救常识,造成伤者伤口的恶化。

  日常生活急救小常识 3

  1.中暑

  轻中度中暑者,应将其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静卧休息,脱掉或解开衣服,用冷毛巾擦身,以迅速降低体温。可让中暑者喝一些凉盐水、清凉含盐饮料。若患者出现神志不清、抽搐,应立即送医院。

  2.晒伤

  夏天外出时,应做好防护工作,比如搽防晒霜、撑遮阳伞等。当皮肤被烈日晒红并出现红肿、疼痛时,可用冷毛巾敷于患处,并适当涂一些滋润霜。孝慈公司提醒您:若皮肤上已有水疱,千万不要挑破,应请医生处理,以免继发感染。

  3.蜂蜇伤

  外出郊游一旦被蜜蜂蜇伤,应小心地将残留的毒刺拔出,轻轻挤捏伤口,挤出毒液,涂一点氨水或苏打水。若是被黄蜂蜇伤,应涂醋酸水,以中和毒液。局部冷敷可减轻肿痛。若出现恶心、头晕等异常反应,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4.肢体外伤

  肢体受伤时,常伴随着血管、神经、肌肉等损伤,处理时要坚持上肢弯曲、下肢伸直的原则。疑似骨折的患者,要用硬质纸(捆绑后不变形)、树枝等长度大于骨折位置的硬物进行固定,上肢要保持托起状态,呈90度角包扎。肢体出血要在近心端的位置进行捆绑,每15分钟放开一次,再系上,反复进行。最为关键的是,肢体受伤的患者不要轻易进行搬拖,以免造成二次伤害,这种伤害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患者日后的康复水平。

  5.游泳时,小腿抽筋

  在水中发生小腿抽筋时,应立即上岸,伸直腿坐下,用手抓住大足趾向后拉,并按摩小腿肌肉。若不能立即上岸,应保持冷静,屏住气,在水中做上述动作。

  6.溺水急救

  (1)若溺者口鼻中有淤泥、杂草和呕吐物,首先应清除,保持上呼吸道的通畅;(2)溺者若已喝了大量的水,救护者可一腿跪着,另一腿屈膝,将溺者腹部放在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着溺者的头,将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压在背部,使水排出;(3)若是溺者已昏迷,呼吸很弱或停止呼吸,做完上述处理外,要进行人工呼吸。可使溺者仰卧,救护者在身旁用一手捏住溺者的鼻子,另一手托着他的下颚,吸一口气,然后用嘴对着溺者的嘴将气吹入。吹完一口气后,离开溺者的嘴,同时松开捏鼻子的手,并用手压一下溺者的`胸部,帮助他呼气。如此有规律地反复进行,每分钟约做14—20次,开始时可稍慢,以后可适当加快。

  7.醉酒

  轻度醉酒者,可以让其喝浓茶利尿,加速酒精的排泄。严重醉酒者,可让其喝醋,并用手指压迫其舌根催吐,以减少酒精的吸收。若上述处理效果不明显,应送医院处理。

  急救知识

  一、足踝扭伤急救法

  1、轻度足踝扭伤,应先冷敷患处,24小时后改用热敷,用绷带缠住足踝,把脚垫高,即可减轻症状。

  二、触电急救法

  ①迅速切断电源。

  ②一时找不到闸门,可用绝缘物挑开电线或砍断电线。

  ③立即将触电者抬到通风处,解开衣扣、裤带,若呼吸停止,必须做口对口人工呼吸或将其送附近医院急救。

  ④可用盐水或凡士林纱布包扎局部烧伤处。

  三、动脉出血急救法

  ①小动脉出血,伤口不大,可用消毒棉花敷在伤口上,加压包扎,一般就能止眩

  ②出血不止时,可将伤肢抬高,减慢血流的速度,协助止眩

  ③四肢出血严重时,可将止血带扎在伤口的上端,扎前应先垫上毛巾或布片,然后每隔半小时必须放松1次,绑扎时间总共不得超过两小时,以免肢体缺血坏死。作初步处理后,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四、儿童抽风急救法

  1、发现小儿抽风,不宜惊慌失措,乱摇患儿,以致加重病情,不要灌水喂汤,以免吸入气管。应打开窗户,解开患儿上衣让呼吸通畅。将筷子用布包裹塞入患儿上下牙之间以免咬破舌头。发高烧引起的抽风,可用毛巾蘸冷水敷于额部。详细记录抽风的时间、症状,立即送医院治疗。

  五、狗咬伤急救法

  被狗咬伤后,应在伤口上下5厘米处用布带勒紧,用吸奶器将污血吸出,然后用肥皂水冲洗伤口。咬人的狗应加隔离,一旦确诊为携带狂犬病毒,应即处死。

  六、骨折急救法

  救护骨折者的方法:

  ①止血:可采用指压、包扎、止血带等办法止眩

  ②包扎:对开放性骨折用消毒纱布加压包扎,暴露在外的骨端不可送回。

  ③固定:以旧衣服等软物衬垫着夹上夹板,无夹板时也可用木棍等代用,把伤肢上下两个关节固定起来。

  ④治疗:如有条件,可在清创、止痛后再送医院治疗。

  七、急性腰扭伤急救法

  1、腰突然扭伤后,如伤势较轻,可让病人仰卧在垫厚的木板床上,腰下垫1个枕头。先冷敷伤处,1~2天后改用热敷。如症状不减轻或伤重者,应急送医院治疗。

  八、脊柱骨损伤急救法

  脊柱骨损伤的病人如果头脑清醒,可让其动一下四肢,单纯双下肢活动障碍,提示胸或腰椎已严重损伤;上肢也活动障碍,则颈椎也受损伤。先使患者平卧地上,两上肢伸直并拢。将门板放在患者身旁,4名搬动者蹲在患者一侧,一人托其背、腰部,一人托肩胛部,一人托臀部及下肢,一人托住其头颅,并随时保持与躯干在同一轴线上,4人同时用力,把患者慢慢滚上门板,使其仰卧,腰部和颈后各放一小枕,头部两侧放软枕,用布条将头固定,然后急送就近医院。

  九、韭菜治误吞金属异物法

  取一把韭菜,不切断,投入沸水中汆熟,拌些麻油服食,能将误吞的金属等异物裹住,然后顺利排出。

  十、咯血急救法

  ①让患者卧床休息,取半卧位,保持安静,不可大声说话和用力咳嗽。

  ②胸部用冷毛巾敷,同时防止受凉。

  ③服用止咳祛痰药,但忌用氨茶碱。

  ④选服一些止血药,如:八号止血粉、三七粉、白芨粉、维生素K。

  ⑤尽快送医院救治。

  十一、猫咬伤急救法

  被猫咬伤后,应在伤口上端用止血带扎紧,并用生理盐水或凉开水冲洗伤口,再用5%的石炭酸腐蚀局部。

  十二、煤气中毒急救法

  觉察到自己煤气中毒时,应尽快打开门窗,迅速离开现场。如已全身无力,要赶紧趴在地上,爬至门边或窗前,打开门窗呼救。发现他人煤气中毒,应立即打开门窗,将患者抬离现场。中毒者如呼吸、心跳不规则或停止,需马上进行体外心脏按摩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并送往医院抢救。

  日常生活急救小常识 4

  一、烧伤

  应为烧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儿童烧伤时有衣物附着在患处,要剥去附着物。如衣物贴在儿童的皮肤上,千万不能强行撕下。

  2、用冷水冲洗冷却患处15分钟左右或用冰块敷患处。

  3、不要用任何药膏或药水去涂患处,只能用无菌纱布覆盖所有的患处,避免感染。

  4、将儿童的烧伤部位抬高,使患处的血流减少。

  5、如果伤较严重,就要将儿童平躺在床上,并抬高儿童的下肢,让儿童的头部倾向一侧,以保证血流向往内的重要器官,防止儿童休克

  二、碰伤

  应为碰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儿童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可以在皮肤的淤血斑处进行一小时左右的冷敷。

  2、如果伤口出血,要用一块消毒的棉垫或卫生纸压迫伤口十分钟以上。如果伤口不大,在止血后,用冷开水洗干净患处,用创可贴盖住患处。

  3、如果伤口较大,或碰击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应当马上带儿童去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4、如果症状较重,患处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或碰伤的部位是头部或胸部,尤其是出现了头晕、呕吐、意识丧失、耳鼻有淡黄色的'液体或血流出时,必须立即将儿童送去医院救治。

  三、扭伤

  应为扭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将扭伤的儿童平躺在床上.抬高患处,进行冷敷,以减轻患处的肿胀。

  2、在患处垫上棉花,再用绷带将患处并节捆绑起来、注意不要使绷带相得太紧,不利于血液循环。

  3、不要触动受伤的关节。如果儿童的患处有畸形或剧烈的疼痛,说明儿童病情不只限于扭伤,可能发生了骨折,这样应马上送医院治疗。

  四、烫伤

  家长应为烫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应立即用冷水冲洗15分钟以上,降低局部温度,减少创面的进一步损伤,减少疼痛。

  2、如果起泡,小泡可以不做任何处理。对黄豆大小的水泡,如果创面也比较浅,可以用消毒剪刀剪开水泡,用消毒棉球或纱布蘸干。

  为避免感染,最好还是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3、由于小孩皮肤特别娇嫩,耐受力较差,烫伤后往往比较严重,更容易发生感染引起合并症。因此,最好不要自行用药,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错误处理:

  1、用麻油、酱油涂抹伤口。

  2、用牙膏涂抹伤口。

  3、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涂抹药膏。

  五、切割伤

  家长应为切割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伤口不深,只是划破皮肤少量出血,只需用清水(或淡盐水)和肥皂清洗好患处,消毒后用创可贴或消毒纱布敷盖患处就可以了,这样可防止伤口感染。在清洗伤口时要确保将所有的赃物从伤口处洗出。

  2、不要将棉花或其他绒毛状的物质敷盖在伤口处,因为它们会粘在伤日上面阻碍伤口愈合;

  3、在包扎伤口时要保证伤口有较好的透气性,不能包扎得太紧。

  4、每天都要换一次敷料,夜间可以让患处暴露在空气中,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5、伤口严重时,赶快送儿童到医院请医生处理。

  六、中暑

  儿童中暑时,体温增高可达40℃以上,皮肤干燥、面色潮红、无汗、头晕、口渴、恶心、呕吐、烦躁,精神恍格。有的因出汗过多而丢失大量盐分引起肌肉酸痛甚至痉挛,严重的可有抽风、昏迷、血压下降、皮肤出血等。

  家长应为中暑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儿童中暑时,家长可用冷水、冰块或酒精擦体,或用低于体温3—5℃的温水洗澡。或在患儿腋下、腹股沟放冰袋,给儿童进冷饮,争取使体温降至38℃以下。

  2、设法降低室温。

  3、多让儿童喝水。可给儿童服用藿香正气胶囊等去暑药。

  4、重症者赶快送医院治疗。

  七、昆虫进入耳道

  昆虫等生物性异物,多在儿童睡眼时进人外耳道。昆虫类异物因爬行骚动而使儿童产生难忍的疼痛和不知,儿童表现为哭闹、烦燥不安,偶尔可引起眩晕及耳鸣,严重者可致鼓动膜损伤,影响听力。

  家长应为昆虫进入耳道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可用酒精或油类液体滴入外耳道内,将进入的昆虫淹死,再固定儿童善用耳镊将其取出,然后用棉签擦净耳道即可。

  2、用此方法难以取出昆虫时,应立即送医院处理。

  八、眼内有异物

  家长应为眼内有异物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仔细观察异物是否植入眼内。

  2、如果异物没有植入儿童的眼睛,妈妈可以翻开儿童的眼脸,让儿童向下看,用消过毒的棉签轻轻地将异物拨去。

  3、如异物植入眼内,千万不要去动它,用一块消毒的纱布垫盖在儿童受伤的眼睛上,并用纱布或布条加以固定,并立即就医。

  九、鼻内有异物

  儿童鼻内有异物,如不及时取出,可能会导致儿童的呼吸发生困难,甚至窒息。

  家长应为鼻内有异物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动物性异物进入时,可能1%地卡因将其麻醉后再用鼻钳取出。

  2、较大异物进人时,应立即送入医院急救。

  十、休克

  休克是一种很危险的症状,如果患者未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可以致命。

  家长应为休克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必须尽快设法与医院取得联系,或请医生来急救。

  2、让儿童平躺着.除头部外伤者外,要注意让他取头低脚高位,以增加脑部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否则一旦脑部缺氧3—4分钟,就会对脑部造成永久性的损伤。

  3、注意保证儿童的呼吸道畅通。千万不要给儿童热敷,因为会使血液迅速从体内的器官中流出,造成危险。

  4、随时检查儿童的脉搏,密切注意儿童病情的变化。

  十一、惊厥

  惊厥是由于大脑反应性异常引起的一种突然发生的症状,患者短时间的全身抽搐或局部肢体抽搐。惊厥发生前儿童可能大声哭闹,接着意识丧失,全身发紫,同时屏气,几秒钟后四肢开始节律地屈曲抖动,可能伴有大小便失禁发生。这种症状可能持续几分钟之久。

  家长应为惊厥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让患儿平卧,头恻向一边,以防舌后坠和口腔分泌物反流而堵塞气管。

  2、在上下牙齿间可填垫毛巾或手帕,防止咬破五义。

  3、给予头部物理降温。

  十二、误用药物

  儿童误服药物可表现为:用药后数秒或数分钟内发生灼热感、胸闷、心慌、面色苍白、口唇发紫、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神志昏迷。用药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生固定性红斑(紫红色圆形或椭圆形,中央常有殖),兼有发热。突发生恶心、呕吐、腹痛、嗜睡等症状。

  正确的处理原则是迅速排出、减少吸收、及时解毒、对症治疗。

  日常生活急救小常识 5

  急救从掐人中开始

  人中在人体的最上部,是普通大众都知道的一种急救办法。掐人中就是中医药文化留给我们大家最重要的急救方法之一,也是历史最悠久的急救方法之一。

  人中在哪里

  人中是针灸学里的一个穴位,它的位置在人的鼻子下方,鼻唇沟中间靠上的部分。具体的位置是在嘴唇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汇处,也就是在鼻唇沟的中间靠上的位置。

  什么时候“掐人中

  人中穴被用来抢救一些急症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开始时人中穴常被用于小儿惊风、中暑、中风等紧急状况的抢救。

  现在人们逐渐发现,人中穴在抢救各种出现昏迷的急症特别有效,这一观点也逐渐被医学界承认,也就是说有了科学依据。

  总结一下,掐人中可以用于各种休克引起的`昏迷。包括:中风、低血压、婴儿惊厥、产妇昏迷等等。

  人中该怎么掐

  掐人中也有一定的技巧。首先是选掐人中的人,一般选择男性,一是因为男性的指甲一般不太长,二是因为男性比较有力。掐的时候要注意手法,一般情况下用大拇指指端按在人中穴上即可。

  具体的操作是这样的:把大拇指指端放到人中穴上,其他四指放在下颌处就是下巴磕下面,这样就比较容易使劲。

  把大拇指放好之后,先从中间往上顶推,行强刺激,此步要注意不断活动大拇指,不能一直放在穴位上不动。时间控制在20--40次/每分钟为宜,当然如果一刺激就苏醒,底下也不要再掐了。

  掐人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首先要注意掐人中不能一味的掐,也就是说不能用长长的指甲去掐昏迷者,而是要用拇指的力量按压穴位使人苏醒。

  所以掐人中一般不用女性,最主要原因是女性的指甲一般比较长而且没有劲。如果掐人中病人还是没有苏醒,那么还可以用针灸针刺激人中穴,当然这需要患者的家属懂一点针灸知识。

  人中相关症状

  1.健康人的人中是整齐的,位置正中,人中沟清晰匀称,颜色黄里透红。

  2.如果人中狭长,沟道窄细;或中细下宽,人中短缩,颜色灰暗,一般心脏都不会太好,易发作心绞痛。

  3.人中颜色发红,尤其靠近嘴唇处发红,显示热邪侵入,体内有瘀血。

  4.人中颜色发黄,表明脾胃虚弱,如呈土黄,则脾胃虚寒,可能有慢性病。

  5.人中沟肌肉松弛,则表明脾肾虚弱,气血不足。

  6.人中色青,则内里有寒湿,女同志可能痛经,男同志可能身体有问题。

网址:日常生活急救小常识大全 https://klqsh.com/news/view/177551

相关内容

日常生活急救知识 日常生活急救小常识
日常生活急救小常识
日常家庭急救常识 生活中的急救方法大全
日常生活十个急救小常识
日常生活急救方法大全
实用的日常急救小常识
家庭日常生活必备急救常识
家庭必备日常生活实用急救小常识
家庭急救常识大全.docx
生活必备急救小常识

随便看看